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居民扎堆还房贷,这是什么信号?信心不足,居民部门紧缩的信号,即使贷款利率下降也不足以鼓励购房反而是收缩。今年房地产回暖估计难度大,甚至可能单边下跌。这个问题一定要迅速解决 否则会影响经济恢复发展的大计。至于解决问题的药方,我认为早就有了,那就是一场像14-15年那样的快牛,15年下半年楼市回暖,立杆见影。所以居民扎堆还房贷会促使行情尽快到来,让这些钱去股市,然后在牛市后去支援楼市。
正解,分析:1.以项目合同到处拉投资,别人不愿投,2.股东资金不到位,3.银行收紧贷款,4:……
收入下降后自然就自我紧缩了,收入下降本身就是经济不好的反应。现在很多不知道啥叫危机,实际这也就是一场危机。//@爱开车的东哥:普通老百姓是通缩,因为收入下降,不敢贷款或者贷不到款。所以竭力减少消费。
宏观经济周期M2同比持续增加不是宽松是紧缩 第一:2022年M2同比增长11.7%,很多人都把这个看成货币宽松,实际这个不是宽松是对市场的紧缩。实际的信贷增加都在企(事)业单位,这些大企业本身都有信贷额度,由于经济下行危机出现,这些大企业才把信贷额度给动用了。 第二:企业动用了这些信贷额度但是这些钱并没有进入市场,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投资和生产,也就是说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但是却实实在在的让M2同比继续增加,这些资金只是让企业度过难关,是救助企业的钱。 第三:GDP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增加,收入下降,这些都能反映出企业增加的信贷只是为了度过难关,这些资金没有用来投资生产。 第四:现在没有货币宽松也不会货币宽松。信贷只有通过企业经营活动流动到老百姓的手里这个才是宽松。现在的信贷增加实际就是为企业解困罢了。
最近掀起一波房贷提前还款的热潮,网上的,身边的很多人都去办理房贷提前还款,导致银行一边资金回笼充裕,另一边放贷困难,不得设置各种关卡,如关闭网银上的提前还贷,现场预约还贷需排队,限制一年还贷次数等。
现实中提前还房贷的,主要有两类:
一、三年疫情,各种封控,虽然大部分上班族,创业者收入都受影响,甚至有部分人因此断供房子被法拍。但也有很多人收入并无多大影响,甚至还有所增长,按照目前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差,如果没有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提前还贷确实能省下不少钱。
二、目前银行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已经低至3.8%以下,最近两个月本人也接到不少贷款电话,有些小额贷款公司还打出给予贷款到期时提供资金搭桥服务,支持大家提前还贷后资金方面的需求。对于本身并无存款,期望通过低利率的房屋抵押贷款、消费贷等提前偿还房贷的想法,还是得提醒你们这是存在风险的。假如贷款到期时刚好又遇上房价上涨周期,银行贷款额度紧张,此时短期贷款利率会上涨,甚至银行贷款额度收紧,贷款难,额度低,那时候可能就要陷入寻求市场高息贷款的坑。
本人房贷银行是建行,记得去年通过网银提前还贷还是能随时,无限次还款的,刚才打开app,发现已经限制为三个月一次了
市场经济就应该由市场决定,限制本来就有悖市场规则,房地产大幅降低对经济冲击影响也很大,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想买的不敢买,怕买了继续下跌,房价越低,银行越收紧贷款,企业用房子抵押贷款也贷不了多少,企业钱紧张,资金链断裂就会倒闭,企业倒闭失业率就上升,更多人挣不到钱,也没钱消费,然后大家都挣不到钱,经济就会成一潭死水
之所以会提前还房贷,无外乎是以下几个原因:
1、消费热情降级,紧缩支出。手中有剩余,怕花掉,就还了房贷。
2、对经济前景悲观,不敢投资创业,手有余粮,还完能看到房本,心里踏实。
3、多套房所有者,看衰房价,避险,出售部分房产,变现后还贷。
4、年轻人的收入下降,家里长辈帮忙,还清贷款,减轻负担。经济见紧,年轻人的心气高不起来了。
5、把房贷转为房产抵押贷款,财务上做灵活处理。
6、许多房产转手,买家拣便宜进场,不缺钱直接全款买。
总之,疫情三年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大部分人收入下降,也因疫情平和了心态,物质追求下降,更注重健康,减轻心理压力等因素,才会出现提前还贷潮。当然,最重要因素还是在于对房价的悲观,买房人不愿意开高杠杆炒房了。
今天低利率买房贷了款,明天国家又来政策,还贷款,收紧,谁还敢买房子?
