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任务分配越来越重,考核制度越来越严,营销贷款真的逼死人。信用贷款风险高,可就是逼着放,不放就不让干,放了出问题还是处理人,最终还得逼着自己去收,只要有过要账的经历就知道碰到老赖有多难,无视法律。现在的工作机制感觉就像拿着刀顶着往深渊里跳,进退两难。金融业目前走下坡路,工资拿的不够扣的,内部检查太多,有查必罚,罚款五百起步。外界总以为银行早八点上班,晚五点下班,可是下班时间也不能休息,得想着去营销。每周工作时间严重超时,但又没办法,因为按时下班了,任务逼着不得不自己加班,金融业不再是个好选择了
#银保监: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针对目前市场是某些互联网平台存在诱导过度借贷的现象,银保监会提示要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 ,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过度诱导用户借贷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点个外卖,刷个新闻,都会弹出:“你有一笔XX金,额度XX万”,或者会收到XX金融的贷款短消息,而且动辄就是好几万,对于那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或者有比较超前消费意识的人,确实是比较危险的。
以上说的这些还是有小贷牌照的比较大的互联网平台,那些没有牌照靠收集个人隐私数据非法放贷的小平台的危害更大。有些互联网平台对外宣传的“零利率”,很容易让人产生借钱消费的冲动想法,实际上“零利率”≠“零利息”,里面涉及到了“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实际的综合利率甚至超过了国家法定利率的上限,一旦借到这种贷款,陷入到了这样的债务陷阱,后果不堪设想。
以前去银行贷款还要进行征信查询,还款能力证明,而且额度还有限,稍微大点的额度就要有抵押物,借钱是比较麻烦和繁琐的。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过度发达普及,现在手机刷下脸就能借到几万块,导致普通人借钱比以前方便太多,那些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很容易就变成借新还旧的循环,债务会在短时间内越滚越大。
如何破解当下过度借贷的问题,大致还是要从两方面来着手:需求端我们普通大众还是要坚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借贷 ,同时还要规划好自己的现金流,千万不要掉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中;供给端对于互联网平台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存在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要及时提示相关公司的存在的风险隐患。
巜信贷经理之营销日常》
身穿工装包提起,
风尘仆仆觅商机。
偶有客户合作意,
一查征信太垃圾。
攥紧拳头不泄气,
长征精神记心里。
柳暗花明还有理,
前方客户等不及。
今年是一个金融整顿的大年,国庆没过完,一些特别的贷款产品,如墓地贷,彩礼贷,婚庆贷等迎来了监管,这其实这在预料之中。
现在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也很苦恼,房贷不让弄了,消费信用贷也完全竞争不过国有大银行和一些网贷平台,更没有能力研发全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于是就只能新瓶装旧醋,搞些稀奇的贷款产品,来吸引一些可能的潜在客户。
这种重营销的伪创新,明显是挑战社会痛点,通过打擦边球,制造噱头的方式来宣传获客,但同时也触及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
这也反映了一些中小银行,自身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观仪评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消费主义如同劲风一般,吹到国内每个角落,忽悠年轻人掏空了钱包甚至负债累累。各路妖魔鬼怪齐上阵,隔三差五的直播,诱惑你买买买。消费确实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但是更多的是消费后的空虚。我很纳闷,为什么在经济低迷的现在,消费主义如此盛行?究竟是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的结果,还是后面有利益集团在推动?愿后疫情时代,愿我们活得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明白!
#消费# #信用消费受年轻人热捧# #买# #营销# #商业认知# #年轻人# #生活日记# #生活# #经济,读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