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融是贷转股的产物。廿多年前为减轻企业贷款的负担,企业的贷款转成华融公司的股份,华融承担了银行贷款。企业包袱轻了。但华融的股份仍受企业业债的左右。
中国华融周五表示,2021年以来,公司经营情况平稳,主业转型成效显现,流动性充足,各项到期债券如期兑付;同时,正积极配合审计师尽快完成2020年年报审核工作,相关审计工作完毕后将依法适时进行信息披露。
中国华融微信公众号发布其”2021年一季度形势分析会议”新闻稿并表示,未来将坚持做精做强不良资产主业的经营发展方向不变;加快存量风险处置,加快盘活低效资产,加快重组业务转型,大力拓展实质性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提高主业发展质量;此外,强化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理。
在市场对中国华融资产风险担忧持续发酵之际,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正着眼于化解华融短期流动性风险。多位消息人士周五称,监管层已协调多家银行对华融相关贷款”不抽贷”,并准备好对其进行支持。
稍后上海证券报援引银保监会相关部门报导称,目前华融经营正常,流动性充裕,正积极配合审计师,以尽快完成年报审核工作,相关审计工作完毕后,华融公司将依法适时进行信息披露。
【华融的困境和前路】
6月就有新闻称,中信集团正在对华融进行尽调。这次外媒爆出的消息,倒也不令人十分意外。
自从赖出事以来,无论华融还是东方、信达、长城,都在经历日趋严格的监管,“回归主业”成为经营的重中之重。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突然间被泼了一盆冷水。
打开年报,几大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的主业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不良资产经营;
2. 投资与资产管理;
3. 金融服务。
不良资产经营是AMC的创立之本,主要是银行资产包的收购和处置。虽然银行近年来都成立了各自的保全部,集中处理违约贷款,但很多周期长、难度大的项目,还是会交给资产管理公司,由更专业的团队处理。
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化解银行坏账的生意都是必然会存在的,不仅政治正确,还可能名利双收。
投资与资产管理,本意是通过市场化,为AMC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起初一段时间,这块业务确实发展得很好,炙手可热到什么程度呢?有些分公司,只有一个处室或团队从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其余三四个甚至六七个处室团队,全部在做投资。
而所谓的投资,相当一部分是为房地产企业提供高息借贷。
可想而知在政策宽松、房价大涨的时代,这种模式有多么轻松体面,堪比躺着赚钱。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行业的类信贷和股权投资业务。无论规模还是增速,华融都稳居AMC之首。
金融服务,主要是通过持牌子公司提供的服务,目标是形成金融控股集团,啥牌照都有,啥业务都能干。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发现,困境的本质是忘记初心。
一个专门从事不良资产的机构,存在的意义在于化解风险,当有一天自己成为风险的来源时,就离出事儿不远了。
未来华融的前路会如何?
市场上一直流传着各类消息,不绝于耳。老王大胆揣测,华融作为不良资产经营的主体,还是会继续运行下去,而其他的“非主业”,需要尽可能精简、剥离、斩断。
这和近期我们看到的,AMC积极收包、加快存量固收业务回现、陆续处置持牌子公司的举措高度一致。
当所有人都在困惑时,其实金融机构的使命和担当从来没变。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地都大老王,与老王沟通交流。
中国华融发布2020年财报巨亏1029.03亿元!
又一家因为搞副业而陷入困境的公司!。好好的非学人家搞金融贷款业务,把自己搞死!
本来早就要公布去年财报的,奈何拿不手,只好四月停牌至今,一直遮遮掩掩拖到8月才公布,因为有一家接盘侠出现了!
不过这人家接的也不亏,反正华融主营业务就是资产管理的,或者说处置不良资产的,接盘侠估计也有不少这种资产,正好负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