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京东方能到万亿市值吗 京东方扩张之路

网络整理 资讯
京东方未来的潜力 京东方的万亿之路

可能A股的每一位投资者都曾经持有过京东方,本人也几进几出但未曾取得分毫,索性躺平,等待京东方登上万亿市值的那一天。

京东方能到万亿市值吗 京东方扩张之路

今年以来,在中特估+ChatGpt风潮引领下的,人工智能、芯片、信创等概念板块取得了惊人的涨幅,部分个股涨幅累计接近300%,京东方今年的涨幅也接近30%,甚至只是做代工组装的“富士康”——工业富联,蹭上了算力服务器概念,今年股价都接近翻倍。

昨天,中国移动市值超越了贵州茅台,登顶了A股市值之一,我感慨万千,决定回头看看当初为什么会被京东方吸引,以及京东方距离万亿市值目标还有多远?能否在今年牛市和Ai的宏观叙事背景下,登上万亿门槛?

京东方的业绩摆锤——能不能可以烫平周期波动,实现稳定成长

京东方历史净利润表现

京东方历史毛利率的情况

可以看出来,京东方的业绩高点一般是4年一个轮回,即2013-2017,2017-2021,2021-202X。

什么原因造就京东方的业绩飘摇不定?

答案是:面板周期

我们都知道,周期股有个特点,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行业赚钱的时候,大家伙一窝蜂地涌入这个赛道,久而久之就造成供过于求、内卷,无利可图,投机性的玩家和产能退出,留下一些在成本、技术上有优势的玩家,接着行业的供需逐渐平衡,行业再进扭亏为盈,取决于行业低迷的时间和价格下跌的程度,一些行业由于长期低迷,缺乏新增产能,于是,在需求猛地恢复时,产能供应跟不上,于是价格疯狂上涨,仅存的几个玩家坐享供不应求的红利,短时间就可以把十年亏损的钱赚回来。

体现在面板周期,面板这个行业的门槛很高,只有少数国家少数企业可以玩转,对国家和地区来说,至少要有相对完善的电子产业链做配套,最主要是能够拥有本土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和足够体量的消费市场。

而面板行业,几十年来,由日本再到韩国,然后中国台湾到中国大陆,日本面板产业目前已经式微,夏普巨亏被中国台湾鸿海精密收购,JOLED破产,JDI接手其研发部门,日本面板独苗JDI近日也宣布与中国惠科合资生产,这将是日本面板产业的最后一搏。

韩国,两大巨头三星和LG,都陆续宣布关停LCD生产线,收缩到OLED等领域,中国台湾的企业也类似,在规模和成本方面难敌中国大陆双雄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都收缩到一些利基细分领域当中,比如车载、柔性、折叠。

而占市场大头的电视屏、智能手机屏幕则被京东方、华星光电逐步掌控,并且随着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内外大卖,双雄在车载等领域也在扩大份额。

面板周期,一方面是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的库存周期,另一方面,是从三星崛起开始,业界流行的一套逆周期扩张法,三星正是通过这种 *** 补贴逆周期熬掉竞争对手的方式,在存储芯片、面板等领域取得上风。

原本市场预期,面板产业会由美国到日本,日本到韩国,韩国到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再到东南亚的路线进行转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我认为面板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日韩等国不同,首先是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子产业链和足够体量的消费市场,而日韩等国本土市场较小,很难单靠国内市场完成循环沉淀,因此,在其他国家体量、成本优势超过时,产业链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转移。

中国国内的智能手机销量占全球的约25%,增长最快的亚洲约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目前国内除了苹果,基本被本土品牌所覆盖,而亚洲其他地区,中国的小米、oppo、vivo的市场份额增长最快,而在非洲等地方,来自中国传音更是一骑绝尘。而全球电视市场,8强中有4个是中国品牌,分别是TCL、海信、小米、创维,四者所占市场份额超过30%。所以,中国面板行业能够依靠完善的电子产业链和庞大的下游客户占领的市场,完成循环,完成沉淀,在可预见的未来,日韩和中国台湾厂商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随着本国市场体量小,海外市场竞争激烈而下降,最终形成中国厂商为主的全球面板行业格局。

而目前国内的厂商中,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经逐步锁定战局主导,面板行业的重资产、超高资本开支是阻挡新玩家入局的天堑,预料不会再出现新的玩家, 并且份额逐步集中在京东方和华星光电手中。

随着新能源汽车含屏量上升,足以抵消下滑的智能手机销量和电视销量,并且消费电子即将迎来XR等产品的换代,相信面板需求长期保持增长。

行业波动的影响有望逐步消失

因此,一个行业需求能够保持长期的增长,并且行业的供应逐渐集中在少数玩家手中甚至供应量有可能出现下滑,那么在一个保持供需紧平衡偶尔供不应求的行业中,能否实现企业业绩稳定增长,烫平周期?我们拭目以待!

