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伯兮,是中国古代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内容。这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全以思妇的口吻来叙事抒情。此诗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头痛,进而由头痛到患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此诗描述步步细致,感情层层加深,情节层层推展,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此首作品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说的是自从女子的丈夫出征之后,女子的头发散乱,像飞蓬一样!“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并不是说女没有诸如飘柔、海飞丝之类的洗发水,而是女子无心打扮,古人讲女为悦己者容,女子的丈夫不在身边,自然是无心打扮了。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然而战争又总是不可避免的。从女子的言语来看,她和她的丈夫对这次战争是支持的。那么国家给军人以荣誉,使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这荣誉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们认为家庭生活的破坏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所以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凌乱得像一蓬草。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还有,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的时候,他发现妻子在的朋友圈里成天晒出捯饬的美艳无比,还说要去见网友,他怎么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战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呢?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
《卫风伯兮》一诗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诗中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二句,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情诗典型的表达 *** 。在后世诗人作品中,类似的诗句也屡见不鲜。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此篇可谓一脉相承。再如“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干室思》),“终日恹恹倦梳裹”(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等,不胜枚举。
由于《卫风伯兮》所涉及的那种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此诗的感情表现也就成为后世同类型诗歌的典范。
说明,图片来自 *** ,侵删。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全诗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