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自古以来,我国便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大国。
这也就意味着,如何对这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是统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秦朝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
但由于统治时间过于短暂,各项规划还来不及实施就胎死腹中。
因而,其在城市的建设上也没有大作为。
而到了汉代,更多是吸取先秦的教训。
同时,其又基于自身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以优先保全都城,边防重点建设的防御思想,建立起了内外联动的城市防御共同体。
璀璨明珠般的郡县分布,汉代城市建设别有风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丧失,诸侯国为争夺土地、财富开启了连绵不休的战争模式。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诸侯国一方面不断刷新军队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则不遗余力地修建固若金汤的城池,试图打造牢不可破的城市防御体系。
通常认为,在冷兵器时代,城市要想做到基本的防御工作,不但要考虑高大的城墙,还要想到城门、城楼、马面等一系列的城垣设施。
在此基础上,再对士兵进行编排。
彼时,统治者必须要做好这些事情,否则就无法建立起规范的防御体系。
而在城市建设的 *** 之下,邯郸城、临淄城、纪南城等脱颖而出,成为众所周知的名城。
然而,过于耀眼的东西总是难免遭人嫉妒,继而产生想要毁坏的心理。
在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这些名城均被军队有意地破坏。
以至于这些城池残破不堪,无法再继续作为统治中心来使用。
而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尚未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来修复这些城池,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政权。
于是,这一重担便落在汉初统治者的肩上。
汉初统治者接任修复的任务,并不是为了传承古代,而是出于自身的政治考量。
众所周知,西汉立国之初,实行分封与郡县并存的国策。
随着诸侯国的势力不断被削弱,地方行政制度也由郡县两级制,逐渐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
那么,这些州、郡、县又是从何而来呢?
《汉书》记载道:刘邦曾于“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这里的“城”,即为“筑城”之意。
然而,根据当时官方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配置来看,在全国大肆筑城显然不可能。
既然筑城不可能,为何不在原有的旧城基础上做个修补工作呢?
毕竟,修复城池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要远远小于筑城所花费的。
因而在这里,汉初统治者口中“筑城”实则模糊了概念。
他们将修补春秋战国时期的旧城,也看作“筑城”工作。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两汉时期的城市建设,就是致力于做好修复工作。
根据史实记载和考古发现,除开都城长安是西汉初期所建造。
其他的大都城、中小城市一律是修补旧时城邑而来。
同时,汉朝统治者在修复工作上的不遗余力,几乎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即,郡县级以上的城市就有上千座,小城邑更是不计其数。
据统计,光是考古发现的汉代城邑遗址就有六百多处。
如,磁县讲武城、崇安城村古城等。
如此众多的城市星罗棋布地分布于广阔的国土上,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汉室的江山。
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
众星拱月般的汉代都城,保卫君权统治
两汉时期的政治中心均落于关中、关东地区。
这一带地区身处腹地,很难与少数民族产生直接、正面的接触。
他们更多受到的是来自王朝内部的冲击。
因而,汉代都城所采取的建设模式,是典型的“内城外郭”形式。
城郭作为重要的城市防御设施,强调的基本原则是:筑城保卫君主,造郭守护百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原则的内容不可混为一谈。
因为在特殊时刻,筑城与造郭之间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早在先秦时期,城郭本是作为抵御外敌的工具。
