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石油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太初物质 地球石油的形成过程

网络整理 资讯
煤油是不是自然资源 石油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太初物质,永不枯竭,这观点似乎将成为事实

我们从小接受的常识教育认为,石油是动物变的,煤炭是由植物变的,再具体点讲,石油是由远古时代的恐龙等动物、以及海洋里的藻类死亡之后,它们的尸体被埋葬沉积,经过亿万年演化后生成了石油。而煤炭则是由很久、很久以前的大树等植物堆积掩埋后变成的,人们经常在煤层里见到树枝、树叶等植物化石,似乎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石油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太初物质 地球石油的形成过程

然而,稍有好奇心的人们不禁会设想,方圆数百公里,厚度达上百米的煤层真的是由植物变来的吗?那得有多少大树啊?更有人举例说,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世界上更大的油田),若按此说法推算,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里面同时填满7000亿头恐龙等大型动物,然后全部转化成油,才能形成这么个大油田,想想如今全世界各地人口加起来才78亿,难道远古时代光沙特那个地方就会有那么多恐龙等动物曾存在过?似乎根本不可能。

包括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在内的好多地方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自然溢出地面的石油,作为照明燃料、润滑剂、火攻武器、药物等;“石油”一词是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给取得名。

沈括曾担任过两年的延路(今陕北延安)经略使,早年从古书中得知“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甚是好奇:“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于是,他对陕北一带进行了考察,发现这种从石缝中留出的黑褐色液体,当地人一直叫它“石漆”、“石脂水”,可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弄清了这种液体的来源、性状、用途,沈括便给这种从石头中流出的液体取了个非常形象的新名字:石油。自这以后,石油一词便叫开了。

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写道:“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其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甚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沈括的“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超级预言,前半部分彻底实现了;如今大家都知道,石油应用之广泛,在众多自然资源中无出其右,石油经过提炼,除了能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油外,再通过各种加工,能得到很多石油制品如塑料、沥青、衣服、合成橡胶、制药、食品、润滑油、化妆品等等,也就是说石油不仅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而且还是众多工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因此石油被称之为“液体黄金”、“工业血液”,世人为它疯,各国为它狂。

如今,沈括预言后半部分“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似乎也正逐步得到应验。为什么石油“无穷”的说法只能说是“似乎得到应验”,这是因为近100多年来石油虽被大量消耗,但也被不断勘探发现出来,以至于可采储量不但未减少,还时快时慢地增加着。但是否真的“无穷”,还得看石油生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对于石油、煤炭如何形成的争议,已持续200多年了,无论是专家巨擘还是大众小民,都从常识、理论、假设等方面给出了种种理由和说法;即使到了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依然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不过,原来几乎一统天下的“石油生成有机说”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大,而“石油生成无机说”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在介绍“有机说”、“无机说”之前,还是赶紧先看一下石油是个什么样的成色及如何形成油藏的。

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另外含少量硫,氧以及氮元素。石油中也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近似自然界有机物中的元素。

按照目前的认知,油气从烃源岩(含有油气的岩石)排出的,然后在岩石中的疏导层流动,如果在运移方向有圈闭,油气就会聚集到早先形成的圈闭中储藏起来。所谓的圈闭,就是储层上必须有一个盖层或者封闭层,常见的盖层是泥岩或者膏盐层,高度胶结的页岩、泥晶灰岩、白垩岩和永久冻土也可以做盖层或封闭层。当油气运移到圈闭中,由于密度不同,不同组分会发生分离:最轻的天然气分布在圈闭的顶部形成游离气藏,这部分岩石的孔隙中被天然气占据;原油分布在圈闭的中部,形成油藏;最重的油田水分布在底部。

如果在油气运移的路径上没有圈闭,油气将会流到地表并泄露。资料表明,沉积盆地中形成的石油,只有0.3%到36%曾经进入了圈闭,平均10%的油气保存在圈闭中,剩下很大部分的原油可能还没有排出烃源岩,或者在运移过程中损失,或者泄露到地表。

形成油气藏的条件如此苛刻,导致较大型的油气田在全球各地分布很不均,且不易被勘探发现,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石油是有限、不可再生的;在人类大规模使用石油后,石油枯竭的论调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占据主流,而且深入民心。

1914年,美国矿务局预测:“本国石油储量将在10年内耗尽!”

