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宁夏惊现隋代夫妻合葬墓 西晋墓出土全过程

网络整理 资讯
金片照是什么 宁夏04年出土隋朝夫妻墓,尸骨手牵手同穴安葬,是浪漫还是意外?

丝路驼 *** 声,商队犹如画笔,在宁夏的固原地区,写满了隋唐风华。

固原乃古代的军事重镇和贸易集散点,有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多个民族、多个人种、多个派别……各国文化交相辉映。

宁夏惊现隋代夫妻合葬墓 西晋墓出土全过程

举例来说,2004年的时候,固原出土了一座奇怪的夫妻合葬墓,夫妻俩手牵着手,似乎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恋。

虽然手牵着手引人遐想,但这明显不符合传统葬俗,再有就是夫妻同时去世的可能性极小。

墓葬当中,出土了多件奇怪的金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丝绸之路沟通欧亚,以华夏文明为主导的文化大融合。

一,奇特金器,迷雾重重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2004年说起,因为要修建福州到银川的高速公路,所以工程队开始了紧张的施工,处处热火朝天。

而宁夏固原的九龙山,恰恰位于高速公路的施工标段,各种重型机械轰鸣,引擎声震耳欲聋,工人劈山过河卸岭开道。

可突然有挖掘机,挖出大量的黑色木头,当即上报领导,说是挖到了古代的棺材,极有可能是古墓。

领导上报到文物部门,当地的考古专家,紧急赶往九龙山施工现场。

之一步的工作,自然是按部就班的古墓勘探,专家怀疑脚下埋着一大片墓葬群。

再有就是,按照古人的风水学来说,九龙山乃是风水宝地,可能有高等级的古代墓葬。

初步的勘探结果是,在长约两百多米、宽约六百至七百米的范围内,有将近五十多座古墓,其中四十多座汉朝墓葬,五六座隋朝墓葬。

当然了这仅仅是初步的勘探,至于具体的年代,还要等发掘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鉴定。

为了配合高速公路的施工,所以考古队开始了忙碌了起来,考虑到隋朝的墓葬存世极少,再加上汉墓规模太大,所以首先发掘的便是隋朝墓葬。

等后续更加专家的考古队来了之后,再去发掘九龙山的汉墓。

经过讨论,更先发掘的是M33号墓,虽然说是规模很小的土洞墓,大致相当于一个窑洞。但这座小墓,却带给考古队诸多惊喜……

考古队经过五六天的清理,刷子缓缓扫过墓主人的头部时,一点金光乍现,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队员急忙打 *** 联络上级,兴奋地说:“挖到了黄色的文物!”

宁夏宁夏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陈伟,开车直奔现场,他猜测队员极有可能是挖到了黄金 *** 的陪葬品。

陈伟赶到一看,只见那墓主人的头骨上,套着一个黄色的器物,薄薄的犹如金纸一般,猜测是女性头部的黄金首饰,可能是金簪挂着的装饰。

随着清理的深入,这件金器覆盖了墓主人的大半个头部,这让在场的考古专家大感震撼,因为以前从未出土过如此奇特的器物。再有就是排除了金簪的猜测,也排除了墓主人是女性的猜测。

这让人之一时间就想起了商路,所以推断那金器,可能是外国的首饰卖到了中国这边。

但转念一想也不对,如果说是通过商路卖到中国的首饰,墓主人也只会活着的时候穿戴,去世的时候肯定不会戴到头上,这不符合当地的葬俗。

难道说,墓主人是个外国人吗?

真正挖出来金器之后,才知道是个金色的王冠,当地并没有带王冠下葬的传统。

再有就是,墓主人身份如果是王公贵族,不可能葬在小小的墓穴当中。

而且金冠是沿着脸颊往下延伸,从器物的造型来说,不像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元素。

金冠是整个套在墓主人的额头,刷子清理到墓主人下巴的时候,又出现了黄金 *** 的金属条,包裹住墓主人的下颚骨。

考古专家疑惑不解,打 *** 询问国内的各领域学者,都说没有见过这么奇特的文物。

国内考古界,也从未出土过类似的文物,不像是中国本土的器物。

陈伟翻开了当地的史料,可查了许久也没有查到相关记载。而墓主人下巴上的金器,暂时取名为下颌托。

专家起初猜测的是,墓主人之所以带着此物,可能是为了防止尸体变形,所以才托住下巴。

既然墓主人以黄金陪葬,由此可见M33号墓的墓主人,绝非泛泛之辈,墓穴当中可能有大量珍贵的陪葬品,专家想到这里,内心很兴奋。

在研究两件金器的时候,考古专家发现上面带着两个小孔,也就是说两件金器,大概率是连接到一起的,下巴的金器,和头上的金冠,通过绳子相连。

只不过绳子在漫长的岁月当中逐渐腐朽,所以乍一看还以为是两件金器。

专家去问考古队的队员,在发掘这座古墓的时候,有没有在墓壁上,看到墓志铭?是否有遗漏的部分?

