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你知道谥号 庙号 年号的由来和区别吗

网络整理 问答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得家庙)

立室祭祀时所特立的名号。

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于是,商时祭祀就用他们的生日天干来称呼,以表示敬意。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


你知道谥号,庙号,年号的由来和区别吗图1

十天干

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平事迹以示褒贬所给予的称号。它最早出现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为“武”。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为“文”。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


你知道谥号,庙号,年号的由来和区别吗图2

周文王

一般来说,臣子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以两字居多,如诸葛亮谥号“忠武”,欧阳修谥号“文忠”。谥号在秦朝也曾一度中断过。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你知道谥号,庙号,年号的由来和区别吗图3

诸葛亮

东汉以后,也曾出现私谥。它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儒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年号

年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年的名号。年号最早从汉武帝开始。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改元。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有改元的。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不该元,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可用年号做皇帝的称谓。如明神宗年号叫万历,被称为万历皇帝。清高宗年号乾隆,被称为乾隆帝。

你知道谥号,庙号,年号的由来和区别吗图4

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