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我先解释一下,岐伯说:现在的人不是按照上古之人坚持的一大原则、四大 *** 来做,而是把酒当成水,“浆”是什么?本来指浓一点的液体,比如喝的汤,还有我们现在喝的饮料,这里指水。把不正常当成正常——这是最可怕的,如果能意识到这样做是不正常的还有救,如果觉得这样做是正常的就没救了。
有酒必喝,一喝必醉,醉了之后就到房间里去,去干嘛?不是睡觉。这时酒后乱性, *** 冲动,所以“入房”是指行房事,男女 *** ,结果用放任的欲望把肾精给枯竭了,用贪色的喜好把真气给散失了。
这里的“耗”不是消耗,而是通“好”。还不知道满足、不知道保持肾精的盈满,不按时驾驭自己的精神,只追求心中的快乐,实际上是违背了生命的乐趣,加上起居作息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就开始衰老了。
这一段回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气、神”。精气神号称生命三宝: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又是人生最重要的三味药物:“上药三品,精与气神”。说到底养生就是养精气神,我曾经专门写过一本书就叫《精气神养生法》。
“精气神”三者并称早在《周易》里已经有苗头了,最早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写的《淮南子》,一开始是“形气神”,《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
而明确提出“精气神”是东汉时期一部道教的开创性经典之一《太平经》:
“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太平经钞?癸部》)
道教重视生命、炼养生命显然受到了《黄帝内经》的影响,所以《黄帝内经》还被收入道教著作总集《道藏》中。岐伯说的这一段话,明确提出“今时之人”因为伤害了“精气神”,所以五十岁就衰了。岐伯说的“精”是指肾精,性生活过度会耗散肾精,耗散真气,原文“以耗散其真”的“真”太重要了,“真”就是真气,就是这一篇篇名“上古天真论”中“天真”最主要的意思。
我在这一篇的开头讲了“天真”的之一个意思就是婴幼儿时代那种天然、率真、单纯的那种天性、那种状态,这是天真的第二个意思,就是“先天的真气”,这一点更加重要。怎样活过一百岁,就是要保持先天的真气。先天的真气就藏在肾精中,但精和气又受到神的支配。
精气神三者相辅相成,构成生命的三大要素。我琢磨了几十年,才琢磨出三句话:“精”是生命的最精微的物质,“气”是生命的原始能量,“神”是生命的更高主宰。三者体现了阴阳关系,“精”是阴,“神”是阳,狭义的“气”在阴阳之间,广义的“气”充满了生命,精里面有气叫精气,神里面有气叫神气。
庄子就说过一句话“通天下一气耳”。养生就是养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我琢磨出三句话: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途径,养神才是养生的关键。后来道教内丹学、内丹功就是专门修炼“精气神”的, 内丹功小周天、大周天就是炼精化气(炁)、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精气神学好了,一部《黄帝内经》也就学会了。
?
最靠谱的养生就是做个天真的人 真正的养生是做好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