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你什么时候买的房?利率多少?月供多少吧?
最近跟朋友聊到贷款利率这块的问题
A朋友2016年买的房子,当时房价一路走低,贷款利息都是打85折,他买了一个123平的房子总价竟然才76个w,贷款55万,年化利率4.41%,贷款30年月供差不多2700左右。
B朋友2020年买的房子,房价当时是小涨了一波,利息已经不打折了,买下房子的面积大概是126平,总价146个w,贷款100w,年化利率5.49%,贷款30年月供5671。
今天我们不谈房价变化,就谈利率。
B朋友比A朋友贷款利率看着好像就只增加了1%,但是这个账如果细算下,不得了!
同样按照贷款100w来算
5.49%的年化利息月供5671元
4.41%年化利息月供5013元
一个点,每个月会增加658元的房贷
30年也就是360期,房贷会额外支出236880元!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房住不炒,是好的!但是银行加息的无差别打击,连同刚需一起打击了!
银行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对于刚需首套房给予更多的优惠和帮扶?!
鸭梨山大有没有!#重庆头条#
深夜利好传来,银行释放“降息”信号
多家国有大行自9月15日起再度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品种利率有不同幅度的微调。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
银行释放降息信号主要是今年以来,国家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调。
1月23日公布1年期LPR下降0.1%,5年期LPR下降0.05%;
5月20日公布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
8月22日公布的LPR报价结果显示,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5年期及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随着LPR的下调,降息效应逐渐
存款利率也有望再度下调。
央行最新公布的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目前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3.4%,最低为2.9%,其他股份制银行普遍维持在3.3%-3.35%之间。
部分地方(比如宁波)首套房房贷利率下调至4.1%,还有地产开发商的一些优惠举措,比如电器、家具等。甚至更优惠的地产开发商再补贴利率,实际贷款利率可达到“3”时代。
三年大额存款利率普遍维持在3.3%-3.35%之间,而房贷的贷款利率在4%,或者更低。再加上银行的运营成本、人工成本等支出费用,银行甚至可能出现亏本的生意。
再加上疫情防控期间,为应付未来不确定性风险,企业与个人对存款的积极性非常高,银行根本不怕没存款。
从M2数据也可以看出一二,8月末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续创2016年4月以来新高
名词解释: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说白了,M2就是全国的现金+存款
由上述可知人民存款的热情度有多高,再加上银行间的大额存单是有上限的,不是无限开放,需要上报给人民银行。不少群众存大额存单一度到了用“抢”字来形容也丝毫不夸张。
以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目前是供大于求,因此存款间的利率下调也就不足为奇,后续仍有下调的空间。
#9月财经新势力#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官方回复:合肥住房贷款不可以“商转公”,“商转公”贷款业务已停止
有网友在12345政务直通车上咨询:2019年在合肥市区购置了首套房,但是因为价格较高,且当时公积金只能贷款20年,不得已选择商业贷款30年,利息固定在5.88,每月月供压力非常巨大,现在因连续几年疫情影响,收入也大幅度降低,房贷商业贷款利率5.88压力很大,希望可以“商转公”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如下: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于2016年10月停止“商转公”贷款业务办理。截至2022年5月底,我市个贷率为98.2%,已达“三级预警”等级,因此我市暂不具备恢复“商转公”业务条件。#合肥身边事##合肥头条#
#揭秘高利贷巨头捷信# 在今日头条上看到@金角财经 的《高利贷之王》,让人唏嘘不已。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把持的捷信集团,放贷利率100%以上,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4.3%~9.7%,却有着五大不可思议的发展历程,这也让人感觉困惑:其背后还有没有隐秘的利益链?
