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王之涣的历史 王之涣王昌龄

网络整理 资讯
四大边塞诗人是谁 王之涣:纵酒狂歌,仗剑出塞,这位被正史遗忘的诗人真是诗坛大亨

大唐开元25年,唐帝国的东都洛阳正迎来一场雪。天寒霜冻,宽阔的道路上虽然已经少见人迹,但一旁的官舍酒肆里还人声鼎沸。

王之涣的历史 王之涣王昌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已经为这样的好光景留下了清新的小诗,如今微雪降世,美酒入喉,盛唐人才有的缱绻浪漫被瞬间激发出来了。

隔着透光的帘幕,四位妙龄歌姬婀娜登台,落座的一众看客酒徒就着寒天微雪,品着美酒佳肴,听这些妙人们轻启朱唇,吟唱起盛唐文豪们的诗文。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官舍不显眼的角落里,三个喝到微醺的男人暗暗较起劲来。

“我们既然都是诗人,不妨来赌一赌,看看歌姬们唱谁的诗文最多,以此来分出高下?“说话的人正是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而另外两个人也是诗名满盛唐的诗人——高适和王之涣。

酒到浓处,情从浅出。高适和王之涣的豪情被瞬间点燃,连忙点头同意,然后这三位诗人便屏住呼吸,静静听着歌姬们吟唱。

“寒雨连江夜入吴……一片冰心在玉壶。“之一位歌姬唱出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开箧泪沾臆……空留无远近。”第二位歌姬唱出了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

“奉帚平明金殿开……犹带昭阳日影来。”第三位歌姬又唱出了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三曲已尽,高适和王昌龄一脸坏笑的看着尴尬的王之涣,同样是名声不遑多让的王之涣指着最后一位歌姬说:“前三位都只是胭脂俗粉,只会唱些下里巴人的诗文,我的诗阳春白雪,也只有这第四位妙人才配唱出来。”

风雪暂歇,温暖的官舍中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听着第四位歌姬温柔缠绵的歌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曲《凉州词》惊艳四座,王之涣拍案大笑,尽饮杯中美酒。

这是盛唐开元25年里平凡的一个冬日,却因为“四大边塞诗人得其三”而被历史铭记了这一天。“旗亭画壁“是大唐边塞诗派的文学沙龙,不过当时年仅20岁的岑参还名声未显,所以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就已经代表了边塞诗派的顶级流量。

千载光阴流转,几度物换星移。如今我们再提起王昌龄时,会称赞他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我们再提起高适时,会称赞他为“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那王之涣呢?

我们只知道他的《凉州词》,只知道他的《登鹳雀楼》,然后呢?这位大诗人流传后世的诗文仅存六首而已,这位大诗人甚至没能在正史记载中留下只言片语。

可如果你认为王之涣就这样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位被正史遗忘的大诗人,一直都是盛唐歌坛的顶级流量,他的每一首诗都被改编为家家传唱的歌曲,即便千载时光荡涤,只留下六首诗又如何?

王之涣告诉我们,一生只要六首诗足矣。

出生于方兴未艾的初唐,卒于烈火烹油的盛唐,这对于唐朝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生活。盛唐气象即便是隔着千载光阴,都能从史书的字里行间氤氲而出,让后世为之动容。

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的王之涣其实出身并不低,他所在的家族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祖上虽无拜将封侯,却也是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

不过从小家学渊博的王之涣仕途并不顺畅,一生囿于末流小官的他虽然在为官期间留下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事迹,但比起那些被史家大书特书的诗人们来说,实在是太寒薄了。

和大部分唐朝读书人不一样的是,博闻强识的王之涣并没有走科举之路,他的之一份工作是在38岁的时候出任冀州衡水主簿。在人人狂热于建功立业的盛唐时代,安贫乐道的王之涣领着微薄的薪水守着本心的纯净。

没人知道王之涣为什么不走科举之路,但从他担任冀州衡水主簿不到一年就辞官归隐的性格来看,王之涣一定是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短暂的官宦生活让王之涣见识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受人诬陷诟病后他立即选择激流勇退,并走出了另一番人生。

