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开篇之语,是全篇的重中之重。而“止于至善”一词,古往今来有多种解释。其中,现在网上最多的说法是:“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和“在于达到更高境界的善”。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是至善的解答,两个说法都忽略了“止”的重要性。
我们先看一下朱熹对“止于至善”的理解。朱熹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意思是说:所谓的“(止于至善的)止,是一定要到此为止而不再有发展变化的意思。(止于至善的)至善,则是事情最合乎自然,最合乎情理,最合乎道理的状态。也就是说,通晓领悟高境界的道德和亲民爱民,都应该在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之后不再使其改变。并且,一定在达到顺天理合人情的更佳境地之后,不再掺进一丝一毫的个人私欲”。
举例一,为人臣,尽忠为至善。必须止于忠,而不谋私利,不谋权。
举例二,为人子,尽孝为至善。必须止于孝,不谋家产,不求回报。
举例三,为人师,传道受业尽其职为至善。必须止于诚,不求感恩,不谋回报。
举例现代,做军人,做医生……等等都以尽其宗旨守其操德为至善,并将行为停止在这个至善的层次,不做背理背德之事。
《大学》里“止于至善”后面的话非常重要,也常常被译错。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看看(古诗文网的解释):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可以说(古诗文网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这里面的“定”,“静”,“安”,“虑”,是内心变化的四个阶段。我的理解是:(知止)知道并理解了自己应该恪守的节点,(有定)心里才会产生(有)定力,(能静)一个人有了定力才能够静下心来,(能安)静下心来才能情绪安定,(能虑)情绪安定才能够细心思考,(能得)只有细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注意:这里面用了一个“有”字做前提,后面产生了四个“能”字做推理。“知止”在这里起到了大前提的决定性作用。要想“知止”必先“致知”并且达到“知至”的程度。
“定,静,安,虑,得”从颜回的话语中也可以找到更高级的答案。颜回说:“惰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放松肢体,闭目塞听,无我无他,魂通众灵。)
我们再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止于至善”。
举例:在好心情,好环境,好身体的前提下,酒能喝到7~8分醉而不耍酒疯,不惹事,倒头就睡,就是饮酒人的止于至善。饮酒人要想“知止”,就必须“致知”于自己的健康和酒的危害。当对健康和酒的“知”达到“至”的程度以后,才能懂得“止”的重要,于是才会产生适可而止的“定”力,并由于有了“定”力,才能控制住继续饮酒的欲望,而使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了,情绪才能“安”定,情绪安定了,才能理性地考“虑”问题并理智地对待别人的劝酒,然后才会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得”。
既然喝酒是这样,那么吸烟,饮食,工作,等等都可以做到“止于至善”。
作者:申晓峰
止于至善深度说说 人间至善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