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五德是“仁义礼智信”,信是其中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最早对这句话有很深的印象是在读到《西游记》时,孙悟空刚刚从石头里蹦出来时,在众猴许诺“谁能跃进水帘洞,再出来,就奉他为王”的情况下,他成功做到了,看到众猴似乎把许诺给忘了一样,提醒众猴说了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时我读到的之一感觉就是,人如果不遵守承诺,那还不如一个猴子呢?不如一个畜生呢?这是一句在我看来,骂人很凶的一句话了。自然界,信鸽会送信,金鸡会报晓,钱江潮水会涨,月亮在中秋会圆,这些都是信用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季布一诺,季历挂剑,多少义士因为说出口或心中应承的一句话,而义无反顾的前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美谈,值得我们学习。
做人当守信。为官一任同样更应该守信。如果失去信用,朝令夕改,百姓就会对为官者失去信任,不会服从他的领导。在秦朝,为了变法的成功,商鞅认为首先要让百姓相信自己一系列新法的有效性。因此,他决定做一件事,以此让百姓相信他说的话。商鞅命人砍伐了一棵大树,抬到南门。随后令人在南门处贴上一则告示:谁要是能把这根大木头扛到北门去,谁就能得到十金的赏赐。可是得不到回应,因为谁又会相信呢?这样一个简单的且又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就能得到这么大的便宜。于是商鞅又增加了奖金,把木头抬到北门奖五十金,此时有一小伙想,就抬一下也不费什么事,最多被众人笑一场呗。他就抬起木头去了北门,当他放下木头,准备回家时有士兵跑过来,出左庶长(商鞅的官职)让他去领赏,原来这是真的啊,小伙得了五十金,其他人都很后悔啊!商鞅的目的达到了,秦国的变化成功了。后世将商鞅的这次南门立木称之为“徙木立信”。
为政者取信于民,百姓才会信任和遵从为政者颁布的政令,社会的良好秩序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如果没有信用,就好像驾御马车、牛车的人不能套马的横木与辕木一样。
论语为政第十三篇感悟 论语为政篇21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