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曲度变直……骨头问题让不少老年人放不下心,感觉“总是治不好”。这3种“骨头问题”不用太过担心!
这3种“骨头问题”
不用太过担心
1.骨质增生——单纯增生,身体的自然现象
骨质增生是不少老人体检报告单上的“老朋友”,听说需要治疗,不然会进一步引起膝关节痛、腰痛、颈痛。
真相:骨质增生是每个人生命进程中逐步发生的自然现象,只有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或者对周围软组织产生 *** 的时候,才会产生疼痛。
没有症状重在养护。有骨质增生代表着这一个部位的使用已经超负荷,在未来的生活中要注重养护,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无需做治疗处理。
出现症状及早就医。如果骨质增生同时伴随着局部疼痛,更好尽快到专科就诊。
2.椎间盘突出——一字之差,应对 *** 不同
椎间盘突出是困扰老人的又一常见情况。
真相:“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突出症”一字之差,调治 *** 并不同。
椎间盘突出以养护为主。只要突出尚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引起不适,此时不必采取治疗措施,而是要采取养护措施,比如少低头、少弯腰、注意好防寒保暖等。
椎间盘突出症需治养结合。如果在椎间盘突出的基础上,还有腰腿不舒服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由专科医生治疗,切勿轻信偏方,以免适得其反。日常生活中同样要做好养护措施,避免再次诱发或加重病症。
3.颈椎变直——不可怕,坚持日常养护
做完颈椎 X线片检查,发现“生理曲度变直”,又成了一块压在心上的大石头。“脖子已经没有曲度,很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成更严重的颈椎病就来不及了”……于是尝试许多 *** 锻炼颈椎,可能还加重了不适。
真相:单纯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并不是病,而是颈椎在长时间的不良应力下产生的一种状态,没有那么可怕。
没有不适日常养护。避免腰部悬空、倚靠椅子、腰枕支撑等错误姿势;一年四季都需注意颈部防寒保暖;结合自身情况练习健体八段功等功法;根据颈椎状态量身配枕。
出现疼痛及时检查。如果出现明显的颈痛、手臂痛等症状,建议在做好日常养护的基础上,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这些运动对颈椎真的好吗?
3.吊单杠对颈椎好?
牵引腰椎改善疼痛:吊单杠时,脖子的状态与站立时相差不大,因此并不能起到锻炼和保健的作用。相比而言,吊单杠的动作能拉伸胸腰部肌肉以及胸椎、腰椎,减少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症状,改善疼痛。
要求协调容易受伤:吊单杠锻炼对于肩关节、腕部、手部的力量,以及筋骨平衡性、协调性的要求高,稍有不慎容易损伤肩部肌肉和韧带,诱发腕管综合症、弹响指、手指关节炎等病症,要谨慎选择。
骨密度别低于“安全范围”
人体骨量并非一成不变,通常要经历3个时期,即增长期、平稳期和下降期。
增长期在20岁左右结束,此时人体骨量和骨密度达到更高值,获得峰值骨量和骨密度。
峰值骨量将维持数十年,女性在围绝经期开始下降,绝经后5~10年出现一个骨量快速减少期,随后持续下降;男性没有骨量的快速下降期,但在40岁后出现相对缓慢的骨量下降。
骨密度仪会根据测出的骨密度数据,自动算出T值和Z值。Z值主要应用于儿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可反映出成人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T值进行诊断。
正常骨量:骨密度在-1.0SD以内(T值≥-1.0);
骨量减少: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量峰值-1~-2.5SD(-1.0>T值>-2.5);
骨质疏松: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量峰值-2.5SD(T值<-2.5)。
判断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风险,可参照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提出的《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自测:
1.绝经后女性,特别是在45岁前绝经的女性;
2.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3.有轻摔后骨折史者;
4.比较消瘦(体重指数低于19公斤/米的平方)者;
5.正在吸烟或过量饮酒者;
6.近期卧床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者;
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或未食用乳制品者;
8.曾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的类固醇激素(比如 *** 等)者;
9.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等疾病者;
10.父母中有驼背、曾在轻摔后骨折或被诊断为骨质疏松者。
上述10项内容中,只要符合其中1项,即提示有患骨质疏松风险,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
健康时报图 毛圆圆摄
护好骨头,应该怎么做?
4.戒酒
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如果保护不当,骨关节也易出问题。临床显示,酗酒已成为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
编辑 /孙超慧
资料/健康时报 互联网辟谣平台 生命时报
保持骨头健康的4个 *** 骨头健康的十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