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现房抵押利率降至到年化3.84%,王老板觉得比去年在农信社低太多了,之前农村信用社7.56%的利率,转一下比较划算,由于不懂,自己去试了好几家都被拒了,最后终于找到能做的,征信也花了
#青春不一样#1995年中师毕业,分配到一所山区小学教书。那会,工资由乡镇财政发放。这个乡穷的叮当响,我8月份去学校报到上班,到10月份还没领过工资。据校长说,乡长开会时说乡财政几乎没有一分钱收入,只能等到年底,等待上面的转移支付资金。那会略知一二的父亲,每周末我去上班时,偷偷地塞给我几十元零花钱。他知道,我是不会要的。这样做,既让我有面子,又避免尴尬。我也知道,这也是父亲尽力拿出的血汗钱,也是唯一的生活来源。那时,我觉得,穿过千军万马的中考上岸后,怀揣着烫金的中师毕业证,满怀期待的为人师表,迎接我的不是鲜花朝阳,却是一地鸡毛。
当时的我还好些,至少家里不用操心,可以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那些上有老小有小的中年老师,可就惨了。那会,全校30名老师,中年居多,基本都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工资很低,家在附近农村,另一半大多农民,属于周内教书,周末种地的那种。我记得当时,有的老师在国庆前后秋种时,连买小麦种子的钱都拿不出来。
更难言地是,那会学校的老师灶由一名后勤老师负责采买,雇佣大师做饭。水煤电学校负担,其余饭菜成本各人自理。每日饭菜实行记账制,原则上每月底收缴。开学三月了,没发过工资。好多老师连家庭都维持不了,哪有钱开灶费。善良的校长便让财务处用学校经费垫付,日后结算。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马上放寒假了,也意味着即将过年了。这天,通知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校长哽咽着告诉大家,经过多次与乡长衔接,看来年前发工资无望。他无奈之下与乡信用社主任沟通,用学校固定资产作抵押,人家答应给学校贷款。可是学校目前入不敷出,难以承受贷款利息。因此,利息要老师自己承担。召开会议就是征求全体老师意思。不出意料,全体老师一致同意。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会后,办公室根据每个人申报的贷款数额,以最快速度办完手续,很快领到了“工资”。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我领到了500元,这可是我报到时工资转移单上数字的一倍多。清完灶费,还完门口商店消费的欠帐,我们几个年青的老师,在乡街道的小面馆“搓”了一顿。其实,也就三两凉菜,一碗炒面而已。就这,就已非常满足了。当然,费用AA制。因为谁也请不起谁。
我怀揣着剩余的300元钱,挺直腰杆,为我的父母买了小小的礼品和年货。
此后,每隔几个月,发一次工资。我们的同学遍布在全县不同乡镇。今个听说哪个发工资了,明天又听说另外乡一次补发了两月工资。同学见面,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工资,谁也不知道啥时能拿到维系生活又少得可怜巴巴的工资。
当我们学校领到“工资”的消息传开后,我和同事成为远近同行纷纷羡慕的对象。不过,好像没有哪个学校效仿。
几年后,我才听说,第二年暑假就调走的校长,为这事受到了上级的处分。理由是违规用学校资产贷款。当时,我们以为暑假本就调整老师的正常时间,我们还以为这位年过五旬的老校长“退居二线”,后来又在家门口告老还乡是正常调整。后来我们得知后私下讨论,都说没有临时撤换校长,也没有把处分公布于众,也算给老校长留了尊严,可能也考虑到当时的特殊情况吧。
这件事背后的故事传开后,都为老校长打抱不平,也为他有情怀有担当的善举纷纷点赞。不久,我与己分调不同学校的当年几名同事,专程上门看望了赋闲在家的老校长。他哈哈大笑,豁大的心态让我至今铭记。
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到2000年左右,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后,工资由上级财政统发,这样的局面才彻底结束。如今,财政供养干部,每月定时都会收到属于自己的工资。疫情下,体制内工作还成了热悖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