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造车运动经历了3个阶段,如今进入第四个阶段:“智能汽车阶段”。
智能汽车除了类似于内燃机的外壳、4个轮子和座舱摆置这些基本内容,智能汽车已经完全脱离汽车了。
电池动力、算法、操作系统以及封装,构成了智能汽车的主要技术特征。
汽车从“杂交”产品走向了“纯电气化”,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和汽车完全不同的新物种、新媒介了。它不但需要电力作为能源,还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不断将各种信息数据化。
对于智能汽车而言,汽车产品下线交付到用户手中,最多是个半成品,需要用户在算法的辅助下进行。
比如OTA升级,流媒体的内容,用户道路偏好记忆、用户驾驶习惯分析等,只要用户一直使用,产品自我完善工作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智能汽车除了封装车载系统,还封装了速度,通过智能化手段去调节车速和路况之间的关联。
汽车的信息属性发生了混合式变化,中控台的智能化,广泛的信息技术,复杂的网络互联和经典的驾乘设计交织在一起,带给我们“超感知”即新体验。
比如我们一边开车一边使用语音转化技术,在车载微信上聊晚上去哪儿吃饭,当微信另一端的同伴说出餐厅的名称后,导航立刻识别,将餐厅定位成新的目的地。
智能汽车不是智能手机,它可以提供智能手机无法提供的体验。这些体验不是单一媒介技术能提供的,它是媒介技术融合的产物。
比如发动机,变速箱之间的磨合是否流畅,刹车是软了硬了,转向助力是轻了还是重了,以中控台为代表的智能网联代表了用户无须解码的媒介,用户的经验不在自身,而是被存储在了车端、手机端,甚至云端。
智能汽车是移动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它的复杂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是给手机上安了4个轮子就能解释的,更不是给汽车多加几个芯片就能解决的。
本文节选《流行之道: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由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著。
胡泳因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而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严复”,是国内数字媒介与数字社会领域具有发言权的学者之一。
2018年,被全球管理领域的权威排行榜 Thinkers50 选“Thinkers50 雷达”名单,名列可能对未来组织机构的管理和领导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 30位世界思想家之一。
著有《网络为王》、《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共同讨论》 等。
这本《流行之道》用3种视角,72个关键词,解剖了“流行”,展露世界底色。
其实我们往往对自己追求的事物一无所知,比如,智能汽车。
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会流行?时代潮流的本质是什么?不论在潮流内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哪些东西是始终应该放在首位的?
该书对于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流行事物,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是积极拥抱,还是提高警惕?
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才是平衡之道。
胡泳在本书中聚焦潮流和热点问题,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论是对“顺流”的思考,还是对“逆流”的反思,都透过他的专业视角,为所有或主动或被动地置身潮流之中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思想支点。
#新车头条##新能源安心之选# #人生第一辆家用明星保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