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科普大赛第二季# 清江鹤出生在大山里头,打小就与刺梨这种灌木中的果子打交道。山里头的刺梨最多,到处都是。河道边土坎上,房前屋后,坡道边,密树林里。特别是河水流量不太大的小溪边,象赶趟似的聚集,一簇簇一丛丛一堆堆,甚是密集。
一到春天,花开得最多的除了映山红就是刺梨花。女孩子爱美,就喜欢将刺梨花摘起来贴在头发上。因为花背后的小果上有刺,所以刺花在头发上很好贴也贴得紧不容易掉。
图片:刺梨的花及果,花又称为缫丝花
曾经是很多“野孩子”的最爱水果:
清江鹤孩提时代是物资溃乏时代,那个时代的农村家庭经济都比较拮据,孩子又多,每个家庭都有4个以上的孩子(多的有8个孩子),尽管在实行计划生育。#我的秋日乡村生活记#
在孩子们的眼里,刺梨的味道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我们没吃过“专业种植”的水果。其实,也没有人“专业种植”水果。
因为那个时代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谁还会“空着肚子”种水果(当然这个观点,现在看来不一定正确,但很多人都可能去“舍 一家人的性 命”,来冒这个种植风险)。
市场上销售的梨子,花红,李,桃,苹果(在清江鹤记忆中有)等水果,都是人们房前屋后,坡坎土坎,自留地等地方为了“占地”作标记或起特殊作用栽植的,并得到了“意外收获”。
图片:己成熟的刺梨果子
刺梨的成熟期在8~9月份,真正味道最甜的风味最浓的刺梨要经过“霜冻”后,才体验得出来。但农村的刺梨,哪里等得上到那个时候,基本上在刺梨果表变赤褐色了,就有人开始采摘了。而且采果的人都排着长队,一路去一路来的,好不热闹。
“土鸡”也变“金凤凰”,野果很有发展“钱图”:
最开始的时候,有人在市场上收购刺梨(鲜果)2~3角钱一斤。#新农人创作大赛#
这似乎打动了山里每一个“野孩子”的思维“神 经”。因为有钱就有动力,致于付出多少劳力那是无所谓的。孩子们有的是。
于是,每逢赶集,那个农贸市场上,街的两旁全是卖刺梨的,几乎榨 断 了街。自然刺梨收购商也是要下压价格的。听说,他们的收购目的就是贩运到外地制药厂去销售。
图片:初加工的刺梨
如此盛产刺梨的大山之地,有人就突发奇想,以刺梨为原材料来酿酒,不是就更赚钱了吗?
想法是好的,也是一种赚钱的门道,也给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渠道,何乐而不为?关键的是,这个想法与种植结构调整思维是一致的。于是,野果就成了一种转变种植结构,改变思维方式的最好载体,纷纷夸诵栽种刺梨是最有“钱图”的发展方式。那段时间,还涌现了不少“种植大户”引领乡农们如何示范种植刺梨。
刺梨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成了被人遗忘的野果:
山民们的担心最终演变成了现实。没种几年刺梨,酒厂因为经营不善,退出市场倒闭,很多的许诺都无法兑现。后来乡农们才知道,这个酒厂本身就是靠贷款组建的。
图片:诱人的刺梨单果
再加上打工热潮的兴起,外出务工成了农村最“时尚”的职业。很多人也因为外出务工,逐步走出了农村困境,在城里置了房就了业,举家外迁。那个曾经诱人的野果,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藏进了人们的记忆。变成了一抹永远挥不去的思念。
现在很多出生在乡村里的小孩,生活在物资富裕时代,吃了香蕉有苹果,吃了芒果还有风梨,吃了这样还想那样。。。。有谁还在惦记着路边的灌木丛里有曾经被一代人眼靓的刺梨?不仅认不得,而且还怕被刺!
遗忘的野果,“钱图”毁于一旦:
前几天回农村老家,清江鹤见路边两旁的刺梨树堆集如山。后来听乡农说,这是村里在搞村容环境整治,要把污水沟两边的刺梨树挖光砍光,然后砌上石头墙勾上水泥缝,还要在沟的两边“硬化”一条人行道,铺上水泥砖,让人在上面行走,做到人车分流。
清江鹤想了想,觉得也是好事。
图片:内部己经黄熟的刺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