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明】仇英画 文徵明书《孔子圣迹图之为乘田吏图》
广爱篇
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曾与子路和颜渊有过一段对话。孔子询问两位弟子的志向,子路回答说:我愿和友人们分享我的车马衣服,就算用旧了用坏了也绝不可惜。颜渊回答说:我不愿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善举,也不向他人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好奇地问孔子:那您的志向是什么呢?他们的老师回答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是老人们能安度晚年,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1]。如果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分成这三类人:老人、友人、年轻人。
其中,老人和年轻人各分两种:自己的长辈和别人的长辈;自己的晚辈和别人的晚辈。友人的类型比较多,有亲密的,有比较生疏的,有开始亲密然后生疏的,也有恩人和怨敌。自己的长辈和晚辈,纵然身处一户人家,也有亲疏尊卑的差别。而对于别人家的长辈和晚辈,同样会怀有恩仇远近等情感上的差异。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各种各样微妙复杂的差别。
学者可以先从自己的长辈开始发愿,这样比较容易出自真情实感,愿自己能令长辈们得安乐,在饮食起居上安顿好他们,令他们如愿适意。学者一开始修习的时候,可以从父母这种最亲爱的人开始,以他们为所缘境,如果期间分了心,就赶紧收摄回来,清楚地去观想自己年迈的亲人们安稳悦意的样子,然后推及他人的长辈,乃至于自己的仇冤和那些与己无关的人,比如生活在蛮荒边远地区的陌生人,希望他们都得平安喜悦。对朋友和晚辈也如是观想。禅家把这种观想称为慈心观,又称为四无量心,功德更大。
所谓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一开始,要以慈悲心忆念众生,对于老者愿赠他以安乐,对于朋友愿交之以诚信,对于年轻人愿付诸以关怀,这样的心念相续不断,道心坚固。于是在定心中,见到自己亲爱的人们言笑晏晏,身心愉悦安详,他们欢乐的模样在观想中了了分明。此后再观想外人得到快乐,乃至与自己结过仇怨的人都得到了快乐。在定心中,先见一人,再到十人,乃至千人万人,以及普天率土的众生全部都能感受欢乐。学者在禅定之中,见到人们幸福安乐,自己内心的禅定也逐渐加深,湛然澄澈,无所动摇,这称为慈无量心。
世间人一旦与人不和,便生起瞋心,将事情和情绪在心中反复思量体会,执着不放,嗔心逐渐增长,长住心中,成为恚恨。恚恨慢慢堆积,便想要伤害对方以泄心头之愤,恨意于是又加固变成了长久的憎怨烦恼,所有的道德败坏皆源于此。唯有慈心能够断除嗔、恨、恼这三种惑业,因此可知慈心功德无量。
释氏讲的慈悲共有三种: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2]。学者的修养行持不只为利益某一两个人,而是利益世间无数无边的人,此即为众生缘慈。对老者,不仅仅考虑安顿好他们的衣食住行,让他们过好日子,还能够安顿抚慰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天性本源的真实之乐,对朋友和年轻人也是如此,这称为法缘慈。而无缘慈,唯独圣人才能做到。圣人既不执着有为,也不住于无为。对上了年纪的人,圣人愿其得安顿,对朋友,愿彼此之间知心和信任,对年轻人,愿他们得到关怀和照顾,而自己却不知道谁得了所谓的安顿,谁得了所谓的信任,也不知道是谁得了所谓的关怀。这就是“无缘慈力赴群机”[3]的意思。学者在慈心定中,会不可遏制的盼望着众生皆得愿遂。如果看到众生遭受辛劳痛苦,会油然而生悲悯之情,当即发愿拔救众苦。学者可先选取一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观想其受苦之情态,将心系缘其上,自然会生出无尽的慈悲。再将此心扩大到缘系天下人,见众生都在受苦,心中悲不自胜,禁不住想要尽全力地帮助他们,由此悲心逐渐深沉广大,湛然不动,这就是悲无量心。