从企业看业绩如何熨平周期波动,蜕变稳定成长。

资本开支到达顶峰,折旧额逐年降低,行业超大规模投入期已过,逐渐进入稳定运营阶段,自由现金流不断提升,分红逐年提升,长跑期结束,公司进入整顿阶段,提高运营效率,修复提升毛利水平,稳定业绩表现。

公司开支逐年降低

现金流净额逐年提升

公司大规模建厂造产线在2018年达到顶峰,金额由545亿逐年降至2022年的293亿,未来还将进一步降低,并且折旧额也将在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

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不断提升,每年保持30%的派息比例,开支、折旧减少,行业周期波动趋于平缓,种种因素都预示着京东方的利润将可以稳定在一定水平,从周期股蜕变为稳定成长股指日可待。

以上,就是从行业+企业的角度分析了面板行业和京东方能否保持稳定的利润,熨平业绩周期波动。

市值=利润估值,京东方何时迎来戴维斯双击

上面已经讲了,从基本面出发,京东方未来极大可能保持稳定的业绩表现,但是,业绩的增长确定性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京东方的估值摆脱个位数,真正对标高科技、成长股?

京东方都有哪些布局?又有哪些故事可以讲?

京东方的第二成长曲线:

首先,主营业务的技术路线升级,沿着MicroLED的方向进行,目前能够继续跟进的玩家已经越来越少,随着头部玩家继续加大研发和扩大规模销售,技术迭代的鸿沟和规模形成的成本优势将使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以“一屏”为核心开展的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每一个行业都有机会再造一个京东方。

医疗和传感器,美股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有11家医疗企业,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医疗板块是典型的长牛板块,目前中国的一些核心的医疗仪器和核心部件都依赖国外进口,京东方从上游开始布局医疗设备的底层技术和部件,并通过设立下游的医院,整个产业布局逻辑清晰,前景明朗。

芯片领域,京东方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研发,针对整个ICT、IoT涉及的芯片品类进行不断布局,一方面通过掌握上游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采购,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上游的布局,外延依托“一屏”为核心,并掌握核心元器件,可以快速拓展智能网联汽车、AIoT等领域。

AIoT,屏幕是物联网终端的最主要入口,京东方每年巨大的研发投入,在AI、物联网等手握庞大专利,以“1+N”的模式,可以承载大量技术应用融合创新、定制不同行业的物联网平台,通过京东方的软硬件实力赋能。

汽车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一个重要的技术趋势就是屏幕代替传统的物理按钮、后视镜,成为整台车的网联、信息交互中心,围绕车载显示的产品开发尺寸越来越大、越来越卷,京东方通过收购精电,实现了份额扩大和品类扩张,并进一步延伸至智能座舱等领域。

围绕第二成长曲线的四大领域布局,任何一个领域能够闯出一片天,都能激活京东方庞大的生产机器集群,投入到新的领域当中彻底实现第二次成长,因此,京东方未来可挖掘的行业空间巨大,成长性无忧。

庞大的生产机器

LCD产业创造了千亿京东方,升级到MicroLED和第二成长曲线的任一发掘,都至少再创一个京东方。

假设京东方的传统显示收入能够稳定在2000亿,利润率稳定在10%,将能够实现每年不低于200亿的净利润水平,对应到4月18日的股价,市盈率仅8.29。

而京东方身上可以讲的故事和实实在在的技术背景,将能在京东方烫平自身传统显示行业业绩波动后,为京东方提供戴维斯双击。

一旦京东方背后的技术积累和隐藏的巨大增长前景被市场发掘,那京东方的万亿之路将开启。

在今年“中特估”+科技主线的宏观叙事背景下,按照科技行业、先进制造业30-50的估值,牛市给到70以上,一旦京东方利润稳定200亿的预期落实,或者第二曲线取得新的突破,万亿市值将得以实现。

作者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到底有没有万亿的京东方 京东方扩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