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生活网

萨达姆为什么可以保留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如何让萨达姆绝望的

网络整理 资讯
波斯湾多石油的原因 萨达姆有多丧心病狂?海湾战争时,他把500万吨石油倒进波斯湾

萨达姆被捕过程

在经历了9个月的逃亡生涯后,伊拉克前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于2003年12月13日被捕。萨达姆政权的倒台始于2003年3月20日,美国联合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起了饱受争议的侵略战争,最终推倒了已控制伊拉克20多年的萨达姆 *** 。

美国等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当局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严重危害了人道主义

萨达姆为什么可以保留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如何让萨达姆绝望的

。伊拉克战争的支持者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萨达姆政权不仅对敌对的伊朗士兵使用了神经毒剂和芥子气,在1988年还对本国北部的库尔德人使用了化学武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允许萨达姆继续掌权,这就为后来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而美国此次的目的就是"倒萨控伊"。

在美英联军打响伊拉克战争之初,萨达姆就公开宣称:"毫无疑问,忠诚的伊拉克民众将会赢得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但随着美军的迅速推进,萨达姆便携带少数亲信躲了起来,偶尔通过录音带向外界传递自己的声音,号召伊拉克民众继续抵抗侵略者。为了完成"斩首行动",美军开始对伊拉克的这位前领导人和其亲属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2003年7月22日,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在自己的别墅内被美军击杀。

5个月后,也就是2003年12月13日,美军在萨达姆侯赛因家乡的一个地洞中找到了这位领导人,人们发现,曾经有着严重洁癖的萨达姆,如今也是一副蓬头垢面的形象。美军在实施逮捕的过程中,没有受到萨达姆的任何反抗。曾在现场的一名美军士兵表示,萨达姆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在接受审判后,萨达姆于2006年12月30日被执行了绞刑,其跌宕的一生就此落幕。无论是伊拉克还是整个国际社会,似乎都无法对"一代枭雄"萨达姆进行盖棺定论,除了研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这点存疑外,萨达姆政权在海湾战争中的一些行为至今也有很高的讨论度。

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湾战争

1937年,萨达姆侯赛因在伊拉克奥贾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出生。在搬到巴格达后,年仅20岁的萨达姆加入了复兴党,并参与了多次暗杀行动,随后还成为了复兴党的实际领导人。1979年7月16日,萨达姆成为了伊拉克总统,达到了权力巅峰。为了获得民众支持,萨达姆在经济和社会福利上进行了改革,但也收效甚微,在其奢侈的个人生活面前,民众的贫困却被衬托得尤为突出。

萨达姆在执掌伊拉克大权后,便和苏联建立了密切联系, 并开始为发动战争做准备。在这24年期间,伊拉克和美国曾爆发过两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即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中的海湾战争让人印象深刻。

有军事评论家指出,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参与成了获胜的关键,在737000名联军士兵中,就有532000人来自美国,190艘舰艇和17000架战机协同作战的 *** ,使得海湾战争成为了教科书式的战争典范。

海湾战争作为二战以来的首场高科技战争,标志着传统落后的战斗模式的结束,人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快速、高效将会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标签。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通过对制空权的掌握,实现对敌方的全方位压制,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获胜的先例。

美国空军在庆祝取得海湾战争的胜利时,也认为这场军事冲突表明了美国在现代战争中的打法。发言人表示:能在短短六个星期内击败伊拉克军队,和海陆空三军的努力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军事素质出色的士兵和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则是美军获胜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海湾战争的前因后果。

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债台高筑

要说到海湾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两伊战争,这也是萨达姆将伊拉克推入的另一个战争漩涡。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间的军事冲突日益加剧,9月4日,伊朗对两伊边境的大量哨所进行了炮袭,伊拉克便将此视为两国开战的标志,并在9月22日派遣一支伊拉克武装部队对伊朗西部地区发动了袭击。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988年,在联合国的介入下,两国终于在1990年8月16日签署了和平协定,随后才踏上了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伊拉克和伊朗有着长约1200千米的边界,所以两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领土争端,此次引发战争的就是 *** 河界线的问题。按照1975年两伊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 *** 河界线位于主航线中间,两国各占 *** 河的一半。

