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茶”获《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收录至第3.57项,其描述为“海陆丰/鹤佬家庭在农历新年时以菜茶招呼到访亲友。菜茶以不同的蔬菜、鱿鱼、瘦肉、虾米和花生等材料制成。”
鹤佬?学佬?福佬?
“鹤佬”,又称“学佬”、“福佬”、“河洛”,原来是粤省广府、客家族群对福建人的称呼,后来专指原居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部分地区和汕尾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操“惠州福佬话”(惠博小片)、“海陆丰话”(陆海小片)的人士(下简称这语言为“福佬话”)。因为闽南语的“福”字发音与粤语的“鹤”字发音相近,故本地人称他们为“学佬”、“鹤佬”。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菜茶,绝对是不少鹤佬人的重要回忆。(相片由俞楚欣提供)
根据海丰县地方志,直至明万历年间,海丰县还是十分荒芜。其后,大量移民从从闽南、闽西和赣南等地辗转迁入。因为迁入的时间较短,所以在受到本土语言影响之余,还大量保留原籍的方言。这正是为什么“福佬话”与闽南语漳州腔语音接近的原因。事实上,作为福建南安人(由泉州市代管)的作者,是可以听懂大部分“福佬话”的,当然腔调、用语有所不同,但基本是能沟通的。
香港的福佬人
1895年,曾在香港 *** 任职的欧德礼( E. J. Eitel)出版了《欧西与中土》(Europe in China)一书。他把在香港岛和九龙居住的中国人分成3个种族(races),即本地(Puntis)、客家(Hakkas)和鹤佬(Hoklos)。这说明了最迟在19世纪末,已有福佬人迁入香港,并且在人数应该是仅次于本地人和客家人。1949年至1970年,大批福佬人以水路及步行方式到港。他们来港后,最初居于上环一带,后来定居于筲箕湾、老虎岩、蓝田、观塘鸡寮、慈云山、钻石山、牛头角及柴湾等地;而操福佬话的水上人则移至长洲、三门仔、香港仔等地,以捕鱼为生。
福佬“菜茶”
有别于日常简便食用的“擂茶”(又称“咸茶”,一般以茶叶、芝麻擂成的茶汤,再配炒米食用),菜茶的材料就丰富多了。
菜茶极美味又饱肚(相片由俞楚欣提供)
菜茶的配料品类繁多,有猪肉、海鲜、眉豆、麦米、粉丝,和蔬菜。菜、肉、海鲜要先切“适合入口”的尺寸,混入眉豆、麦米炒熟,最后加入粉丝,以把多余的汤汁吸干,以免吃起来太过“水流流”。
有一个说法,说菜茶又叫做男丁茶。因为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在上一年添了丁的人家,都会邀请街坊邻里到自己家中享用菜茶。而当时的人,更会以奉客菜茶材料的丰富度,判断该人家是否好客。像清朝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便曾赋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
喝菜茶长大的香港年轻人:孙思涛
祖籍惠州市惠东县的孙思涛自小就喝茶菜,她认为那是一种永远无法忘记的味道。“菜茶是伴随我成长的味道,是喜庆节日时会出现的贵宾。长大之后我发现这样的潮汕美食,在朋友眼中却是闻所未闻,仿佛,它只停留在老一辈人的手里,与我们年轻一辈失之交臂。菜茶于我而言,是家的味道,也是传统文化的味道。”
菜茶是孙思涛的儿时回忆。
孙思涛告诉我,她会跟妈妈学习做菜茶,“妈妈跟着奶奶学,我跟着妈妈学,感觉这是一种家庭的延续,也是一种传承吧。”
原文载《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