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漂鲁迅!最近看《觉醒年代》,里面有鲁迅,感觉拍得真好,尤其是他写《狂人日子的》那集,是第15集,得专门看看呢,鲁迅说:从那时起,以后周树人就叫鲁迅!。真是看得我满怀激动,那是多么纯粹的一个时代啊,年轻人很有干劲,敢于斗争,为国为民!
看了电视我才知道,原来鲁迅还是个设计师啊,北大校徽都是他设计的。霸气有才!再后来,1927年,鲁迅来到上海,一直租住在虹口附近,在上海渡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最后长眠于虹口现在叫鲁迅公园。
据说:鲁迅在上海租过三个地方:景云里23号、拉摩斯公寓(四川北路2093号)、与山阴路132弄9号。最有名的要数景云里23号,就在现在的多伦路文化街上。现在在这里设立了一个鲁迅故居。
那时的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鲁迅在上海努力创作,写下来很多犀利的文字。不过,鲁迅在上海也一直没有贷款买房,他在文章中说:上海的房租很贵,空气很坏,但此外也无可住之处,也只得在此混一下了。
你看:鲁迅跟我们一样,都是沪漂族,谁也不比谁容易啊,建议大家看看这部电视剧,与在一线城市奋斗的诸君共勉。#上海头条#
如何才能讨得上海虹口囡囡做老婆?
(1)要明确于上海何处可寻得虹口血统较为纯正的囡囡
近20年来,因旧区改造而迁移他乡的虹口人有在虹口江湾镇彩虹湾保障房区域的,这算近的,也有搬到松江九亭、宝山顾村、闵行浦江、奉贤金汇的,那就远了。但不管是近是远,这几处确有血统较为纯正的虹口囡囡。
有人问了,如今虹口核心区域内怎无虹口囡囡。嘉兴路街道、四川北路街道、欧阳路街道、曲阳路街道这五个街道地界上,多的是年纪长些、善跳广场舞的虹口阿姨,甚少见到年轻貌美的虹口囡囡。
(2)要将虹口囡囡常带到虹口白相
虹口囡囡从小就搬离了虹口,只能从父母口中略知虹口曾有的辉煌。
所以啊,谈朋友的辰光,多带虹口囡囡来虹口。山阴路万寿斋的小笼吃吃,虹口公园兜兜,乍浦路逛逛。
等谈得差不多的时候,跟囡囡家里人说,订婚酒水放新亚饭店,结婚酒水放上海大厦。如此,两个人的事,基本OK了!
(3)要在虹口核心区域买商品房
虹口囡囡是随父母搬出虹口迁至近郊远郊。虹口囡囡的父母,也就是准丈人老头、丈母娘,他们内心中还是日夜思念那片故土家园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搬回虹口,自己不行了,女儿搬回去也是好的。
最佳方案呢,自然是在虹口瑞虹新城那块买一套商品房以讨得虹口囡囡父母的欢心。但虹口瑞虹板块近期的几个楼盘价格高企,全款买一套房,花费巨大,就算是用贷款买房,还几十年房贷,那也是一桩蛮心累的事情。
次选方案嘛,就是在彩虹湾那里弄一套保障房,名义上还是虹口境内。#上海头条#
附:图片采集于网络
故宫的三希堂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总共也就8平方米。房间不大,却因放着三幅名帖而蜚声海内外。
1746年,乾隆皇帝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此三帖合称为“三希",并御书匾额“三希堂"。
当年国民党离开大陆时,曾带走一些珍贵文物,其中就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只有28个字: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大致意思是:山阴张先生你好,刚刚雪后初晴,你那里一切都安好吧。你说的那件事我没有帮上忙,心里很过意不去,王羲之敬上。
三希堂法帖中的王献之的《中秋贴》和东晋王珣的《伯远帖》也一直被收藏于三希堂。直到1924年11月5日,清皇室被逐出故宫,两帖被私售予郭宝昌。
郭葆昌收藏《伯远帖》和《中秋帖》,引起古书画鉴赏收藏家、书画家张伯驹的注重。张伯驹想收藏,郭葆昌也想转让,但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未能如愿。
20世纪40年代末,郭宝昌死后,其子郭昭俊因经济困窘将《伯远帖》和《中秋贴》抵押给英国银行,靠贷款度日。贷款期限快到了,如果没钱赎回,将会被银行拍卖。一旦被卖,国宝很可能流到域外。
1951年,时任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几经辗转购回《中秋贴》和《伯远帖》。这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回购珍贵文物的一件大事,被传为美谈。
对于三希堂法帖,请问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
魏一: 杜诗铁粉||半路出家的古代文学小迷妹||文史哲野生粉,现专注于自媒体写作。
陶渊明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茶已备好,欢迎素心人来。
#国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