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系统账务核对优势

网络整理 资讯
平行记账三个条件 用信息化优势消除账务数据差异

新 *** 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基层单位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难点和问题,使得所形成的账务数据与单位实际存量资产、债权债务等各类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和相关报表编制质量。 账务数据存在的差异 一是账务数据与资产数据的差异。资产账实不符是基层单位长期存在的问题,部分单位资产由于单位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追溯等原因,存在一边执行新 *** 会计制度、一边解决遗留问题的现象,使得新旧制度衔接时资产、债权、债务底数不清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账务与资产实际情况长期存在数据差异,账务数据难以真实反映单位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真实情况,无法为权责发生制 *** 部门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家底打牢基础。 二是账务数据与报表数据的差异。 *** 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参差不齐,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新旧转换等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高低不等。体现在部门决算中,部分单位只以财政预算收支数据编制部门决算,存在账务预算会计数据与部门决算数据脱节,决算数据与单位人事、业务数据脱节,与单位实际情况脱节现象;体现在资产年报中,部分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数据、账务数据、库存资产数据三者之间数据不符,存在资产年报脱离实际,只与账务核对数据,甚至人为调节资产年报资产负债表期初数、资产卡片等相关数据以求软件审核过关的现象;体现在即将编制的 *** 部门财务报告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 综合财务报告涉及面广,信息含量大,涉及专业知识强,操作难度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编制财务报告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目前部分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仍不规范,资产账实不符,往来款项、收入及费用抵销不全面,会计人员思维模式不能及时转换到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对基础数据报表间应当抵销、调整、合并事项的遗漏或错误处理,形成账表数据差异,直接影响 *** 部门财务报告的完整和准确性。 三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数据差异。在新 *** 会计制度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记账原则不同,平行记账所产生的差异项最终在“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调节表”进行核对。从目前基层单位使用的记账软件看,有的设置了差异项登记功能,有的未设置差异项登记,仅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经验完成差异调节。限于目前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权责发生制理念运用不熟练的现状,必然造成差异项登记的不准确,无法保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相互衔接和适当分离。 从三方面解决差异 首先,相关部门应从实务操作层面出发,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强化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的同时,逐步对历史遗留资产问题建立有效法制化管理手段,对遗留问题应实行台账逐笔核实销号机制,以改善账实不符情况,向“如实反映家底”转变,确保资产损失通过真实账务数据如实反映,通过报表公开接受外界监督。 其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通力协作,通过创新实现财务管理与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消除信息孤岛,形成业务财务上下贯通、相互牵制,从账务到各种报表自动生成、 *** 化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工作模式。在满足新 *** 会计制度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差异化自动登记、相互衔接和适当分离的同时,也要实现账务与各种报表之间数据的智能化生成和自动核对校验机制,更大程度用机器代替人工劳动,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精确、有效,更加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使财务管理参与业务活动和预测、决策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应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现有财务人员素质,使财务人员通过持续学习,积极转型成为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轨”核算的要求。同时,也应创造机会,利用专业技术力量带动财务人员积极进行管理会计应用相关实践活动,使财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会计经验,切实提高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单位决策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及策略。

账务处理信息化方案 系统账务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