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候,
家中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那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黑白屏幕上的一休哥、阿童木、蓝精灵、樱桃小丸子、变形金刚、大力水手
都是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独家记忆。
可常在看得尽兴时,
偶尔遭遇电压不稳定。
电视屏幕就反复跳跃着条状波纹,
这是极其让人懊恼的。
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
时间冲淡了脑中的剧目形象,
而年少时关于条状波纹的记忆,
却成了我对“频闪”的最初理解。
自去年“315消费者 *** 公益晚会”
央视曝光了LED灯频闪的问题后
一石激起千层浪,频闪从幕后走向台前
成为了人们关注视觉健康的一大焦点
什么是“频闪”
照明频闪是指在交流电或脉冲直流电的驱动下,光源发出的光随着时间呈现出一定频率、周期的变化,其实质是光通量和照度的波动。
频闪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变化频率在100Hz以下的,此时的频闪可以被人眼捕捉另一种是变化频率在100Hz以上的,这种频闪不会被人看到,但实际上已经对人体造成了伤害。
“频闪”有哪些危害?
目前已有相关的生物学及医学研究表明,频闪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造成伤害,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引发脑细胞损伤
研究者通过观察脑电图发现,即使环境中光的频闪已快到让人无法察觉,生物体的视网膜仍然可以分辨出频率为100-160Hz,甚至高达200Hz的光并做出反应。在以猫为代表的动物实验中,100-120Hz的光已经引起了其脑部细胞灼伤,灼伤细胞属外侧膝状体组织,而该组织起到控制眼球的作用。
2、影响阅读及视力
台灯的频闪效应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眼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荧光灯和CRT显示屏的亮度频闪,会影响人在阅读文字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在长期慢性积累的过程中,会导致视力逐步下降。
3、可诱发头痛、偏头痛等病症
实验发现,频率为100Hz的荧光灯频闪,可能引起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头痛发病率倍增,许多偏头疼患者对光线尤为敏感,尤其是眩光和带闪烁的明亮光源能诱发偏头痛,并且低频闪烁比高频闪烁更严重。
4、降低工作效率和引发事故
在轻工、食品、印刷、电子、纺织等行业,普遍采用直管型日光灯的流水线上,频闪会引起工人视觉疲劳,造成定位困难,生产效率低下;在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光源频闪频率成倍数关系时,人眼会产生静止、倒转、运动速度缓慢等三种状态周期性重复的错误视觉,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市面上所谓的“护眼灯”真的没有频闪吗?
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都用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所以台灯每秒钟会出现100次的一明一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频闪”。而“护眼灯”是将每秒100次的频闪提高到3—5万次,人眼好像没感觉到,但同样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所以,市面上的护眼灯所宣传的没有频闪,实际上只是单纯的高频闪,并没有消除频闪现象,它会导致瞳孔括约肌不停地张合,以至于眼球劳损、变形,最终引发近视。
因为护眼灯中有一个变频器,把这个频率调高了之后,闪动的次数也就增加了。也就是说,护眼灯通过提高它闪动的频率,让眼睛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好像是一束连续的光,从而保护眼睛。当我们的眼睛感觉到一个连续的光的时候,就起到了保护视力的作用。
小妙招:教你判断灯光有无频闪
取出手机,打开相机拍照功能,对准灯体光源,若手机屏幕存在波动的条纹,则说明灯具存在严重频闪问题。当然如果手机屏幕上没有出现条纹,也并不能说明没有频闪问题。毕竟这种 *** 过于简单粗暴,只能反映出一小部分问题。要定量评估频闪问题,需要更为专业的测量设备。
健康人居专家表示,随着现代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健康照明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开始越来越普遍地使用采用恒定直流供电芯片的LED照明灯具,从理论上实现了无频闪的恒定照明需求。但事实上,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竞争激烈而无序,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劣的灯具,频闪问题依然威胁着人们的视觉健康。
奇信铭筑将健康人居的理念融入光环境的营造,从照度、色温、频闪等各个方面综合考量,并根据不同空间环境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健康照明。
频闪和蓝光哪个伤害大 频闪越高伤害越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