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王力宏及时?的给吃瓜群众送来一大瓜,美籍台湾省人的王力宏年45岁,凭借潘安般的容貌,过硬的唱功,红了20多年,收割了一批又一批少女 *** 大妈这样?的?韭菜,中国妇女报批之“德不配位”,咱今天就聊聊这个成语。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经系辞下》
德行浅薄,却身居高位;智慧缺乏,却要图谋大事;力量微小,却要担当重任,这三种情况,都属于没有自知之明,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在北方,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瞅瞅你那个德行”,何为“德行”?道德品行,一是道德而是品行,时至今日,讲德行的人愈来愈少,无道无德无品无行之人愈来愈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部分人人心浮躁,以挣钱为大物质享受为之一目标的人生观让人只有私德而无公德,举个常见的例子,小区里的大爷瞧不起看大门的大爷,整天骂骂咧咧的,不过一旦接送孙子上下学经过大门,总会和颜悦色地让孙子给看门爷爷问好说拜拜;又如人在自己的小窝里不会抽烟,但是到了不禁烟的公共场合免不得吞云吐雾一番。无公德是国人的老毛病,梁启超在其《新民说》里有详细论述。
“道德”,道和德是分不开的,即如“知与行”;《道德经》里晾“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通俗的理解,“德”是“道”的表现,一个人遵循(不说修)“道”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即是“德”,其实“道”和我们息息相关,没有那么高大上,玄之又玄是古代统治者对智慧的垄断加的壁垒,“百姓日用为道”,就是说老百姓的生活就是遵循了“道”。比如,冬至快到了,以前冬至吃饺子的哪天不识字的奶奶总会说,以后天长了,“一天长一线”,啥意思呢,以前的女人要自己做鞋做衣服的,棉线是一根一根的,就是过了冬至白天长的时间纳鞋底的话,可以纳完一根线。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生儿育女,洗衣做饭,纳鞋做衣,侍候公婆就是遵循道同时也在修德,这样的老太太总是慈眉善目的是祥和的;不像现在和孩子挣篮球场,打扰居民休息大放音乐大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即使没有见过她们,大多也是面目可憎的,相由心生这话太对了,这里不多赘述。“德”和“心”也是相关的,没读过阳明心学的可以读读,有兴趣的可以深读,蒋17开始读心学,毛20开始读心学。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听着挺玄,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太大了,包括现在我们的教育也是采用西方的模式,简单来讲中国文化讲总结,就是看到很多类似的事情然后总结规律,比如男生追女生,他会请教高手这类女孩纸怎么追容易上手,而高手是有总结出来的经验的;而西方是分析,还比如追女孩子,他会分析这个女孩子的工作、爱好、品味等等从而制定策略。咱们开始分析一下:
“位”字面意思位置,可以分为在家里位置,在小区位置,在单位位置,在社会位置等等,这样就好理解了,“君子不患无位,患无所立”,其实我们对“位”从来不追求的,只是最近大部分人失去了方向,把“位”“物”当作了人生方向,终日奔波苦,稀里糊涂的活着,然后不知所以然的死去。说起了“物”,我们讲“厚德载物”,德不厚就载不动物,必然走不动路,比如一辆能托50斤的自行车,超重点托个80斤,但是绝对拖不动200斤。当下的例子举不胜数,单单娱乐圈就让吃瓜群众吃瓜不止,还有互联网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瓜,有瓜的地方就有德行。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象传》。清华的校训是这句话,以西方教育模式培养的清华学生有多少人记住了这句话,西方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里也不赘述。
三(八)千年读史,自古至今,“位”总是有德者居之,无德就无位,无德就无物,“德”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中年人,在家上孝敬老人中善待爱人下养育孩子,在单位做好工作,在社会处理好社会关系,这就是行德,德行也会越来越好,位和物也会不请自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多人会说不去做,那他还是不知,“知和行”是一体的,一个老师教育孩子要孝顺,他自己则很少去陪陪自己的父母,那他是知道孝顺还是不知道,他是不知道;换个方式说,这个老师看见一坨屎他会不会去吃?他不会去吃,说明他知道屎不能吃,他知道屎不能吃和不去吃即是一体的,他嘴上孝顺而不去做,就是不知道!
无题(写在最后)
花香蝶自来,妞靓仔想上;
知善不去行,屎香无人尝;
嘴炮咣咣响,朋友圈里晾;
不如老妪翁,循道行德长。
另:今天是蹭热度,也想聊聊“德行”和“知与行”强势插入这个成语,后面继续霸王的故事。
辛丑年?冬月十六?晨?于?北国?小城——道法?自然
成语故事缺衣少食 成语故事贪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