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高一必修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物理动能动量定理知识点框架图

网络整理 资讯
cos60度等于多少数 高一物理下学期专项训练5动能和动能定理含解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

高一必修二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物理动能动量定理知识点框架图

1.(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甲在光滑水平面上,乙在粗糙水平面上。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2.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斜面DE与一光滑的圆弧轨道ABC相切,C为切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斜面的倾角为。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D点无初速下滑,滑块可在斜面和圆弧轨道之间做往复运动。已知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滑块之一次滑至左侧圆弧上时距A点的最小高度差h;

(2)滑块在斜面上能通过的更大路程s。

1.(多选)关于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Ek=mv2中的速度v一般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B.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C.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D.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动能不同

2.(多选)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其中的一个力,则(  )

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

D.余下的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3.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此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运动了距离s时,其动能为E1,而当此物体受水平力2F作用运动了相同的距离时,其动能为E2,则(  )

A.E2=E1 B.E2=2E1 C.E2>2E1 D.E1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5.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更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

A. B. C. D.

6.质量m=10 kg的物体只在变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F随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从坐标原点处由静止出发,则物体运动到x=16 m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

A.3 m/s B.4 m/sC.2 m/s D. m/s

7.(多选)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用水平力拉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最终物体停止运动。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大小为F=m

B.物体在3t0时间内位移大小为v0t0

C.在0~3t0时间内水平拉力做的功为mv02

D.在0~3t0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mgv0

8.(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运动到P点,撤去F又经时间t小球回到出发点,速度大小为v,不计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撤去力F时小球的动能为mv2

B.小球上升的更大高度为

C.拉力F所做的功为mv2

D.拉力的更大功率为mgv

9.(多选)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此拉力方向不变,其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更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

B.t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更大

C.t2时刻后物块做反向运动

D.t3时刻物块的动能更大

10.(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足够长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的挡板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开始时用手按住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释放,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当A和B运动距离L时达到更大速度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达到更大速度v时,弹簧恢复原长

B.若运动过程中A和B能够分离,则A和B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cos)

C.从释放到A和B达到更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的功等于Mv2+MgLsin+MgLcos

D.从释放到A和B达到更大速度v的过程中,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等于mv2

11.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2,AB长L1=150 m,BC水平投影L2=63 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2(sin 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 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m=60 kg,g=10 m/s2,求:

图1 图2

(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N多大。

12.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与水平轨道CD相切于C点,D端有一被锁定的轻质压缩弹簧,弹簧左端连接在固定的挡板上,弹簧右端Q到C点的距离为2R。质量为m的滑块(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滑下,刚好能运动到Q点,并能触发弹簧解除锁定,然后滑块被弹回,且刚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更高点A。已知∠POC=60,求:

(1)滑块之一次滑至圆形轨道更低点C时所受轨道支持力;

(2)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弹簧被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BC 由W=Flcos=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fs=Ek2,可知Ek1>Ek2,C正确,D错误。

2.【解析】(1)滑块从D到达左侧更高点F经历DC、CB、BF三个过程,现以DF整个过程为研究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mgh-mgcos=0

解得h=。

(2)通过分析可知,滑块最终滑至C点的速度为0时对应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更大,由动能定理得:

mgRcos-mgcoss=0

解得s=。

1.【答案】AB

【解析】动能是标量,与速度的大小有关,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公式中的速度一般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故A、B正确。

2.【答案】ACD

【解析】因物体的速度方向与余下的力的方向关系不知,故存在多种可能: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余下的力同向或夹角为90或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动能增加,当物体速度方向与余下的力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动能减少,余下的力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或增加,或减少,一定会改变,所以,A、C、D均正确,B错误。

3.【答案】C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Fs-Wf=E1,2F作用时,由动能定理可得2Fs-Wf=E2,由===2+>2,可得E2>2E1,选项C正确。

4.【答案】A

【解析】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则v=v0-gt,小球的动能Ek=mv2,把速度v代入得,Ek=mg2t2-mgv0t+mv02,Ek与t为二次函数关系。

5.【答案】B

【解析】小球A下降h过程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为W1,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1=0;小球B下降过程,由动能定理有3mgh-W1=3mv2-0,解得v=,故B正确。

6.【答案】C

【解析】F-x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所做的功,则这段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4+8)10 J-410 J=40 J,根据动能定理得W=mv2,解得v== m/s=2 m/s,故C正确,A、B、D错误。

7.【答案】BD

【解析】根据v-t图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故选项A错误;由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可知,在3t0时间内的位移为x=3t0v0=v0t0,所以选项B正确;在0~3t0时间内由动能定理可知W-mgx=0,故水平拉力做的功W=mgv0t0,又Ff=mg=,则W=mv02,选项C错误;0~3t0时间内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mgv0,所以选项D正确。

8.【答案】BCD

【解析】拉力F作用时,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a,末速度大小为v′,则小球上升的高度h=at2,v′=at,撤去外力后-h=v′t-gt2,解得a=g,F=mg。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知mv2=Fh,C正确。拉力F作用时由动能定理知mv′2=(F-mg)h,联立解得mv′2=mv2=mv2,A错误。撤去力F后小球上升的高度为h′,由mv2=Fh,mv′2=mgh′知小球上升的更大高度H=h+h′=,B正确。拉力F的更大功率Pm=Fv′=mgv,D正确。

9.【答案】BD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t1时间内,水平方向的拉力从零逐渐增大到等于更大静摩擦力,物块始终静止不动,水平拉力做功为零,功率为零,选项A错误;t2时刻水平拉力更大且大于滑动摩擦力的2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加速度更大,选项B正确;t2时刻后水平拉力逐渐减小,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方向不变,速度继续增大,选项C错误;t3时刻水平拉力减小到等于滑动摩擦力,速度增大到更大,t3时刻物块的动能更大,选项D正确。

10.【答案】BD

【解析】A和B达到更大速度v时,A和B的加速度为零,对A、B整体:由平衡条件知kx=(m+M)gsin+(m+M)gcos,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A错误;A和B恰好分离时,A、B间的弹力为0,A、B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mgcos=ma,得a=g(sin+cos),故B正确;从释放到A和B达到更大速度v的过程中,对A、B整体,根据动能定理得W弹-(m+M)gLsin-(m+M)gLcos=(m+M)v2,所以弹簧对A所做的功W弹=(m+M)v2+(m+M)gLsin+(m+M)gLcos,故C错误;从释放到A和B达到更大速度v的过程中,对于B,根据动能定理得,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W合=Ek=mv2,故D正确。

11.【解析】(1)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刚进入上翘甲板时的速度为v,则有=①

根据动能定理,有W=mv2-0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W=7.5104 J。③

(2)设上翘甲板所对应的圆弧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有L2=Rsin④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⑤

联立①④⑤式,代入数据,得FN=1.1103 N。⑥

12.【解析】(1)设滑块之一次滑至C点时的速度为vC,圆轨道C点对滑块的支持力为FN

P→C过程:mgR(1-cos 60)=mvC2

C点:FN-mg=m

解得FN=2mg,方向竖直向上。

(2)对P→C→Q过程:mgR(1-cos 60)-mg2R=0

解得=0.25。

(3)A点:mg=m

Q→C→A过程:Ep=mvA2+mg2R+mg2R

解得弹性势能Ep=3mgR。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定理 物理动能动量定理知识点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