随着石油出口的需求增加,仅有 *** 河这一条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的伊拉克就率先撕毁了协议。此外,在民族问题上,伊朗的胡齐斯坦省(Khzestn),有着丰富的石油和粮食资源,战略意义突出,而且还是 *** 人聚集区,而非伊朗的人口主体——波斯人。因为,以 *** 人为主的伊拉克便想通过战争,扩大自己的领土。

在宗教和政治方面,伊拉克与伊朗也是矛盾重重。在宗教上,两国同为 *** 国家,却存在着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纷争。1979年沙赫被推翻后,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就日益紧张,在伊朗试图进一步扩大原教旨主义运动的范围后,萨达姆便对伊朗充满了担忧,因为什叶派领袖霍梅尼上台后,便号召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 *** 团结起来,推翻属于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对伊朗敌意日益加剧的萨达姆,又得到了另外一些 *** 国家的支持,为了确立伊拉克在波斯湾的霸权地位,两伊战争爆发了。

霍梅尼

战争打响后,两国的石油出口量都受到了影响,为了打击对方,两国对对方的城市、军事和石油设施进行了较为分散的空袭和导弹袭击。在波斯湾运输石油的油轮也成了双方的打击对象,美国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将军舰开入波斯湾,维护油轮安全,以确保本国发展不受进口石油不足的影响。

为了赢得两伊战争的胜利,伊拉克不仅将军队规模扩大到了100万,还从法国、苏联处引进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数千门大炮、坦克、装甲运兵车和上百架战机。伊拉克军队的武器储备中,还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化学武器,伊拉克军队随后也将它们用在了战争中。此外,伊拉克当局还斥巨资,试图研制或引起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比如生物武器和核武器。在国际社会孤立无援的伊朗逐渐就处在了下风。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伊拉克和美国间的关系开始缓和,所以美国在外交和军事层面,都对伊拉克持支持态度,比如为伊拉克提供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军事行动情报,在1987年10月和1988年4月,美军还对伊朗的船只和石油平台进行了袭击。

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拉克元气大伤:石油出口量的减少让伊拉克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对伊朗久攻不下的僵局,使伊拉克军队的士气日益低落;而伊拉克军队对伊朗平民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为,又为伊拉克招来了诸多国际谴责。

战争期间,大约有50万伊拉克和伊朗士兵丧生,近10万平民因为战争失去生命,更讽刺的是,这场消耗战的结束,既没有让两国获得战争赔偿,也没有造成边界线变动,伊拉克并未实现扩大领土的愿望。

在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拉克作为中东的强国之一,拥有约350亿美金,常常扮演着向其他国家提供贷款的角色。但因为这场战争,伊拉克的经济规模大幅缩水,沉重的战争投资和下跌的油价,使得巴格达的经济实力不断被削弱。

如今的巴格达,随处可见废弃的房屋,弹痕累累的建筑

除了将原本拥有的350亿美金投入战争以外,伊拉克还向国际债权国、巴黎俱乐部和海湾国家进行了借款,截止1990年,伊拉克已经背负了800亿美元的债务。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总共向海湾国家借了410亿美元,其中有140亿美元都来自科威特。

谈判破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和伊朗停火后,伊拉克便开启了战后重建计划,尤其是那些在两伊战争中受损严重的地区,然而,此时债台高筑的伊拉克已经很难再拿出重建的现金了。但即便如此,伊拉克也没有削减在研制和购买军备上的资金投入,因为萨达姆并未放弃追求区域霸权的野心。为了提升伊拉克在 *** 世界中的地位,萨达姆政权和自己的邻国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其中就包括石油的出口价格。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为了尽快偿还债务,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能降低石油产量,通过提升石油价格来获得大量利润,减轻自身债务负担。伊拉克原本就想获得操控国际石油价格的能力,成为中东石油的守门人,但身为 *** 国家的科威特此时却和伊拉克唱起了反调。

面对伊拉克降低石油产量的要求,科威特旧事重提,将科威特和伊拉克的领土纠纷摆在了桌面上,同时加大石油产量,迫使伊拉克解决两国间的领土问题。在伊拉克入侵前夕,科威特的石油总量已经达到了每天近190万桶,远超OPEC的规定,其生产过剩的行为造成油价进一步下跌。