学者在这种悲心定中,哀悯众生,渴望为他们去除痛苦,给予他们快乐。此时深刻的思惟观察:众生虽然遭受诸般痛苦煎熬,但这些痛苦恼害都虚妄不实,本来就并没有什么罪福障碍需要消除。于是教授他们万法本来清净的道理,令他们获得涅槃常乐。这样来摄心入定,便见众生皆得圆满喜悦。此法也是先从亲人开始逐渐扩展到天下人,见他们得幸福安宁,自己也喜不自禁,这就是喜无量心。
学者从喜心定中,念慈无量心,愿给予众生欢乐;念悲无量心,愿拔除众生的痛苦;念喜无量心,愿众生皆得欢乐。如果认为是“我”利益了他人,对此念念不忘,便不是殊胜之行。比如慈父帮助亲生儿子解决他面临的难题,并不会去寻求儿子对自己的感念,这才是真正的亲爱。思惟众生所得的欢乐各有其因缘,“我”并不是他们快乐独一无二的给予者,如果说是“我”能令他们快乐,那就是骄矜夸耀的傲慢心。再思惟慈心以及给予众生的欢乐,本性皆空,至于众生,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快乐,如果将慈心和给予快乐执着为实有,即成颠倒想。另外,如果在念及受苦的众生时生出了纤毫的悲忧或欣喜,即成障碍,难以得到解脱。学者如今想要学习清净善法,就不应该执着意必固我四法[4],舍弃这些执念,发清净心,毫无爱憎分别。学者可以照旧先选取自己亲爱之人,观想其人也得了定力,模样安详,无苦无乐,观想这一相状,在心中了了分明,乃至十世五道[5]皆是如此,这就是舍无量心。
(全文完)
图:【明】仇英画 文徵明书《孔子圣迹图之昭公赐鲤图》
注释:
[1] 《 *** 》原文只引用了孔子的话。颜渊的回答与本段也是有意义的,为了方便全文理解,便将注释的内容直接加入正文段落中了。
[2] 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即是月称论师《入中论》里的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大悲心既是修行的因也是修行的果。生缘悲,法缘悲,无缘悲是以大悲心的对象差别来区分的。据《入中论》所言,生缘悲是缘有情众生的悲心,有情众生执着实有的我和我所,以此为根源起惑造业,自此被业因果的齿轮带动,无丝毫自由,身处火宅却不以为惧不以为苦,菩萨缘此生起拔苦的悲心,即是生缘悲。具有智慧的菩萨见众生的生命过程如水中月影摇动,无片刻安宁自在,无常变动,众苦相续,菩萨缘此生起法缘悲。进而菩萨了知众生并无真实的自我存在,没有自性,因缘聚散,一如梦幻。众生虽无真实的自我存在,但却仍旧在梦中体验迷乱苦恼,生死疲劳。菩萨了知一切法为空性为幻妄,故无所缘而兴悲,利益无量有情,即为无缘大悲。
[3] 无缘慈力赴群机:出自印度那烂陀寺戒贤论师《祈祷观音文》:“闻性空持妙无比,思修顿入三摩地。无缘慈力赴群机,明月影临千涧水”。“无缘慈力赴群机”意思是:从悲空不二的实相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慈悲,自然天真,随物而应,随机而生,应变无穷。全偈大意:菩萨所传之法微妙无比,反闻自性,了知空义,得无上道;思惟修持此法门可以顿入三摩地中。菩萨以无缘大悲之力,现千万亿化身应机教导众生,就如同夜空中只有一轮皎皎明月,却能映现在千万泓涧水之中。如“月印万川,心珠独朗”。
[4] 意必固我: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一生断除了四种弊病:意、必、固、我。“勿意”的意思是指一切举措从现实实际出发,避免主观臆断、凭空猜测。“勿必”的意思是指不作绝对的肯定。事无绝对,善恶相伏。“勿固”的意思是心灵潇洒通达,不拘泥不固执。“勿我”的意思是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唯我独是。不会自叹己善,而显见他恶。
