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已经结束。在 *** 的力量下,这段时间我们见证了不少700+学霸和全员“双一流”的“超强班级”,看到这些亮眼的数据,让我们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现在高考都是人均“双一流”。殊不知,那只是优秀的少数。
农村高中发高考喜报,仅10人上本科,网友嘲笑:还嫌不够丢人?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结束,某农村县域高中也之一时间发布了今年的高考喜报:
一本线上线1人,二本线9人,艺术生双上线17人,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分别创学校近几年新高。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既然取得了突破性纪录,自然公诸于众,既勉励师生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提振家长们对学校的信心,争取更好的生源。
可没想到的是,该喜报发出来后,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嘲讽,称这所学校今年860多名考生,一本加二本总共才10人上线,还嫌不够丢人?这不应该叫喜报,应该叫“惨报”,别人知道了学校就这个水平,谁还敢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就读呢?
看到部分网友的冷嘲热讽后,其他网友不乐意了,认为这样的高考喜报虽然不太好看,但却是贫困偏远地区基层学校的真实现状,动不动几十人上清北、数百人上985、90%以上一本率的情况只是少数情况。有网友甚至反讽,一些人就是优越惯了,其实自己啥也不是。
笔者也认为,这个喜报在那些重点高中、超级中学的喜报面前,肯定是黯然失色,但也是该校的全校师生们辛苦努力得来的,付出程度甚至比人大附中、衡水中学这些顶尖高中的师生们还要多,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有理由大大方方地发喜报。同时,这个情况也反映了我国乡镇学校目前的窘境。
为什么乡镇高中的高考喜报这么“寒碜”?
之一,优秀生源的流失。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一旦发现乡镇学校有好苗子,上级重点学校就会下来挖走,每年挖走一两名,这样逐年挖下来,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加上家里有条件,也会想办法把孩子弄到条件更好的城里学校就读,到了高中阶段,很多乡镇的生源质量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生源,再有能力的老师也难以教出学霸来。
第二,优秀师资的缺失。不仅优秀生源流失,乡镇学校还面临着优秀师资流失的问题,出现了优秀教师上级重点学校就会以借调、高薪等名义挖走,即使不太优秀的年轻教师也是将学校当成跳板,心思就没放着教学上。真正投身乡镇学校教育事业的,大部分行将退休上了年龄的老教师,他们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对高考备考教学相关的新理念、新动态等各方面,都力不从心。
第三,教育资源的差距。不像城市孩子有条件“到处去看看”,有天文台、博物馆、书店等各种便利的资源可以调用,拓展自己的见识和视野,乡镇地区的孩子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就是来自课本和老师的讲解,在高考试题不断增强开放性、灵活性并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的形势下,对乡镇高中越来越不利,往往一看题目素材就懵了。
第四,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差距太大。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盛行,家长的教育水平明显比城市家长低了不少,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很重视,加上农村家长为了生计,基本上都要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和监管,很多农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非常差,得过且过。
在种种原因的综合下,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乡镇高中要取得“上本”的成绩,师生们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丝毫不比重点高中、超级中学少,这所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与其嘲笑这类学校的“惨报”,不如多一些关心、支持和理解。
每年考上重本的农村孩子有多少 农村高考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