在伊拉克眼中,自己对抗伊朗的行为,于所有 *** 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贡献,科威特不免除战争贷款就算了,反倒压低石油价格,让伊拉克难以快速还清债务。在谈判破裂后,为了惩罚科威特执政的萨巴赫家族,解决两伊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经济危机,伊拉克便动了侵吞科威特的念头。

1990年8月2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许,10万多伊拉克大军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面对当时军力世界第四的伊拉克,科威特的国防军迅速溃败,埃米尔携家属逃亡,其他 *** 领导人也和幸存部队一起退到了沙特 *** 。天亮时,伊拉克坦克袭击了科威特的王室住所达斯曼宫,科威特在几个小时内就全部沦陷。通过吞并科威特,伊拉克获得了全球石油储量20%的控制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入侵科威特是萨达姆一个人的主意。他曾打赌,他可以通过占领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小国来帮助伊拉克偿还债务。但萨达姆显然赌输了,他误读了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在稳定的中东地区的利益。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进口的石油大都来自海湾地区,而科威特又是"海湾明珠",国家资产庞大,科威特的沦陷必然会给西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所以美国等国并不会像萨达姆料想的那样坐视不管。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在伊拉克大军进入科威特的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对伊拉克进行了强烈谴责,称其是" *** 裸的侵略",紧接着就发动了"沙漠盾牌行动",防止伊拉克大军入侵沙特 *** 。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了伊拉克的入侵行为,并发出第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8月6日,安理会在全球范围内对伊拉克实施贸易禁令。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加盟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给伊拉克设定的撤出科威特的最后日期为1991年1月15日。据统计,到1991年1月,针对伊拉克的盟军规模就已经达到了70万,其中54万来自美国,剩下的则由英国、法国、埃及等国军队组成。然而萨达姆政权无视了联合国的决议,并坚持声称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的省份之一。

在美国发起"沙漠盾牌行动"之后,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就对科威特增加了近30万兵力,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危机。1991年1月16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4:30,由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指挥的联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了进攻,之一架战机从沙特 *** 起飞,随后,美国引导的大规模空袭几乎主导了这场战争。在16日晚,美国领导的盟军空军部队便重击了巴格达及其周边地区。

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伊拉克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进行了持续密集的空袭,几乎没有遭到伊拉克空军或防空部队的有效抵抗。在伊拉克的防空系统瘫痪后,伊拉克的通讯 *** 、 *** 大楼、武器工厂、炼油厂以及桥梁和公路等,也遭到了盟军的猛烈空袭。

面对美军的这种作战模式,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地面部队束手无策,只能白白挨炸。2月中旬,萨达姆部署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前沿的地面作战部队也成了盟军的重点空袭目标,在精确制导导弹和密集弹药的轰炸下,伊拉克陆军的防御工事和坦克毁伤严重。

2月24日,联军大规模的地面攻势"沙漠军刀行动"开始,伊拉克陈旧且补给不足的武装力量被迅速打垮。伊拉克军队此时实际上已经难以再进行抵抗,1万名士兵被扣为俘虏,三天之内, *** 和美国军队就夺回了科威特,而伊拉克的大部分武装部队要么投降,要么撤退到伊拉克,要么被摧毁。

萨达姆倾倒石油:用环境资源为武器

因为伊拉克拒绝从科威特撤离,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便在1991年1月16日对伊拉克发起了进攻。1月26日,有新闻媒体开始报道,大量石油被伊拉克释放到波斯湾。

伊拉克军队早期对外宣称的是,漏油事件是美国击沉了两艘伊拉克的油船所导致的。但在后来的军事行动中,人们发现波斯湾出现大量石油的真正原因:伊拉克军队打开了海岛管道的油阀,从众多油轮中释放了石油。这一行为导致超过2.4亿加仑的原油被倾倒入波斯湾,相当于萨达姆让人向波斯湾中倒入了超500万桶石油。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之一。

石油泄漏

不仅如此,在海湾战争期间,实行焦土政策的伊拉克军队还对科威特的石油储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摧毁。从2月8日起,卫星图像就已经检测到了伊拉克军队对科威特油井的纵火行为,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伊拉克军队总共烧毁了科威特的700口油井",这些油井大火的次数占据了石油工业史上火灾总数的近50%。那萨达姆为何要向军队下达向波斯湾倾倒石油的命令呢?原因恐怕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战争。

