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近日,多地更高气温接近40摄氏度。记者注意到,许多“降温神器”出现在市场,款式多不胜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降温神器”真的有用吗?记者购买了几款不同类型的“降温神器”,包括风扇帽、冷冻喷雾、降温项圈、手机小雨伞等,进行实测。
风扇帽: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时注意到,风扇帽很受消费者欢迎。记者随机购买了一款可充电风扇帽,这款产品月销量1000多件,在帽板上带有风扇,风扇风力可以调节,还能USB充电。据卖家描述,这款帽子的大帽檐可以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涡轮式循环扇可以畅享自然大风。
记者使用该产品前,测出的体温是36.7℃。把风扇开到更大档后,体温比一开始降了0.2℃,但使用时基本没有感受到凉意,并不能减轻酷暑带来的难受感。另外,戴上这款帽子后,视线会被挡住,戴眼镜的人群体会更加明显。而且,小风扇的风只能吹到额头,风力过于集中,很容易使头部受凉。风扇的声音很吵,会影响使用者的注意力,在安静的环境下也会打扰到别人。
冷冻喷雾:
“冷冻喷雾”是许多网友推荐的“降温神器”,一般喷在衣服上使用。
记者购买了一罐喷雾并进行了实测。喷完后,体温直接从36.4℃降到36.1℃。在同一身体部位多喷几次喷雾后,会明显感觉到有冰冻感。该产品说明书亦指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喷射三秒以上,否则会有冻伤的风险。另外,记者了解到,冷冻喷雾主要是运动员受伤时的应急措施,不建议经常作为降温产品来使用。
降温项圈:
降温项圈也是一款火爆的降温产品,它体积不大,外观神似果汁冰棒,据称放到脖子上就能感受清凉。记者随机挑选了一款,卖家在产品介绍中写着,“即用即冷、重复使用、便携折叠、持久清凉”。
收到该项圈后,记者注意到它需要先放到冰箱,冷冻大约20分钟后,会由流水状变硬变冰。使用该“降温神器”前,记者的体温是36.2℃,戴上它活动了5分钟后,脖颈处测出体温是35.8℃。虽然体温下降较为明显,但记者的体验感并不太好。首先,项圈一放到脖子上,身体的毛孔立马有被放大的感觉,仅5分钟,脖子就会有些冻红。另外,降温项圈很快就又会回到偏水的形态,假如要户外长时间使用,并不太实际。
手机小雨伞:
除了人的“降温神器”,手机也有专属“防晒神器”。记者注意到,不少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会在驾驶位附近放置一把小伞,用来给手机防晒降温、防止过烫及防雨。
记者购买了一款月销量6000多件的手机小雨伞,收 *** 后,本打算测评其防晒降温效果,比如在炎炎烈日下,使用小伞是否会对手机温度产生影响。但天公不作美,户外突然下起了大雨。记者注意到,在雨天户外使用手机的场景下,小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略显“鸡肋”。首先,它并不适用于有拍摄需求的群体,因小伞位置无法移动,部分手机的摄像头会被挡住。另外,使用小伞时,手持支架并不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骑电动车时使用,会略微挡住视线,不利于安全驾驶;风较大或骑车速度较快时,手机仍会有被雨水打湿的可能,小伞也可能会被吹翻。 (扬子晚报)
来源: 消费日报
降温神器好用吗 夏天出租房降温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