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头条# #行家计划#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 今天有两大新闻:四大行存款利率下调,引发大额存单额度告急;苏州六区(苏州市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六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优化,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
兄弟们 领航+首付五万块钱 加上利息多少落地不算亏 苏州吴江
苏州朋友的新家。在吴江,面积130.58。16680/平 这价位买的值[赞]。
买这房子是有故事的。都知道房价降了 他动心了趁现在抄个底。当时这个房子优惠下来是19600/平。在看房子的大厅里,碰见一位买房人因为资金出了问题 在跟主管交涉。
合同上写的是首付50% 贷款50% 但是银行审核没过。尴尬的状况是首付交了 合同签了。不好退。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对方退了一步。说可以提高利息 问银行不行? 我朋友听到我这话。说干脆我借给你吧。双方一听说这好啊 ,就约定利息 十年期5.3。利息和本金是按月付的。然后请公司律师和对方做了个手续。皆大欢喜
大概过了有二个月。对方突然找到他说。由于公司变动要离开苏州。想把房子卖给他。 我朋友想也行 但合同上的价格他不要。如果按照借款合同十年利息五六十万昵。但人家有难 总不能乘人之危。
最后就拿了一半利息。房子价格还是按照买房合同来。等于算下来便宜了将近3000一平。你们说朋友的运气好不好[捂脸]
这个价位在吴江买的值吗?
#苏州头条# 现在苏州买房是不是最好的时机,目前很多人说苏州楼市会达到每平10万,有的人说苏州未来房子卖不动,有价无市[思考]
那么目前苏州房贷利率持续高位,加上第二批集中供地,房产整体观望人比较多的,大家都在等房价下跌,9月份,成交量很低,1-9月苏州市区,包括吴江在内,新增供应住房711.51万方,成交747.56万方,销售金额1940.83亿元,苏州大市范围,含有四个县市,新增供应住房1442.47万方,成交1505.99万方,销售金额3327亿元,大家看看下图说说苏州各大楼盘哪家最火?[思考]哪家会是你买房的首选?欢迎交流讨论
#苏州头条# #楼市爆料#
苏州5月20日新房网签量,今年创新高,总的网签量425套,其中住宅399套,这样的市场下,利率还会降下去吗?
这也是今年以来罕见的突破400套,也正好赶上“情人节”,这次除了园区和姑苏区,其他四个区域的网签都不低,排名前两名:吴江区和吴中区,日网签量过百套。相城区和高新区也不低于50套。
政策的利好。肯定会对真正要买房的人带来好处。包括5.20又出来的降利率。都低到4.25了,这也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了(之前最低4.9打9折,个别的人可能会85折),所以当下需要买房的人还是要客观理智的去对待市场。
苏州的房价目前基本已经到底了,去年国庆到现在已经降了很多。最近也能看出来量稍微上来一点,至于利率会不会再降,这个就要看市场了。
你们认为利率还会继续降下去吗?
江苏苏州吴江区买房亏本的多,半年时间,下跌最大的小区每平米超过5000元,但也有部分小区上涨最大超过4000元, 相对来说亏本的多,赚钱的少。
吴江区是苏州地区的远程区,但是这个区域房价却不便宜,对于吴江市区来说,房价要比吴江新城区要便宜很多。
对于吴江松陵街道绝大多数的小区房价处在2万以内,当然很多小区品质很低,很多年代久远的楼梯房。
吴江市区的地段其实非常好,对于这个区域未来的地铁交通或许拥有多条。
从现在的城市格局上看,或许吴江区房价未来的制高点是在太湖新城,而不是在松陵街道。
吴江也是一个极具优势的地方,这个区域最大的优势拥有约战苏州太湖管辖权1/3的面积,相对来说,这个区域或许会随着苏州沿太湖发展获利很大。
现在二手房贷收紧,房贷利率上调等因素,对于很多刚需群体开始观望,相对来说二手成交数据不大。
再说房价暴涨的时代已经结束,或许接下来吴江区房价横盘或上下震荡的可能性极大。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于吴江区房价,未来或许还有一定的空间,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或许吴江区房价能够跑得赢时间带来的其他因素。#苏州头条# #苏州#
1916年,晚清首富盛宣怀去世,他给子女留下价值100多亿元的财产。其中包括1300多万两白银以及数不尽的房产、企业。然而,42年后,他的儿子盛恩顾,竟饿死在了家中。
1885年,李鸿章搞死了对手左宗棠和当时的首富胡雪岩,李鸿章便想着自己也要扶持一个首富出来。他便想到了自己的部下,时任招 商局督办的盛宣怀。