秦朝建立之后,高大的长城代替了城郭的这一作用。
因而,城郭也由强调对外防御转变为对内控制,并成为君权统治下法律与秩序的象征。
这一点在汉代表现得尤为突出。
要知道,汉初统治者亲眼目睹了农民起义的威力。
内心是极为惧怕这股力量的。
为了防止农民发动起义,汉代都城的建设着重强化城郭的御内作用。
一方面,汉初统治者用“城”与“郭”将君与民分隔开来。
其严禁民众擅自进入皇城之内,尽可能地减少不同阶级的社会流动。
由此凸显了“城”“郭”之间鲜明的等级差异,避免引发冲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都城所设置的中央军,也是直接受命于皇权,专职保卫皇室的安全。
总体而言,中央军的兵力不算特别充裕,但武艺本领强悍。
将士基本可以做到以一当十的地步。
此外,在粮草、武库方面,都城的建设也是极为完备。
根据《史记》记载,都城不但有专属于自己的京师粮仓,还接收着来自细柳仓的“救济”。
在武库方面,汉代都城也是极具优势。
一般来说,只有在设置铁官、工官的郡才能设置武库。
但由于都城的政治特殊性,武库的设置是必要的。
但不同边疆地区的武库,都城武库中的武器数量较少,只能用于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这也就意味着,汉代都城的建设不再是先秦时期的军事防御模式,而是凸显出维护皇权统治的政治防御功能。
那么,为了政治防御功能的正常运作,汉初统治者必须利用其他城市的力量来守卫都城。
陵邑的设置便是出于此目的。
所谓“陵邑”,指的就是大量人口迁徙至皇陵附近,进而形成的行政区域。
简单来说,陵邑就是一大批人出于保护陵寝等目的,聚集在皇室陵园周边所形成的小城市。
古代皇室的陵寝规模之大,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
根据《后汉书》记载:“秦置丽邑,因徙三万家丽邑。”
“丽邑”是秦始皇在骊山脚下设立奉养陵园的机构。
因而,这里的三万人还只是“丽邑”的工作人员,并非奉养陵园全部的居住人口。
汉代继承秦制,也在都城周边设立了多个陵邑。
如惠帝的安陵邑,文帝的霸陵邑。
同时,汉初统治者还专门迁徙了大批富豪大族前往陵邑。
其名义上,是看重他们与皇室深厚的血缘联系,实则是为了更好地监督、控制他们的走向。
军事防御为主的边疆地区,维稳边线秩序
地处边境最前线的边疆地区是汉代城市防御的重点地区。
毕竟,此地区常年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
一旦失控便能引发汉朝的统治危机。
为此,在边疆地区的城市建设上,汉代统治者莫不费尽心力。
一般来说,边疆城市的建设多以“回”字形为基本样式。
内外、大小两重相套,从外观建设上就表现出了一种对北部边敌的防御姿态。
如今地处呼和浩特的塔布陀罗海古城也是这般建设。
根据史料记载,大、小城内的设置并不完全一致。
大城内,主要居住的是少数平民和大量的士兵。
小城往往偏居在大城的某一角落,地址相当隐秘,内有幕府、武库、仓库等重大军事设施。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城就不存在任何的地理防护。
要知道,边疆地区的边城通常设在长城沿线的内侧。
而长城一带还会设置障城等极具干扰性的城池。
如此一来,整个边疆地区实则形成了数层军事防御。
长城首当其冲,障城次之,大城又次之。
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支援,在汉朝北境树立了一道巨大的防卫屏障,为抵抗匈奴侵犯、保卫边境安宁发挥了重大作用。
正所谓,战争未启,粮草先行。
为了防止游牧民族偷盗粮草,汉朝在边疆地区往往不设粮仓,而是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让士兵们就地耕作。
因而,士兵们既要忙于平日的军事操练,也要下地干农活,辛勤劳作。
不得不说,晁错这一做法相当地妙。
此举不但解决大部分的边防军粮,有力地支持西北前线的作战;
还开拓农业发展的版图,保证朝廷对边疆地区的稳定统治。
否则,在不设粮仓的情况下,仅依赖朝廷的运输,军粮远远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更别提行军打仗了。
简言之,边疆地区的城市建设根本上是为了建立起有效、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政治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结语
总的来说,汉朝在城市建设方面,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政治智慧。
在备受外敌侵犯的边疆地区,汉朝以军事力量打压为主,强化自身军事防御的能力。
在政权的中心都城,却以内防为要旨,设置诸陵邑,优先维护都城的安危,进而实现了都城与地方城市之间的联动。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古代城防是如何布局的 古代城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