队员都摇头,回应说没有看到墓志铭,墓壁上都是五花土,大家清理这座古墓的时候很认真,注意到了每一寸的墓土。

对于M33号墓的考古工作继续进行,在清理到墓室的位置时,也就是清理到墓主人腰部的时候,再次出土了金光闪闪的器物。

随着刷子扫过墓土,一条长长的金片儿,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因为位于墓主人的腰部,所以初步判断是金腰带。

紧接着又清理出金带扣,四个角又有四个对穿的孔,以及最重要的金铆钉,由此可见这属于是将金腰带钉在了兽皮腰带上。

这条腰带是有实用价值的,并非纯粹的墓地陪葬品,因为年代久远岁月沧桑,所以兽皮尘归尘土归土,只剩下外面的黄金。

不难想象的是,墓主人头戴金冠,系着金腰带,出门的时候浑身金光闪闪,身边也大概率有侍卫保护。

从器物来看,并不是女性首饰,再加上骨骼提供的证据,由此可见墓主人并不是女人,而是一名男子。既然穿戴黄金,可能是社会地位很高的隋唐门阀贵族。

紧接着,在金腰带的旁边,又出土了一枚罗马时期的金币。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宁夏,挖出了一枚西方货币。

中国出土过很多枚罗马金币,证明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各国商队来往频繁。

但让人疑惑的是,以往每次出土罗马金币的地方,都是高等级的王公贵族墓,可眼前的这枚罗马金币,却出土在一座土洞墓当中,也并不符合正常的丧葬习俗。

从金币的图案来看,乃是身穿铠甲的查士丁尼一世。

专家经过仔细鉴定,这枚罗马的金币,乃是一枚仿制的金币,也就是说并非真正的罗马金币。

再有就是,这枚仿的罗马金币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孔洞,正常来说打了孔的金币,是无法进行交易的。

由此可以断定,这枚金币是故意打孔穿绳,被墓主人拿来挂在腰部的,拿来当做一种装饰品,以此来彰显墓主人高贵的身份。

犹如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玉佩一样,乃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属。

从几件金器来看,墓主人下葬的时候,浑身上下都金光闪闪,透着一股奢靡。

当考古队往右边清理的时候,又清理出一颗女性头骨,也就是说这个墓穴当中,埋葬着两个人。

随着女性墓主人的尸骨出土,可以看出两具尸骨肩膀一样高,属于是葬在同一位置的夫妻合葬墓。

最让人惊叹的地方,则是两具尸骨的手部关节,是重合到一起的,给人的感觉像是手牵着手一般。

如果真是同时下葬,夫妻俩直到去世,也是牵手奔赴黄泉,真就是浪漫到生命的尽头。

可有一个逻辑漏洞,那就是夫妻俩的死亡时间,大概率是错开的,而同时去世的可能性很小。

M33号墓的夫妻,既然去世之后手牵着手,而且同时死亡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排除了浪漫至死的传闻。

问题是,墓主人的尸骨,为何会如此奇特的“手牵手”呢?

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古人对于丧葬是极其重视的,不会在一个人去世很多年之后,再打开棺材放入另外一个人,所以手牵手的可能性完全排除。

丧葬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并不会有多少浪漫爱恋的想法,按照葬俗来说,动坟墓开棺材,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气运。

而这座夫妻合葬墓的两个墓主人,之所以会手牵着手,更大的可能性,是古时候可能发生过一场地震,所以尸骨的位置会挪动,造成了一种“手牵着手”的巧合。

整个夫妻合葬墓发掘完之后,除了男性墓主人身上的金器之外,只有一个陶盆一个陶罐,倘若墓主人真是贵族,这墓地可真够“寒酸”的,也就是说排除了皇家贵族的可能性。

二,丝路繁荣,文化大融合

既然墓主人的身份肯定很特殊,背后肯定隐藏着大量的历史谜团。

从金冠的图案来说,月亮抱着圆圆的太阳,周围是对称的飞鸟图案,必然是中亚地区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外来文化。

实验室的专家鉴定了墓主人的尸骨,确认墓主人是粟特人,也就是说是外国人,跟安禄山是同族。

再有就是王冠上的一个个小点,乃是中亚的独有纹饰,名叫联珠纹。

万万没想到,在沟壑纵横的九龙山,埋葬着一对白人夫妻,而且俩人极有可能是神职人员,金器也是祭祀的时候使用。

如果说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而固原则是经贸繁荣的货物交易地。

而在隋朝和唐朝初期,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男性年满二十,就要沿着丝路外出经商,久而久之,他们便融入了中国,在各地安家落户。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粟特人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而东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他们逐渐转为全民经商,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