1926年,联邦石油保护部门估计美国石油的供应量只能再维持7年。

1939年,内政部说石油能用13年,12年后改口说还能再用13年。

1956年,美国石油学会的年会上,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石油峰值的论文,书中再次强调了石油是由5亿年前的恐龙、藻类等这些生物体死了以后,它们的尸体经过特定化学反应生成的,也就是所谓的石油生成有机说。他还特意画了一张“全球石油产量”曲线图,它的形状是一个钟形。按照哈伯特的说法,美国储量只有1500-2000亿桶,而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1.25万亿桶,在1970年前后将达到开采峰值。随后就会出现下滑,越来越少,直至枯竭。

哈伯特的观点是直接针对当时美国极具权威的石油储量专家威克斯,后者预计美国石油储量就有4000亿桶,而且不断调高预期。

哈伯特的峰值理论提出后,由于接下来的几年里石油产量和他预估的值非常接近,所以导致很多人都相信了他的理论,石油枯竭论的说法开始疯传,很多业内人士都将其奉为圭臬。

“石油生成有机说”、“石油枯竭论”在当时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有特定背景的,上世纪20年代起在70年代,西方的“石油七姐妹”(即新泽西标准石油、 纽约标准石油、 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德士古、海湾石油、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壳牌公司)控制着当时苏联以外的88%的石油产量。他们经过长期的竞争、合作、结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皆荣、一损俱损、共存共荣的利益共同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卡特尔。

出于各种目的,他们大肆推崇、鼓吹“石油生成有机说”、“石油枯竭论”,哈伯特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之一。

到了1973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R埃利希更是发出危言耸听的警告:“到1990年,全世界将耗尽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

然而,进入80年代后,全球石油产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大幅提升。哈伯特等人的“石油枯竭论”被一再打脸。令人气愤的是,哈伯特在1989年去世前曾亲口承认,他当年创造化石燃料的说法、设计石油峰值的曲线,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是“他们”要求我做的,并将峰值时间尽可能提前,用于对抗、打压威克斯“高估”石油储量的观点,我别无选择。

他们指的是谁?当然就是那些石油巨头。也就是说,哈伯特当初发表的论文,包括他提出的有机说,都是在石油巨头的指使、诱导下的利益行为;“石油有限且即将枯竭”地定调,成为石油巨头控制油价、攫取超额利润点的更好使武器。

当然,后来经过不断的重组并购,以及如沙特、俄国等国家支持的各自国有石油公司强势崛起,以往的石油七姐妹变成了如今的英国BP、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四家,其呼风唤雨的能力被大大削减,加在一起只控制全球3%的储量及10%的生产量,但靠主导金融计价、垂直整合及多样化产品依然赚得盆满钵盈。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勘探、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油田不断被发现,老油田焕发新机,全球石油产量仍然继续稳步增长,以往所有关于石油枯竭的预言全部都落空。

回过头来看,当初的“石油枯竭论”是完全建立在“石油不可再生”这一重要前提之上,那么,石油到底是不是不可再生资源呢?如果是不可再生资源,那为什么石油开采了一个多世纪还没有采完,反而越采越多呢?

这问题在石油生成机理没完全科学地搞清楚前,是不会有确切答案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有机说”、“无机说”这两种说法互斗了上百年。

下面再接着讲“有机说”和“无机说”的差异和发展过程

有机说

有机成因说认为:原始时代的低等生物死后,其遗体的软体部分除了一部分腐烂变成二氧化碳逸散后,剩下的部分一起随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有机质。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有机质叫干酪根,它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又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能特别稳定,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干酪根就是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物质源泉,其赋存于生油岩石层中,在特定温度、压力、催化剂等条件下就转化成为石油和天然气,即石油是沉积物的干酪根在成岩过程的晚期经过热解生成的(石油的确是石头里面榨出来的)。按照这种说法,石油是不可再生的。

1763年,俄国的传奇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了著名的“生物成油理论”:油页岩、碳、沥青、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是远古时代被雨水冲刷下来的腐烂的草和腐烂的叶子等生物变成的。他还说石油是煤干馏产生的。

