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贷大战:居民去杠杆,银行阻拦。“以前跪求贷,现在跪求还”。居民存款增加额创纪录之际,提前偿还房贷主动去杠杆,却遭遇银行设置隐形门槛,引发抱怨的同时也引起监管关注。“高位站岗”的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需求确实存在;而伴随中国监管部门最新“保护消费者权益,根据合同办理”的针对性表态,商业银行尽管无奈,但料难以阻挡房贷提前偿还带来部分息差损失。
家住福建福州的庄先生2021年为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卖小买大”置换了一套房产,彼时正值房地产政策收紧,其房贷利率将近6%。去年10月,他经朋友介绍,通过中介公司将按揭贷款换成了房产抵押经营贷款,贷款利率得以降至4%左右。
具体操作流程为:中介公司协助转让了一家注册时间超过两年的小微企业至庄先生名下,并为该公司提供银行流水以通过银行审核;在为庄先生提供一笔过桥资金还清房贷后,前后三周左右时间,一笔十年期经营贷便落定至其名下。
“算上过桥费,中介费用大概4万多,考虑到高评(高房产评估价值)、高贷(高贷款比例),扣除房贷后还有小几十万差额可以用来偿还其他负债,时间拉长来看,比较划算,”陈先生称。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目前希望提前偿还房贷的居民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手头拥有闲余资金,主要目的是在投资理财渠道有限的情况下节省还贷成本;另一类现金流并不宽裕,置换成经营贷,不但可以降低利息成本,还可获得一笔经营贷和房贷的差额,用于削减其他债务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实很难分辨是不是自有资金,因为客户不一定如实相告;从利率来看,经营贷很有诱惑力,”该人士说。
华东一家股份行分行管理层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因拖延客户提前还款事宜,已被多名客户投诉至当地银保监局。
“可能是中介教的,对银行下手真是又准又狠,”该人士称,银保监会近年来愈发重视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考核,“基本上投诉了,很快就会给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