[5] 十世五道:十世也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三世中每一世又各有三世,成九世,九世容融成一世,共十世。也称为十种三世: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在世说未来世;九、现在世说平等;十、现在说三世即一念,以上九世法即是一念,为第十世。见华严经。五道:有情众生往来之所: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
图:国家图书馆 *** 国版《 *** 要诀广爱篇》部分(佛学书局,1934年)
本段原文:
《 *** 要诀》(明)袁了凡 (《袁了凡 *** 要诀》【明】袁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孔子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尽世间只有此三种人,就此三种人中,老者有二,吾之老,人之老,朋友有亲者,有疏者,有始亲、而终疏者,有恩与仇者,少者亦有二,吾之少,人之少,吾之老少,虽有同室,亦有等杀,人之老少,便包恩仇远近,种种不齐矣。先从吾之老者,发愿贻之以安,饮食起居,悉令得所,学者初修时,取最所亲爱,若父母之类,一心缘之,倘有异念,摄之令还,使心想分明,见吾亲人老者受安之相,然后及于人之老者,乃至怨仇蛮貊,无不愿其安乐。朋友少者,亦皆如是,禅家谓之慈心观,又谓之四无量心,功德更大。
四无量者,慈悲喜舍也。初时慈念众人,老者愿贻之以安,朋友愿贻之以信,少者愿贻之以怀,心心相续,道力坚固,即于定心中,见所亲爱人受快乐之相,身心悦豫,颜色和适,了了分明,见亲人得乐已,次见外人,乃至怨人,亦复如是,于定心中,见一人次见十人,乃千人万人,及普天率土之人,悉皆受乐,学者于定中,见外人受乐,而内定转深,湛然无动,此名慈无量也。世人与众不和,初生为瞋,瞋渐增长,思量执着,住在心中,名为恨,此恨既积,欲损于他。名为恼,败德损德,皆源于此,惟一慈心,能除瞋恨恼三事,以是知慈心功德无量也。又释氏之慈,有三等,众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也,不利益一人,而求利益无数无边之人。是为众生缘慈,老者不独思安其身,而兼思安其心,使之得受性真之乐,朋友少者皆然。此为法缘慈,若无缘慈,惟圣人有之。盖圣人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老则愿安,友则愿信,少则愿怀,而吾亦不知其安,不知其信,不知其怀,所谓无缘慈力赴群机也。学者于慈定中,常念欲遂众生诸愿,见众生受诸劳苦,心生怜愍,即发愿救拔,先取一亲爱人受苦之相,系心缘之,慈悲无极,乃至一方四天下之人,皆见其受苦,而思济拔,悲心转深,湛然不动是名悲无量也。学者入悲定中,怜愍众生,除苦与乐,尔时深观众生,虽受苦恼,虚妄不实,本无消除,授以清净妙法,令获涅槃常乐,摄心入定,即见众生皆得受喜。亦初从亲人,次遍天下,此名喜无量也。学者从喜定中,思念慈与众生乐,悲欲拔苦,喜令欢喜,而计我能利益,不忘前事,即非胜行。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乃曰真亲,又念众生得乐,各有因缘,不独由我,若言我能与乐,则非不矜不伐之心,又念慈心与乐,俱是空怀,在彼众生,实不得乐,若以为实,即是颠倒。又念众生受苦,若有纤毫忧喜之生,即属障碍,难得解脱。我今欲清净善法,不应着意必固我之法,今当舍此执恋,即发净心,毫无憎爱,先取所亲之人,见其亦得定力,受不苦不乐之相,了了分明,乃至十世五道,莫不皆尔,是为舍无量也。
袁了凡 *** 要诀原文 袁了凡修真 *** 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