原因:伊拉克的作战战略

伊拉克作为原油储量世界第四的国家,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最不缺的就是石油。所以当萨达姆意识到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处于劣势后,便决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阻止盟军的进攻。为了阻止美国海军陆战队降落在科威特海滩上,在萨达姆的授意下,伊拉克军队有意将石油倒入波斯湾。此外,这一行为也让舰上的盟军缺乏淡水资源,变相削弱了其战斗力。

此外,为了阻止联军地面部队推进,伊拉克军队还在科威特南部边境修建了几条长约1公里、宽约3米、深约3米的 "火力战壕",并向低洼地区倾倒石油,点起大火,试图让地敌方步兵和机械化部队无法通行。

科威特的油井大火同样也是伊拉克的军事计划之一。据了解,在盟军对伊拉克发起空袭时,着火的油井数量相对较少,2月22日至24日,盟军发动地面进攻时,科威特境内的石油大火数量达到了巅峰。

因此,点燃油井除了摧毁科威特的资源以外,其产生的大量烟雾,还对联军的进攻性空袭起到了一定抑 *** 用,让盟军的卫星无法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进行准确识别。此外,萨达姆等人还认为数百口燃烧的油井所产生的热量、烟雾和残骸会给联军带来可怕的区域拒止障碍。显然,燃烧油井和向波斯湾倾倒石油,都是伊拉克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萨达姆的环境恐怖主义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

在为期43天的波斯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大约向海湾地区释放了1100万桶原油,人为制造了石油工业史上更大的一次泄露事故。在战争结束后的三个月时间里,石油继续以每天约6000桶的速度流入波斯湾。再考虑到科威特境内燃烧的那700多口油井,海湾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将会持续百年。

萨达姆下令向海湾倾倒的数亿加仑原油,对才受过两伊战争摧残的生态环境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科威特境内的石油大火,又对环境气候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影响。随着空气水分和烟雾的合为一体,伊朗地区甚至下起了油腻的黑雨,当地的饮用水、农作物都受到了严重污染,大量动物因此死亡。有专家认为,这些烟雾最后可能会进入高层大气,在盛行西风的推动下进入巴基斯坦、印度甚至中国上空。

被伊拉克军队倾倒石油的海湾约有650英里长,220英里宽,平均深度为110英尺。水流呈逆时针方向,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湾的水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被冲走。让环保主义人士感到痛心的是,这里大约有3650种动植物,其中包括了50种濒临灭绝的物种,比如绿海龟、抹香鲸等。

据报道,海湾地区的油层厚达15英寸,这意味着当地的泥滩、珊瑚礁等都会受到石油的毒害,大量生物将会因为窒息、中毒而死,这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无疑是毁灭性的。此外,在海浪、风和洋流的推动下,大型石油泄漏的范围可以蔓延数百英里。涌入波斯湾的浮油是历史上更大的溢油事故,海洋的"自我清洁功能"失效,沙特 *** 近706公里的海岸线被石油覆盖。

如果不对燃烧的油井和散布在海洋中的石油进行处理,当地的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更加恶劣。然而,受战时条件和重建工作的影响,人们的清理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工作量太大,清理费用也居高不下。据统计,仅在1991年,对海湾地区油污的清理费用就达到了2.1~5.4亿美元。萨达姆的行为,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浪费了大量资源。

总结

在1991年的这场战争中,萨达姆的行为最终导致大约300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人们一致认为,伊拉克军队犯下了无可饶恕的生态罪行。这在多数人听来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伊拉克却成为了常态,使用环境作为武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冲突和环境恶化早就交织在了一起。伊拉克环境部长库塔巴朱伯里(Qutaiba al-Jubury)就多次对 *** 国的恐怖行为进行了指责,用有毒废物和石油故意污染河流、湖泊,破坏农田,只会导致当地荒漠化加剧。

环境署的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则警告说,所有这些环境破坏都有可能在未来造成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他还表示:"它会使人民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加严峻,让更多人成为全球难民大军的一员"。而萨达姆向波斯湾中倾倒石油的行为,不仅没能阻止伊拉克的溃败,反而给当地带来了更大的灾难,给部分组织做了错误示范,这一罪行将会使他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埃里克索尔海姆

萨达姆为什么会胜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如何让萨达姆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