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长在红旗下的经典台词 生在红旗下朋友圈文案

网络整理 资讯
常德肯德基现在开门吗 长在红旗下┃吃饭那点事

解放初期,翻身农民饱吃饭的情形。

长在红旗下的经典台词 生在红旗下朋友圈文案

这是【长在红旗下】图片故事的第17期推送

常德融媒记者 郑彦

“吃了吗?”是国人见面后的常问语。

吃饭那点事,还真值得说一说。

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出文化。70年来,围绕吃饭这件事,人们历经悲伤快乐,啖尝人情冷暖,品酌百味人生。

1943年出生的张友彬至今清楚地记得,解放前,家中十分贫困,饥一餐饱一餐是常事。解放后,家里分得十多亩田地,从此他吃饭有了着落。

1958年,武陵区丹洲乡涨大水。一天清早,杨绍军的母亲翻出几件旧衣服去常德城里当卖,准备用这点钱买点豆渣回来让孩子们充饥。到了下午三四点钟,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杨绍军见母亲还未回,便偷偷划船去找她。船还没划到沅江,他就饿晕过去。“飘啊飘,飘到隔壁生产大队……一位老乡看到船上的我人事不省,就把我背回家,给我吃了一个锅巴坨,救了我的命。”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吃“忆苦餐”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方式。

正是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少年杨绍军立下誓言:等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如今,他兑现了心中的承诺,赡养孤老,收养孤儿,接济穷人,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来临。一天,奶奶杨玉婵带着年幼的小代、小华、小萍,在常德县港二口公社荆树湾大队铁井坝生产队的公共食堂吃饭。二两米饭,用浅口盘子盛着,煮得很稀,没有菜。杨玉婵用调羹轮流喂给三个孩子,自己没舍得吃一口。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小华说:“在那个没有饭吃的年代,能吃上这么一碗稀饭,都觉得像现在过年一样高兴。”

吃“忆苦餐”,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革命教育“课程”。何谓吃“忆苦餐”,就是煮上一大锅野菜稀饭,人手一碗,边吃边听老贫农控诉旧社会的苦难。今年56岁的津市教师龚峰,小时候吃过几次“忆苦餐”,他说:“年纪越往后走,越发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上世纪90年代,吃好喝好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现状。图为武陵区芦荻山乡的农民在菜田边喝小酒。赵有强 摄

改革开放后,神州大地万事皆新,丰衣足食已然从梦想照进现实。曾饱受饥饿之苦的小华成家立业,当了母亲。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她时常感慨:真是一代比一代吃得好,不仅天天有肉,还有水果、糕点、零食。

进入新世纪,吃饭渐成餐饮文化的核心。无论是家中宴请,还是餐馆摆酒,炉子炖钵是常德人吃饭的标配。坐在香气四溢的钵子菜前,听着烘托气氛的音乐……推杯换盏间,吃的是和气,喝的是愉悦。

2004年,常德云锦纺织有限公司的女工午休时在车间边吃边聊。赵有强 摄

在物流业发达的今天,天南地北的珍馐、国内国外的佳肴,都能打个“飞的”送到常德。肯德基、麦当劳已略显过时,韩国泡菜、日本料理、印度飞饼、港式茶餐、西式牛排……常德人可以用舌尖来探索世界。

2016年,阳光孤儿院的孩子吃年饭。赵有强摄

2018年2月,市民家庭聚会其乐融融的场景。 王龄翊 摄

2019年4月,桃源县枫树 *** 尔族 *** 乡苏家堆村的农户吃晚饭。即使是一顿家常便餐,也少不了炉子炖钵。赵有强 摄

不知何时开始,“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成为都市人的流行语。

在一家环境优雅的西餐厅,点一份做工精致的蛋糕;在一个晴朗又安逸的周末,为家人洗手作羹汤;在一个冷清的加班之夜,自制一碗高颜值的泡面……大快朵颐之前,先掏出手机,将美食美色以及当下心情分享——我们自证“吃货”,不是对“饕餮”的嘲讽,而是对“品味”的炫耀。

2018年7月,市城区的城壕湾美食文化街开街,商家邀请市民免费品尝龙虾宴。李龙 摄

从果腹到享受。常德人的饮食文化,在逐步进阶的口味、韵味、意味中,延展出新的美学。

我吃故我在,活色才生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常德市档案馆提供)

10月15日《常德日报》第三版▼

点击进入《长在红旗下》——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图片故事征集相关专题 ▼

策划:赵有强

编辑:郑彦 唐文洁

我们身在红旗下的图片 生在红旗下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