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盛宣怀平步青云,逐渐做大做强,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产业,成为当时有名的晚清首富。
1916年,盛宣怀临终前,留下2个遗嘱:
第一,将自己的财产交由专门的机构打理,所获得的利润分为两份,一份用来做慈善之用。另一部分平均分给自己的5个子女。
第二,自己死后,他的葬礼必须“僧衣薄殓”。只可惜,两个遗嘱,后人都没遵守。
在盛宣怀去世后,他的家人,按照当地的习俗,给他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
葬礼这一天,仅抬轿的杠夫就有64名,送葬的队伍更是从上海的斜桥弄(吴江路)一直排到外滩,浩浩荡荡,蜿蜒长达三、五里。
因为场面实在过于壮观,几乎赶上国葬的程度了,为了维护现场秩序,租界出动了大量巡捕,为出殡的队伍开道,疏通交通。
最后,据统计,花费的白银足足30多万两,完全违背了盛宣怀所说的“僧衣薄殓”。
第一个遗嘱更是盛宣怀用心良苦。
他担心自己死后,后人们总有一天会花光自己留下来的钱财,所以才定下,让后人们之花利息。
为了能更好地监督后人,盛宣怀还特意让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作为监督人。
结果,在他死后,李经方直接把钱分为两部分,把一半直接给捐到了慈善机构,另一半分给了子女。
很明显,李经方曲解了盛宣怀的意思了,本想“借鸡生蛋”,可李经方直接把鸡给杀了。
金钱再多,也经不住后人无度的挥霍,尤其是盛宣怀年纪最大的儿子,四子盛恩顾。
在盛恩顾出生之前,他的三个哥哥全都早逝,已经48岁的顾宣怀老来得子,生下了四子盛恩顾,因此对他宠爱有加,甚至盛恩顾这个名字也是求慈禧给取的名字。
由于前面三个儿子都夭折了,盛宣怀把这个唯一的嫡子当作命根子般守护,简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他吃一点苦。
但凡盛恩顾有要求,他母亲都是大手一挥,准了。
为了让四子更好地成长,盛宣怀四处搜罗全国名 师做孩子的老师。其中就有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就曾做过盛恩顾的老师兼保姆。
或许你不知道倪桂珍是谁,但她的三个女儿你一定听说过,就是民 国三大姐妹的宋霭龄、宋 庆龄、宋 美龄。
虽然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是自己不争气也没用,盛恩根本学不进去。
天天游走于败家的路上,被人称为“行走的碎钞机”。
随着盛恩顾逐渐长大,他把败家玩出新高度,将他老爹“望子成龙”的梦想,活生生变成了噩梦。
在盛恩颐身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虽然在学业上不行,但他心里始终都有一个“赌神”的梦想。
别人赌都是用的银子,但他赌都是用的房契地契,每次输了,他都抛出一个笑容:“不就是区区几张房契地契吗?家里多的是。”
他那豪赌的名声当地无人不知,有些人就盯上他的这种傲慢,专门设局坑他,但他也不生气,乖乖掏钱,一度让人们怀疑他脑袋有问题。
有一次,上海军阀卢永祥的儿子专门给盛恩颐做局,一 夜之间输掉了上海一条街上100多栋房子。
这些在他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输完后哈哈一笑,拍拍手,回家睡懒觉去了。
除了赌,姨太太也不能少,凡是盛恩颐看上的漂亮姑娘,都会以金钱让她“动之以情”。
不算别的,就是盛恩颐有名有分的小老婆就有十几个,他给每个老婆的标配是:一幢别墅、一辆进口轿车、一堆佣人,其余不计其数……。
1916年,盛宣怀去世后,盛恩颐更加放飞自我,整日游手好闲。他爹留给他的公司,也从来不去管,渐渐地他手里的公司都落入到别人的手里。
这些他也不在乎,仍然大肆挥霍,奢侈无度,最终将家里的财产花光,他的那些姨太太们,也向他索要分手费后离他而去。
盛恩颐从上亿的富翁,变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成为家喻户晓的“第一败家子”。
由于他经常抽烟喝酒熬夜,享乐,盛恩颐的身体早已透支,但他却没钱医治。
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李子嘉也和他一样花光了李鸿章留下来的巨额 财产,两人本想进公园逛逛,结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钱来买门票,只好坐在公园门口往里看。
1958年,盛恩颐穷困潦倒,被人发现时,已经死在了早已破被不堪“豪 宅”中。临死前,他的腹中没有一粒米。
回顾盛恩颐的一生,着实让人可悲可叹!
