安福生活网

信托和基金定投 信托投资如何避免入坑

网络整理 资讯
盲投什么意思 信托投资那些事——可投?盲投?如何投?

有段时间没有更新文章了,但我其实一直保持着每个工作日在朋友圈分享“信托日报”的习惯(这一点熟知我的粉丝朋友都清楚),因而行业动态,信托者团队从未掉过队......

市面消息很多,应如何整理再分享给大家呢??

信托和基金定投 信托投资如何避免入坑

想了想,还是从现实主义出发——围绕“信托能不能投”、“哪些信托不能碰”、“某些信托怎么投”这几个主题来展开,再结合市场实时资讯,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让各位有所收获!

1 信托能不能投

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以来,国内整个资管行业开始了新一轮整顿,从网贷p2p、私募基金、资管计划、金交所定融产品都频频暴雷,信托行业也有个别信托公司出现单体机构风险,因而市面上有种声音:土豪毁于信托,信托已经不能再投了!

目前信托行业出现单体机构风险的信托公司有5家,而且信托行业资管规模从2017年21万亿下降至2021年之一季度的20.49万亿,2021年信托行业继续进行“两压一降”,因而资管规模下降仍处下滑趋势......上述皆为客观事实,也是每位信托消费者必须正视,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以上已清楚地揭示了“闭眼投信托”的黄金时代已经离去,那么是否意味着信托“一无是处”,完全沦为“雷区”?

让事实说话,分享几则最新资讯:

1 根据中信登官方披露的数据:2020年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2020年末较年初净增加22.89万个,增幅高达38.46%。2020年末,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数量为82.42万个,较年初增幅达到38.46%,其中自然人投资者增加了24.12万人。

2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理财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末,信托规模20.49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25.86万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9.89万亿元,券商资管管理规模8.55万亿元,私募管理规模16.96万亿元,保险资管累计注册规模4.16万亿元。

信托者课堂:信托规模20.49万亿元,仅次于银行理财规模25.86万亿元,规模排名第二,而且仅2020年一年时间,信托自然人投资人人数新增24.12万,事实数据说明:信托投资仍是高净值人权资产配置的“重点选项”。同时2020年是近几年来,信托行业增资金额更高、参与增资的信托机构数量最多的1年(每工作日更新的2则信托日报中,其中一条经常是某某信托公司增资XX万),自资管新规颁布以来,确实不少信托项目暴雷,可同时暴雷也是排雷。以行业发展的立场考虑,信托行业的规模在下滑,但信托行业的风险可控性、安全性在提升。这对于行业而言 是利好,同时对于投资人而言,如何择优而从,避开雷区也是一门必修课,必须满分。

信托是否可投,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因人而异!!

2 避开“雷区”,不可“盲投”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两大信息点:业内有5家信托公司出现单体机构风险和2021年信托行业继续进行“两压一降”。而这两大信息点也是本章节分享的逻辑起点。

还有第6家、第7家信托公司出现机构风险吗?

这问题,没人能给出绝对答案,只能让事实说话。目前有人说XX信托有此迹象,前段时间业内讨论得很凶,不过截至目前,这个数字还是5,不是6!!!

那投资人如何避开这一风险点——别碰资金池!!! 上述5家信托公司都毁于资金池,或为TOT项目、或为关联交易。凡信托公司有此板块业务,信托消费者“敬而远之”绝对“避雷”。

另外这5家信托公司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民营信托

回顾下国内信托发展史,自1979年我国成立之一家信托公司算起,40多年来,信托行业大型整顿6轮,小整改不计其数,从上千家信托公司一轮轮筛选至今日的68家信托公司,而民营信托公司仅为14家(图中为15家,有一家有所争议)。

不可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民营信托公司,比如我身处的城市——杭州,4家本地信托之一:万向信托,是由大家都非常敬佩的民营企业大家鲁冠球老先生创立,万向信托在杭州本地极富口碑和民望,业务也相当稳定,客户群体也多为杭州及周边地区,而众所周知,江浙地区自古都是出富豪之地。万向信托在全国信托公司中排名不靠前,但绝对算得上“小而美”。目前信托业正进行第七轮整顿,“小而美”地“轻装上阵”也未必不是一种优势... ...

接下来从业务层面聊聊如何避开雷区。

2021年已经走完了一个季度,在这个季度内,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一减再减,同时服务信托如家族信托,还有标品信托却是迎来了春天。

既然是避雷,先聊聊传统业务 即 融资类信托业务。

2021年继续“两压一降”。即继续压缩信托通道业务规模、有序压缩违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以及加大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根据业内共识,2021年压缩规模不次于去年的1万亿,其中通道业务多为机构业务,自然人投资者涉及甚少,更多的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政信业务的压缩,对市场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

信托者课堂:规模上的压缩意味着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洗牌和再次分配,规模也将重塑,举个例子,以房地产信托业务为例,在经济上行期间,银行、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相应业务的交易对手是开发商前10强、前30强,随着规模的做大,利润的追逐,这标准会放低至前100强,甚至释放更多空间,而现今规模压缩必然导致准入门槛的上升,对于身处门槛之外的融资方自然面临更大的融资成本和压力——债务危机上升,这项目一个个暴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于强者而言,与之前相比,总规模虽然有了上限,但额度却也足够,实际面临的竞争较之前却是下降的,反而获取的授信变多了,成本也下降了,这也便是“强者恒强”的逻辑出处(这并非事实的全部,但此现象业内确存在),那么信托消费者如何避开雷区——是选择门槛之外的交易对手,被所谓的高收益诱导,选择搏上一搏;选择实力更为强劲的融资方“落袋为安”呢.....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2021.4.25(未完待续)

信托计划投顾可以跟投吗 信托投资如何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