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网络整理 资讯
曾仕强谈养猫的好处 道德经解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说,能认识他人称作智慧,能认识自己称作明达。战胜他人称作有力,战胜自己称作强大。了解自己能得到多少称作富有,能坚持力行和持之以恒称作有志。不迷失自己所去处所就能够长久,保持死一样的心境而不失去的才能够长寿。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专家曾仕强教授在讲解道德经

老子在本章对有关道德层次的问题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几个道德层次的概念。

一是知。知是指了解、认识。"知人者智",了解认识其他的人是智者,能够客观公正的了解并认识他人才是智者。俗言,智者无敌。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客观公正也是智者的基本标准。了解认识其他人需要聪明才智,是一种睿智的表现。这种睿智不仅仅体现在正确认识他人的 *** ,而且还需要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有较强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俗言,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人的心底就像道的法则一样不可忽视,它极其隐秘并且极具变化性。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孔子针对"巧言令色"的现象得出了"贤人"的判断。花言巧语而工于辞令就是巧言,巧言必然有违真诚,必然有所夸饰与有所夸张。伪装自己而取悦于他人是谓令色,而令色必定会有所掩饰,必定能够有所乱真与有所浮心。不管是巧言还是令色,都必然是内心缺乏真诚而用外在的东西去加以掩饰,这样的人必定是少有仁慈。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从"言辞"的角度对人内心思想的六种情形进行了归纳——"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孔子认为,将要背叛的人言辞充满惭愧,内心疑虑的人言辞繁琐啰嗦而不得要领,贤善的人言辞寡而少,性急之人言辞繁多,污蔑诽谤他人的人言辞虚浮而不切实际,失去操守的人言辞理亏而词穷。这些都是由社会人的本性所决定,是由人类社会文化所形成的人的心理所决定。因此,正确地了解认识人,不仅需要通晓道的法则与生命的法则,还要通晓人类文化的特点,具有较为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够具有"知人"的睿智。

倩丽的花朵

二是明。明指洞明。"自知者明",能够客观公正而清楚地了解认识自身的人可称作洞明,可称作明者。洞是指深深的洞穴,洞明是指能够看清楚深深的洞穴里的东西,是指能够看清楚处于黑暗中的东西。明者指内心洞明的人,仅仅依靠耳聪目明难以看清楚洞穴或黑暗中的事物,需要依靠人内心洞明才能观看清楚,尤其是了解认识自身需要的是洞明自身的内心,而内心洞明需要依靠融会贯通与通达事理才能练就。人认识自身不仅需要对道的法则融会贯通,还需要通达生命的法则与生命个体的特征,即需要具有融会贯通和通达的内心才能够达成。以此观之,智是了解认识人之外的事物,而明则是了解认识人之自身,两者存在有认识个体的差异。智需要人的耳聪目明,需要睿智,而明则是需要有洞明的内心,需要通达道的法则与生命以及生命个体的法则,两者存在有认识需要性上的差异。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把隐藏在世事里的法则和道理洞察明白就是学问。俗言,认识他人容易,认识自己难。认识他人容易,是因为所认识的对象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我们能够对认识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甚至是历史性的跟踪,能够反复地进行调查研究,能由表象到理性地去认知,就能够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而认识自己难,难就难在耳聪目明等感觉器官都全然不起作用,只有依靠认识主体自己的内心去感受。由于每个认识主体自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自恋与自赏的意识,或多或少存在有自我肯定与自我修饰的意识,所以在评价自己时就很难把握公正无私的标准。因此,要想客观公正地认识自身,首要的是要正心,即需要人具有道的自然之心,具有天地客观无私之心。即能够使自己内心恪守道的法则,使自己内心恪守天地公正无私的法则,这就是内心洞明的内涵。正心才能正己,只有正心才能在对自己评价时不彰善、不隐恶,才能达到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目的。因此,明是比智更加高级的层次,明者不仅需要通晓道的法则与生命及生命个体的法则,更重要的是端正自己内心,保持自身内心洞明,这的确不是智者能够做到。

三是有力。"胜人者有力",能够战胜其他的人叫做有力。力指力量,指蕴藏在人躯体内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被称为实力。历史上所谓英雄豪杰都是一些具有巨大力量的人,譬如项羽力能举鼎,鲁智深能倒拔垂杨柳,彰显的是人体本能力量的超强。在古代两军的对垒的硬兵器时代,具有超强力量的一方必能战胜力量弱势的一方。现在两国之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两国军事实力的较量,两方的力量一打便知。"胜人者有力"彰显的是个人的体能,这是一种自然赋予人的力量。