1、持牌照放高利贷,却能纳入国家征信系统;
2、可以冒用个人身份证实现捷信贷款,根本查不到谁在套现;
3、由东欧人把控的贷款公司,却能合法地血洗半个亿的中国低收入人群;
4、21万名销售员和2.3万人暴力催收,却一直合法地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
5、不良贷款率奇高,却能堂而皇之的混迹于金融行业。
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3%,而捷信集团2016-2019年6月末,中国地区业务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4.3%、7.2%、9.7%、9.6%。
而捷信的贷款利率100%都不止,这还是不逾期的前提下。
再对照马克思《资本论》里说的:“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金融不能像“卖大白菜”的销售模式、靠打价格战“卖贷款”产品,结果,就是捷信的结局——业绩逐年下降,2019年,捷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9%和18.34%。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5.16%;净利润相比2019年同比下滑88.07%。
同时,捷信自身接连被列为被执行人,从2018年8月至今,捷信合计25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范围覆盖天津、河南、湖北、江苏、浙江、湖南等多个省份。2017年至2021年,捷信金融收到法院下发的的裁判文书数量连连递增,分别为323份、1112份、2613份、8943份和2196份。案由以借款合同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主。
设想一下,捷信的催收团队会不会转去做这些案件的催收?
今天朋友问我我们是一般纳税人,医疗器械销售,我单位借款给另一个没有关联的企业,无息的,这还需要交什么税吗 ?
那下面咱们来一起学习下:企业无偿借款给其他企业一般涉及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1)增值税:按照“贷款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6%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
(2)附加税:根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计算相应的城建税(7%、5%、1%)及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具体减征幅度以当地规定为准。
温馨提示:企业无偿提供借款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实务中一般税务局会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核定利息收入确定增值税的依据,具体以当地税局要求为准。
3、企业所得税:目前对于企业无偿借款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口径认为需要视同提供应税劳务缴纳企业所得税,有的口径认为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建议与您所属税局进行确认,以税局要求为准哦~
参考文件:《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20号)第三条。
所以说根据当地税务局的进一步要求来确定是否交税,按政策来说是需要交税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还有朋友问股权转让的问题: 我们是一般的自然人股东直接的股权转让需要交什么税款?
税务上:
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缴纳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可能还涉及到增值税:
1、印花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买卖、继承、赠与优先股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依书立时实际成交金额,由出让方按1‰的税率计算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财税[2014]46号);否则,按照“产权转移书据”以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征收;(印花税暂行条例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11)
2、个人所得税: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第四条)
3、增值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比照“转让金融商品”免征增值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属于增值税范围。(财税[2016]36号附件3第一条第(二十二)项)
注:自然人股权转让涉及的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可在50%税额幅度范围内减征,具体减征比例以当地规定为准。
账务:被投资企业发生股权转让,您参考如下账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原股东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不过现在好的朋友为了不交税选择0元转让估计,税法上是不允许0元转让,不过现实中也可以操作,就看当地税务局对这方面的核查力度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球都在加息,今年的股市还会好吗?
粗略算了一下,全球各国将要加息的时间:
美国:3月首次加息,2022年加息3-7次;
英国:3月首次加息,2022年可能加息3次;
欧盟:9月首次加息。
而已开始加息的国家有:
韩国,经过三次加息,利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巴西,已八次加息,利率水平提升至10.75%,五年来最高;
加拿大,已加息完毕,准备缩债;
......
我们知道,加息意味着贷款利率提升,那些靠借款和高杠杆的对冲基金和炒股者,将不得不收缩战线,大幅度减少对股市的资金投入;甚至有的还要清仓套现,以偿还到期的债务。
股市虽然盘子很大,但真正影响股价的是股票交易活跃度,如果抛售股票的多,抢购股票的少,股价就会降低。
因此,2022年全球央行加息,各国股市可能不会好受了。犹记得:2015年中开始,美联储预期加息,造成极大的市场恐慌,纳斯达克指数三次暴跌,从2015年7月-2016年8月,纳斯达克震荡了一年之久,才走出低谷,继续攀升。
2022年,欧美股市会重现2015年的低谷震荡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