#媒体:什么情况提前还房贷不划算# 业主提前还房贷和银行推诿提前还房贷两者之间形成了利益博弈。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如今的业主,一窝蜂的挤破脑袋也要马不停蹄地提前还房贷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期投资回报率普遍低于预期估值,也就是说,业主用手里的钱,通过投资,无法得到抵消房产本息支出后还有可观盈余的现象。
这也应了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大家存在的普遍预期说法:现在买房付全款的基本上脑子有毛病,你有300万,花100万买房,剩余的用来投资,用投资产生的盈余,不仅可以供房,而且还可以产生额外收益。
但是,如今的大环境已经今非昔比,只要风足够大,猪也能飞上天的情况已经不再是现实,你有200 万投出去,能够保本都是万幸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博啊,既然没有飞来横财,那就稳妥点,减少开支。也就是说来源不行,那就截流吧。
第二个原因,国家降低中长期贷款利率,目前全国房贷利率进入3.0时代!之前买房和现在买房那可是天壤之别!
就拿之前的7.0,6.0利率时代来看,和3.0做个对比,这在买房利率上可省的不是星星点点,而是天壤之别!
按照当时的利率政策设计,7.0,6.0利率时代的人,要享受这一波利率福利,必须将房子卖掉,再重新买;或者要减少损失,选择直接还款。
大家的操作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舟车劳顿之后,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实在太难。
最后决定,简单一点。还是抓紧时间还款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为什么银行对于大家积极还款的行为显得扭扭捏捏,推推委委,热情度不高呢?
咱们就用一位银行内部人士的话来做解读:
按揭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之一,是银行很重要的一个盈利渠道。而过多购房者选择提前还贷,银行放贷计划和盈利预期就会被打乱,叠加当前银行房贷业务不甚理想,银行自然更不愿意。“不过银行的态度也是随形势变化的,此前银行排队办理房贷的时候,还出现过有银行鼓励客户提前还房贷。
所以呢,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业主选择提前还贷,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加上贷款业务紧缩,对于他们的成本控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呼,人家怎么可能顺顺当当的让你按照自己的止损心思,而不顾他人死活,轻松如愿如愿以赏解套呢?
如此一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银行与房贷业主之间的利益拉锯,一个想尽快解套,一个想尽力维持自身利益不受影响,一个排着长队,挤破脑门想办法还款,一个设置各种障碍推托再推托。
大家所有人都进入防御性各自为战的自我保护意识,户主在媒体引发集体不满,牢骚不断。银行无可奈何,但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所以这种情况只有僵持。
专家说:“经济越差,房价越高!”小编认为,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经济之所以差,一是因为通货紧缩,市场上缺钱,企业缺钱了就会降薪裁员,减少投资扩张,个人缺钱了就会缩衣节食,降低消费欲望。
为了鼓励企业增加投资,鼓励个人积极消费,央妈就得降准降息,鼓励银行多投放信贷,市场上钱多了,存款和贷款利率降低了,房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经济之所以差,二是因为各行各业需求萎缩了,企业不得不降薪裁员,人们收入下降、失去工作,不得不降低消费欲望,结果是社会投资和消费更加萎靡不振,各行各业的需求进一步萎缩。
想要扭转经济差的局面,就得激活房地产市场,鼓励开发商积极拿地建房,鼓励人们积极贷款买房,这样各行各业的需求才能增加,经济和就业才能增长,而一旦选择激活楼市,必然会导致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