好看的花朵

四是强。强是指刚强。"自胜者强",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刚强。刚强指内心强大与富有韧性,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不断检视自身缺点,能积极改正自己缺点并能战胜或弥补自己的缺点。所谓强大,正是在这种不断检视自我与纠正自我以及改变自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人走向刚强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克服弱点而完善自己并逐渐走向强大的过程。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即明者),才是刚强的人,才是能够逐渐走向强大的人。"自胜者强"是要以自知者明作为基础,缺乏自知者明的基础,自胜者强就不可能达到。刚强不仅仅是克服缺点的过程,还是历经灾难的过程,人要想变得刚强,需要历经一个又一个的灾难,需要爬过一个又一个的火焰山,淬火成钢,百炼成钢。由此观之,刚强是一个不断克服缺点而走向强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历炼的过程。只有历经一个长长地历炼过程,才会使人的内心日渐走向成熟,才能不断地走向强大,才能不断地走向刚强。人的内心强大需要依靠不断地历炼才能练就,绝不是仅仅依靠那种与生俱来自然的力量就能达到。刚强是一种心理机能,是一种恒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强大的意志力。苏轼《晁错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认为,刚强需要有两个条件,之一需要超世之才,第二需要坚忍不拔之志,只有这两个条件具备才能称之为刚强。这种坚韧不拔的强大的力量就是刚强。《孟子》也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描述的就是这种刚强心力的修炼过程。孟子认为,能够经历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之乱其所为"等诸多历练的考验,才算上是刚强。

紫色的花朵

五是富。足指足够。"知足者富",富指占有数以千计万计的财富,富指财富上的富有,认识到获取足够财富 *** 的人称得上富有。世间的财富异常丰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获取世间财富需要有一定的法则,尤其获取足够数量的财富更是需要至高才智才能做到。俗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就是获取财富的法则和策略的问题。民谚说,猫刨狗咬老鼠打洞,各有各的招数,讲明了猫狗与老鼠生存法则的不同,讲明了动物获取生存资料法则的不同。守株待兔的人依靠运气只能获取一只野兔,而不会获取足够数量的兔子,获取足够数量的兔子就需要掌握猎取兔子的 *** ,这不仅需要猎户通晓兔子的生活习性以及兔子的运动法则,还需要具有适合的工具如网与 *** 等。动物获取食物有着自己的法则,猎户猎取动物也需要遵循动物的不同法则。不论是动物获取食物,还是猎户获取猎物,都要遵循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运动的法则,这里面充满着极大的智慧。没有极高的智慧,人想获取足够数量的财富就不可能得到。足指脚,知足即指脚所迈出的方向,脚所迈出的方向决定着人前进的方向,也决定着人获取财富的方向,决定着人获取财富的法则。知足不仅意味着对获取财富方向的选择,还意味着对获取财富法则的选择。因此,知足的意义非常重大。人只有找到适合的获取财富的法则,才能获取足够的财富,才能称作富有。这种适合的获取财富的法则就是道的法则和由道的法则所决定的宇宙自然万物的法则以及社会的法则。庖丁解牛阐述的是屠解生牛的法则,而《马说》探讨的是对千里马饲养的法则。为富不仁探讨了人获取足够财富的法则,揭示了获取足够财富往往是依靠不仁德手段的实质,揭示了富有者获取足够数量财富不择手段的本质。足指满足,满足是人的一种内心的体会,人的内心体会得到满足就会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富有。

倩丽的花朵

六是志。志指意志、目标。"强行者有志",能够努力力行和坚持不懈的人才称得上有意志。能够坚持不懈地践行自身目标,需要具有坚韧的意志力。有意志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坚持不懈和努力力行。坚持不懈指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能够日日坚持而从不懈怠,努力力行指在实现自己制定目标时主观程度与力量的程度。坚持不懈着眼于意志的量,而努力力行着眼于意志的质,而意志则是着眼于量与质两个维度进行的判断。从意志量的角度说,坚持是一日又一日的去践行自己制定的目标,不懈指从不懈怠,而持之以恒表明的就是人的量的积累。而着眼于意志的质(力)的角度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断定,一是人的主观程度,努力是人主观上非常重视并且花费尽更大的心力,绞尽脑汁表明的就是人的主观程度,二是人力量的大小,力行则是花费尽自己更大的气力,竭尽全力表明人力量的巨大。人只有做到量(坚持不懈)与质(努力力行),才能真正地被称作富有意志。

凄迷的鲜花

七是久。"不失其所者久",其所指所去的处所,人不失去前进的处所才称得上持久。人有明确的要去的处所,才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做事情才能保持长久。知晓所要去的处所,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且洞晓去的处所或前进方向的意义,这样的人才能保持持久。假如人不知道自己所要去的处所,不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就会迷失自己,那他的行为就不会持久。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最终将会是一事无成。所要去的处所指的是"理想"、"抱负"、"奋斗的目标"等,人拥有了这些东西,人的思想才会恒定,人的行为才能够持久。人能够恪守自己的本分才能长久不衰。本分是保持长久不衰的条件,人不逆越自己的本分,恪守本分,才能使自己保持长久。

八是寿。"死而不亡者寿",是指像死一般静定的状态,处于一种像死一般静定的状态而不是真正的死亡的人才能得到长寿。像死一般静定的状态是得道的至高境界,人只有恪守像死一般静定的状态,才能得到长寿。嗒然若失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心神皆定,近乎于死亡,这种状态是顺其自然,因此,人能够得到自然的寿命。

美艳的花朵

老子通过智、明、力、强、富、志、久、寿八个概念对人的道德层次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其中,智、明、力、强、富、志是获取长久和高寿的前提,也是获取长久和高寿的保障。

另外,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梁启超对"死而不亡"有着自己的认识,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他们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思想与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学者。以此而论,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观点也是一种说法。

富贵的鲜花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