别人几辈子也得不得的财富,他唾手可得,然而他却没有将之利用起来。
就如林则徐所说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最美的家风。#打卡挑战局#
“小人可以替皇上犒赏三军。”沈万三笑着对朱元璋说。提前完成了城墙的修建工程,他请朱元璋来验收,朱元璋夸他城墙修得好。沈万三一高兴,说了上面的话,却差点为此掉了脑袋。
沈万三是江南首富,盛传财富超过当了皇帝的朱元璋。
《吴江县志》记载,沈万三的祖上是“躬稼起家”,到沈万三时,田产财富还算可以。当时,有一个姓陆的朋友和沈万三交情相当好,他非常富裕,由于看破红尘,将财富送给了沈万三。于是沈万三的资金积累相当可观了。
沈万三没有把钱存到钱庄里吃利息,他一方面囤田买地,另一方面又利用周庄附近的京杭大运河,将货物运至国外,开展国际贸易。很快,沈万三就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首富。
沈万三对乡人多有帮扶,因此,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
洪武六年,朱元璋攻打苏州城。当时,张士诚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就是因为得到苏州富有居民在财力上的支持。作为首富的沈万三,当然出力非凡了。
城破之后,朱元璋对苏州富民甚至老百姓恨之入骨,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沈万三是个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形势严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马屁,以求得太平。
沈万三知道皇帝对他的财富很动心,于是,决定主动捐钱,破财消灾。朱元璋准备在南京修建城墙。沈万三得知后,马上向朝廷请求,说自己想要出资帮忙。总共七十多里的城墙,他一个人就负责了三分之一。
但是,即使是如此“懂事”的沈万三,也难免会有锋芒毕露的时候。在修建好城墙之后,他请朱元璋视察并题词,一切都在看着朱元璋的脸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作为皇帝,朱元璋自然要在表面上夸赞沈万三,谁知道沈万三见皇帝高兴,信口就说:“将士们连日作战,相当辛苦,我有钱,可以奖赏他们。”他还等着朱元璋继续夸奖,谁知差点等来了杀头之祸。
朱元璋听了,脸色一沉,威严地说:“来人,将他押入大牢!”这下马屁拍到了马脚上,沈万三吓得马上跪在地上求饶。
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好在马皇后还算清醒,觉得有点过分,劝道:“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意思是沈万三是个不祥的人,老天会收他的,现在不用杀他。沈万三这才保住小命。
沈万三富甲一方,帮助过张士诚,在民间口碑很好,他修城墙的东南面,朱元璋修西北面,由于财力雄厚,居然比朱元璋先修好三天。这些,都让嫉妒心极强的朱元璋怀恨在心,早就想除之而后快。
现在,沈万三口无遮拦,居然要犒赏三军,在朱元璋看来,一个商人居然要做皇帝才能做的事,绝不可忍,因此下令杀了他,好在马皇后及时劝说,阻止了这场悲剧。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沈万三被发配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家依然人丁兴旺,但是沈万三的女婿由于和一个女子偷情,牵连到了蓝玉案,蓝玉因为谋反罪被剥皮填草,跟他有关联的人物不是满门抄斩,就是发配边疆。
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勾搭上了一个姓陈的傻子的老婆梁氏,这件事被梁氏的公公知晓,诬告顾学文是蓝玉谋反同党。只要跟蓝玉谋反有关,马上就会判案。作为妻舅,沈万三的儿子也被牵连了。从此,曾经富甲一方的沈家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柒捌说
沈万三富有、慷慨、仁义,朱元璋多疑、嫉妒、狠毒,两人相遇,权高位重者胜。
面对皇帝,沈万三已经小心翼翼,看着脸色说话做事,但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他的张扬终究让沈家付出了代价,天狂有雨,人狂有祸,越是高位,越要低调。
沈万三的事情,在今天是否依然有借鉴意义呢?
我是@柒捌说 ,喜欢历史中的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人生。喜欢@柒捌说 就关注一下吧[比心][比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