1888年,杰菲尔继承罗蒙诺索夫的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都是海生动物的脂肪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此后,又有人提出植物残骸在湖或海底受温度压力等影响生成有机质,有机质再转化成石油的观点,并有学者将这一学说延伸到强调海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对石油生成更有利的探究。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古勃金综合多方意见,发表“动植物混合成因说”,认为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有机物包括陆生和水生的生物,而以繁殖量更大的浮游生物为主。它们同泥沙和其他矿物质一起,形成有机淤泥,有机淤泥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造成与空气隔绝的还原环境。有机淤泥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也不断加大,经过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度质等阶段,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1936年,德国科学家特雷布斯发现石油与沉积岩中发现的有机分子卟啉与植物叶绿素分子化学结构非常相似,这个发现被认为是揭开了石油的有机成因之关键证据。特雷布斯由于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做了大量有机地球化学基础研究,他被公认为西方有机地球化学之父,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几乎不容置疑。

无机说

无机说认为,石油是宇宙天体中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或地下深处岩浆中所含的碳、氢以无机方式合成的。只要地球不毁石油就生成不停,石油与古代生物无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异能源,是地球母亲的乳汁。

“无机说”最早的源头是1876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炭化说,门捷列夫认为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是碳和铁这两种元素,在地球形成时就有可能形成了金属碳化物和碳化体,但这种金属碳化物、碳化体不能够保存在富含氧的地壳中,因为它会氧化,但是在地壳深处它是可以存在的。当这些碳化物随着裂缝深入到地壳深处,与炽热的水相遇时,就可以生成碳氢化合物,也就是石油。

“碳化说”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说渐渐被人们所否定。

1889年,俄国的索柯洛夫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的那部分最后形成了石油。针对这种观点,也有反对者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总结下,国外影响较大的无机生油理论有两个,一个是Gold氏的地幔脱气理论,一个是费-托地质合成理论。

地幔脱气理论是根据太阳系、地球形成演化模型提出,认为地球深处存在着大量甲烷及其它非烃资源,大量还原状态的碳是在地壳深处被加热释放出来的,这些甲烷向上移动,并大量聚集在地壳深度15 km左右地带,形成无机成因的油气藏。截止到目前,地幔脱气说对天然气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但还不能对液态烃的成因作合理解释。费-托地质合成反应指的是上地幔岩浆冷却区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碳和氢经过地质催化剂作用,生成石油烃类物质和水。

“有机”“无机“这两种学说沿着不同的脉络发展,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每一方也都有着坚定的支持者。无机成因说最坚定地说法是我有实验可证,而有机成因说则反击说:我有实践可明!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谁也无法说服谁,不过大家都忙于寻找、开采石油,对石油的生成说也不太上心,只要有油开采出来,能发财就行了。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随着石油寡头的出现,“有机说”开始慢慢占据了上风,上世纪50年,哈伯特等人进一步巩固了“石油生成有机说”,进而提出“石油枯竭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机生油说取得了长足发展。大量新的分析实验技术引入有机生油研究领域,在分子级的水平上查明了石油及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沉积有机质热演化成烃(油气)模式,取得了油与烃源岩之间有着“可靠的”成因联系的证据,从而在70年代创立了科学的有机生油学说——沉积物中不溶有机质干酪根热降解成烃(油气)学说。

在此基础上,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实用的找寻油气的可靠指标(找矿准则),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有机质丰度高的优质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发育的地区必然是找寻大油气田的有利场所。这一生油学说在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石油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被越来越多的有机地球化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和勘探家所接受。

有机成因假说能成为主流,除了资本巨头的推波助澜外,还有三点主要论据来力证:①石油馏分具有旋光性。 生物有机质普遍具有这种旋光性,而无机质则普遍不具有这种旋光性。②石油化学组分中存在着大量的只有生物体内部才有的有机化合物。

③世界上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区,这些沉积岩中都存在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物。关于这一点,无机成因说认为,这些沉积盆地都对应着上地幔软流层隆起,上地幔软流层隆起愈高,则盆地的油气丰度愈大。这是因为上地幔软流层中有着丰富的地幔烃碱流体,其中的烃就是油气。