不要因没有功名而轻薄王之涣的才华,因为彼时的王之涣已经因为自己的诗文而成为大唐歌坛的顶级词作者,但有乐坊之处,便有王之涣的诗文,这是等闲诗家享受不到的待遇。

自古以来,才子配佳人方为佳话。早在开元10年,未有功名傍身的王之涣就因文采而得到衡水县令的青睐。该是何等的魅力,才能让衡水县令不顾王之涣已有婚配,还要将小女嫁与他。

收获爱情的王之涣在郎情妾意的熏陶中,反而更加催生出他内心的干云豪气。不愿与官场浊流同流合污的王之涣于开元12年辞官归隐,妻子李氏也甘于清贫,陪他在物质匮乏的生活里一日日熬过去。

许是有了妻子的不离不弃,又或者因为是天生的乐天派,从开元15年到开元29年之间,王之涣云游四方,吟风弄月。他也许并未身到远塞,但他自由的魂灵一定飞到了帝国的边境,细细看过边塞的一草一木,然后妙笔生花般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中曾提及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一,但其实王之涣的《凉州词》也享有“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的美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后世评论大家们都称赞《凉州词》是盛唐边塞诗的绝品,虽然道尽边塞生活的艰难苦恨,但却哀而不伤,尽显盛唐才有的文成武德。

在那个歌舞升平的盛唐,《凉州词》是全民传唱的诗歌,王之涣的名字也因为《凉州词》而得以让每一个人都铭记。

如果说《凉州词》成就了王之涣青史留名的话,《登鹳雀楼》则是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的名垂千古。

武则天长安四年,王之涣来到了枕江摩天的鹳雀楼,登高极目,只见夕阳渐渐沉入远山,大江翻腾浩荡而去。慨然而生的豁达被王之涣绣口一吐,这首寥寥不过二十字,却传唱千载未绝的《登鹳雀楼》诞生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代文人骚客们也喜欢到网红地打卡,越是有名的地方,聚集的文坛大佬们越多,而能以作品技压全场,让其余同类题材的诗文为之逊色,这便是实力的更好佐证。

就像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鹳雀楼也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从《凉州词》到《登鹳雀楼》,一首是“盛唐七绝压卷之作”,一首是“盛唐五绝之最”,王之涣这三个字已经注定光耀千古了。

在常人看来蹉跎一生的王之涣,过了一段只属于自己,不被名利纠葛的人生。

对于这段赋闲在家的十数年,王之涣到底写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到底路过多少山河壮丽的风景,我们都已经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之涣在清贫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他的名声太大了,大到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在唱他的诗文;可是他又太渺小了,小到正史中居然没有记录他的只言片语。不过这一切都与王之涣没有关系,从辞官归去的那一刻开始,王之涣是个只属于爱妻李氏的王之涣,是个只属于王之涣的王之涣。

位卑未敢忘忧国。大唐天宝元年,已经55岁的王之涣应诏担任文安县尉,在任期间清廉勤勉,与民解忧,下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传为当时一段佳话。

大漠孤烟,黄河日圆。我想,像王之涣这样胸中有丘壑的人物,为官为政并非是他们的追求,金戈铁马的百战沙场才是他们真正向往的地方。但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妙笔写尽边塞的王之涣却自始至终都未能真正亲历浴血厮杀的军伍生涯。

《凉州词》是王之涣留给盛唐的一阙绝唱,王之涣也是历史留给盛唐的一道惊鸿。大唐天宝元年,王之涣卒于任上,从此掩入历史的风尘之中,再无人提起这位微末小官。

有人问:“那我们该如何概括王之涣呢?”

那句话其实早在王之涣去世的天宝元年就写好了,只不过直到千年之后的1930年才被盗墓贼无意盗出。那是王之涣墓志铭上的一句话: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其余的不必多问,因为关于王之涣一生的答案都在《凉州词》里。

王之涣的六首传世之作 王之涣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