唐朝民间有一种说法,只要是有商业利润的地方,就有粟特人的足迹。

粟特人进入中国的时候,自然也把粟特人的文化带到了中国,恰恰唐朝又是一个包容又开放的时代。

举例来说,北方的社火和火摊,可能就来自于粟特人,大概意思就是崇拜光明,所以崇拜火焰。尤其是陕西地区,社火成了节日。

粟特人对光明的崇拜,是受古代伊朗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条商路贯穿了多个文明。

而在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唐朝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或者说占据了贸易的主导地位,自然也影响了外国的商人。

丝路悠悠,粟特人长期穿行在丝绸之路,从东汉一直到宋代。

他们在敦煌和武威,建立了粟特人的聚落,类似于咱们今天的外国商会。

粟特人站在了欧亚丝路文明的“十字路口”,他们最主要的活动是商业活动,他们会根据社会风气,拥抱不同的文化,例如念佛、研究阴阳、甚至是拿起十字架。

商人为了盈利,必然会学习当地的传统,然后融合他们自身的文化,这是文明的一种趋势。

而粟特人影响了中国和中亚,随着时代的大潮涌动,却被历史的尘埃掩盖。直到二战结束之后,中亚才出土了大量“拜火”的遗址,以及众多带有“光明元素”的墓葬。

通过中国不同时期的粟特人墓葬,结合不同时期的史料来看,粟特人的文化起初带有浓重的伊朗色彩,而他们沿着丝路,把古伊朗的文化元素,传入到中国。

他们的丧葬习俗,也因为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所以逐渐改变,说白了就是入乡随俗。

粟特人的尸骨,起初使用的是是天葬,到了中亚又流行火葬,装入到专门 *** 的陶罐当中,称之为纳骨瓮。

例如西安出土的安伽墓,便雕刻着众人祭拜火盆的场景,墓志铭清楚写着,墓主人是粟特人。安伽墓修有五个天井和五个过洞,属于是一座大型墓葬。

而西安出土的康业墓,墓葬已经演化成土洞墓,墓主人尸骨保存完好,嘴里喊着罗马的金币。

总之,粟特人文化是多样性的,会根据社会潮流而改变。

固原乃是丝绸之路的军事商业重镇,地下埋藏着数不清的丝路历史,所以这里才会出土隋唐时期的粟特人墓葬。

商人追求的是贸易,而贸易就需要货币,所以粟特人特别爱黄金和白银,因此会用金银打造各种器物,以便于长途跋涉的时候携带。

所以在粟特人的墓葬当中,出土过很多金戒指和金冠饰,以及金腰带。

例如粟特人的史道德墓,就出土过一套金覆面,看似是黄金打造成的丧葬器皿,金片缝制在丝绸口罩上,背后的文化元素,则是融合了中亚、东亚、乃至于儒释道……等等多种文化元素。

就拿前文说起过的联珠纹,属于是中亚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

可联珠纹实际上是起源于中国,而中国这边随着金器 *** 工艺的提升,所以不再使用此类纹饰,而中亚地区则保留了这类纹饰。

当九龙山出土粟特人的墓葬,专家通过金器的联珠纹,确认是外国人的头饰。

由此可见,丝绸之路让文明和文明之间水 *** 融,也证明了华夏文明包罗万象。

固原地区,出土过很多外国货币,例如大量的波斯银币,以及四十枚罗马金币。

通过金币上的小孔,再次印证了外国商人,起初是通过金币交易,因为中国人在交易当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所以金币逐渐被淘汰,成为外国商人身上挂着的饰品。

说白了就是,出口的货物不用金币,所以金币就失去了交易的价值。

在通过饰品挂在腰部便可看出,外国商人之所以这样做,是模仿中国社会上层人士的玉佩,通过金币来彰显身份。

九龙山墓地,经过发掘之后,确认有四座粟特人的墓葬,每一座墓葬的墓主人,尸骨都保存完好。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粟特人,因为受华夏文化的影响,所以放弃了火葬的传统,墓主人全尸埋葬在了土洞墓当中。

虽然没有火葬,但也保留了粟特人的部分传统,例如没有棺木,也没有奢华的陪葬品,只有墓主人生前佩戴的器物。(身份高贵的粟特人,会有石棺和石床)

就拿M33号墓来说,金冠饰带有明显的伊朗拜火特征,月亮抱着太阳,结合下颌托覆盖了半张脸,再采用联珠纹去填补空白的地方。

而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在金箔上雕刻纹饰,所以断定M33号墓出土的金器,乃是从中亚流传而来。

参考美国收藏的阿富汗萨珊国王头像的金冠,跟M33号墓的金冠高度相似,有太阳、月亮、鸟神。

所以专家将其称之为“日月冠”乃是粟特人祭祀的时候,所采用的一种头冠。

粟特人被称之为“东方的犹太人”,他们之所以在消失在了西北的历史长河,参考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的遭遇。 

江苏出土西汉墓完整版 西晋墓出土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