1972年,轰动世界的书《增长的极限》问世,该书用科学模型,在1970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5500亿桶的基础上,预测全球石油只够人类使用20年。该书还提出:要使世界免于崩溃,必须停止人口的增长,停止工业资本的增长,即必须使人口和经济在零增长下达到全球均衡。

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地质学家迈克尔霍尔布蒂对哈伯特的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石油开采量会不断增加。但石油巨头们对此充耳不闻,他们手握石油峰值论这柄“尚方宝剑”,甚至将“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异口同声地认定石油是“化石燃料”,是地下埋藏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因此资源必然有限。并通过对媒体的控制,使这种观点成为世界主流共识。

《增长的极限》一书预言的20年限期很快就到了,据统计从1970年到1990年的这20年里,全世界总共消耗了6000亿桶石油;该书对20年的石油总消耗量预言可谓是极其精准,但让这本书的作者们大跌眼镜的是,人类在这20年里,却新探明了9500亿桶原油矿藏;也就是说,疯狂消耗了20年原油后的1990年,全世界已探明未开发的石油储量反而上升到了10000亿桶(7桶约等于1吨)。

1998年,爱尔兰石油地质学家科林坎贝尔和法国石油地质学家让拉哈瑞尔联名在《科学美国人》上刊发标题为“廉价石油的终结”的文章,文中再次预测石油产量将在2010年达到峰值。这一说法是在俄罗斯、非洲、亚洲都发现了许多大油田、全球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发此文应当很有用意。

然而,令那些一直鼓吹石油将很快枯竭的大佬们颜面扫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却是越挖越多,当然最主要是新油田被发现和采油技术突飞猛进,与石油的有机或无机成因无关。

1980年,全球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6826亿桶,1989年增加到1万亿桶,2009年增加到1.53万亿桶,2017年增加到1.72万亿桶,2020年为1.73万亿桶。

全球剩余探明石油储量2020年比1980年增加了1.05万亿桶。按各自对应当年年产量计算,1980年探明石油储量的可采用年限约为29年,2000年可开采年限为49年,也就是说即使已发现的库存储量也至少可用到2067年。

再看一组数据

从2000年至2020年,世界石油累计总产量为6483亿桶,年均产量为308亿桶。这也就是说,从2000年以来的20年间,在平均每年产出308多亿桶石油之后,全球剩余探明石油储量还在持续并且较大幅度地增加。

根据2021年数据,石油探明储量位居前三名的是委内瑞拉(3035亿桶)、沙特(2616亿桶)、伊朗(2086亿桶)。

有业内人士综合多方面的评估,乐观地认为世界石油可采资源总量约为5万亿桶,按照近20年世界石油平均产量308亿桶/年计算,可供全世界生产超过160年。

然而比这预估的5万亿桶更为乐观的是,石油无机说理论也默默地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195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组成了跨学科队伍,在秘密基地里仔细研究了西方有关石油和天然气来源的科学文献后,他们认为,美国人所称石油源自生物的理论纯粹一派胡言,石油储量也不像美国人说的那样非常有限。

1956年,该科研团队得出研究结论: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与钻石的生成条件相仿,它们是地壳深处的太初物质,在高温高压下互相组合,然后其中的一部分在高压下冷喷发进入地壳浅层地带,最终在圈闭等特定条件下形成油气藏。苏联人还发现废弃的油田可以自我修复,即“自充式”油田,似乎是对这结论的最有力证明。

如果原苏联人是对的,那么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数量有关,人类能获得石油的数量只取决于钻井深度和技术进步。这是不是颠覆了大部分人一直以来的石油认知观,不过在冷战时期,苏联科学家的这套理论和经验是作为国家高级机密,秘而不宣。

就在美国大肆抢占沙特、科威特、伊朗等国石油资源的同时,原苏联人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埋头苦干,而且成果斐然;在号称石油荒原的西伯利亚勘探出11个大油田和1个超级油田,特别是被西方科学家认为是晶基地质、不毛之地的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那里一共钻井61口,其中37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成功率高达60%(美国同时期的勘探成功率只有10%左右),而且那里发现的油田面积可以与阿拉斯加北坡的巨大油田相媲美。

正是西伯利亚油田的大开发,使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更大的石油生产国。

2002年美、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合作发表了建立在近代原子和分子理论、量子统计力学和众数理论基础之上的化学热力学研究成果: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支持石油有机成因,高压试验表明石油来自地球100km以下的深度。

这成果可谓是石破惊天,但可惜的是它仅是学术论文,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例验证。

按干酪根热解成油三个阶段的模型,石油生成的最深深度为 4000米,超过这个深度就只有天然气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得克萨斯州凯依罗乌—阿依兰德油气藏的深度为 6593米,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油藏平均深度为6785 米。目前,深度超过5000米的油藏遍布世界,那些油井每天都在生产石油。

如此看来,地球更深处真的有好多石油,遗憾的是目前人类技术所挖最深的井,也才不过15000米;目前人类最深井是埃克森石油天然气公司于2017年11月,在库页岛萨哈林-1号项目实施中完成的“世界之最”钻井;萨哈林-1号超深井项目回报巨大,发现了高达23亿桶石油和海量天然气。

原苏联所挖的魔鬼之井

另据俄罗斯的媒体报道,现在世界上已经有261个油田,是在无机成油理论指导下发现,不过该报道未指明具体是哪些油田,因此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无机成油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新主张。

石油地质学家张景廉教授从地球化学角度,提出油气深部起源说。他认为:“在传统干酪根晚期降解生烃学说划定的油气‘经济死亡线’以下(地球深部),油气仍有很高的热力学稳定性。”

2011 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戴金星院士率领科研团队,通过对火山期后温泉、泥火山和大量油气井的天然气调查、研究,论证了松辽盆地昌德气田含量达 90%的烷烃气是无机成因的。这一成果证实了世界首例无机成因烷烃气工业气藏,推动了天然气理论由二元论走向多元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表示,我国古生代海相沉积分布十分广泛,以华北、华南、塔里木、准噶尔等地块发育更佳,但近几年我国深部油气勘探接连获重大突破的实践表明,蕴藏于地球深部的非有机幔源油气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石油无机理论不仅仅是个假说变成事实的问题,重要的是给人类带来了一个非常振奋的信息,即地球深部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将远远超过地球浅部探明的油气储量,可为人类供应永不枯竭的洁净能源,这可是无比光明的美好大前景。

一直以来,关于石油生成有机或无机之间的争论,都是绝对排他性的,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虽然石油无机成因说越来越被认可,但它想要取代目前主流的有机成因说,除了要有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外,更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对一百多年来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的有机说,来一次彻底的、翻天覆地的解释,或者依靠技术进步直接挖到地球地幔中,看个究竟,方能分出个谁是谁非。

如今,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中间路线,即石油成因的二元论:石油既可以是由有机物转变而来,也可以是由无机物转变而来的。折中的“二元论”到底是真知灼见,还只是个过渡的“和事佬”,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应可见分晓。

话虽说生油的真正成因可以从长计议,但是找油的工作可不能因此而耽搁,特别是在油价高企、列强纷争的今天,石油武器更是各大国间博弈的更好抓手,得油气者得天下,可谓是至理名言,屡试不爽。

天下苦石油久矣,缺油少气的国家对此都有切肤之痛,那种被扼脖、被敲诈的滋味肯定永世难忘;他们也都在努力找寻石油,同时更积极开展石油替代以降低依赖,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便是有效、环保的途径,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已开始从石油为主要能源逐步向多元能源结构过度;只是因成本原因,目前这些能源占比增长不快,如果石油使用成本超过某个临界值,这些新能源技术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近两年大街上的新能源车比比皆是,都快过半了,便是更好的明证。

如此看来,不管是哪种学说最后胜出,地球上的石油不外乎有两种结局,一是石油因存量有限而导致长期高价,无法满足天量需求,最终被其他能源所取代,地底剩余的石油被彻底边缘化,故也不存在枯竭之说了。二是石油确实是地球的太初物质,它能在地球内部源源不断地自我生成,只是目前人类对其的认识和利用太浅薄罢了,到时石油如同天上之水绵绵循环不竭,永远造福人类。

在可见的数十年内,石油成因的争论还将继续,石油抢夺的战争还会发生,石油价格依旧会暴涨暴跌,资本怪兽的欲壑永难填满;唯有科技的大力进步,才能化解人类的这场石油之殇,愿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石油是地球内部自然形成的 地球石油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