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英语学员花151万元买课#,还有52%的人贷款支付学费。消费者能获得的清偿比例非常低,甚至可能完全清偿不到。(央视财经)
上个月贷款十几万报班学习英语!
今天想去上课,没想到已经倒闭了
[流泪][流泪]华尔街外语培训中心,还欠商场70多万租金!~
找销售,校长!打电话都没人接了~
我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才上过一节课[流泪][流泪][流泪]
1:婆婆退休前在市中心医院当护士长,现在每个月都有45000元退休金。她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喜欢看一些美剧,但听不懂英语。她就交了1000块钱,进了一个“坚持学英语三十天,看美剧不用字幕”的群。婆婆刻苦学习了三十天,群主给她发了很多美剧,告诉她看美剧可以不需要字幕了。婆婆特别的高兴,迫不及待地打开美剧,果然没有字幕也能看懂。因为配音竟然是中文的,而且自始至终全都是群主的声音!
2;科大学毕业后,我去了省立医院icon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上夜班。昨天半夜去查房,突然发现一个病人不见了。当时我很着急,赶紧叫醒家人,问:病人去哪了?家人回头一看,窗户上没有人,平静地说:没事,应该上厕所了。我们在两边的厕所里都找到了,她终于做出了反应。她一边翻包一边说:坏了,他可能会跑出去吃饭,我手机里的钱都被他转走了!????
3;哥哥花了150000元,给嫂子买了一辆逸动plus。那次嫂子向我炫耀,说是门卫大叔对她特别尊重。她每次开车回来,大老远就抬起挡车杆,敬礼通过。今天我和大叔闲聊问起这事,大叔说:你嫂子开车一个星期,撞坏俩次小区大门,撞坏三次挡车杆,下次,说不定把门房就撞塌了,我敢不出来么???
4;李:媳妇,你怎么剪成短发了啊?妻子:怎么了,不可以吗?小李:哎,以前你长头发的时候,你每次一哭我特别心疼,因为哭起来梨花带雨的,现在你头发剪得这么短,看起来就像一个灌汤包子在往外面挤它的汤汁,我想笑啊!
5:为了给刚毕业的姐夫买婚房,公公去市里一家银行申请贷款。结果银行经理严词拒绝。公公养的藏獒突然上去咬他。没想到,藏獒转身咬了旁边的一个顾客。经理很惊讶,说:“你的狗咬人我能理解,但是它为什么要咬那个顾客呢?”老丈人说:“我不确定。可能它是想去掉嘴里的味道吧!”
6:今天放学后,老师笑着对全班同学说。“放学就闹的同学不要慌,不要拖堂,吃方便面的同学不要聊天。要求后面的同学安静,不要影响前面同学的睡眠。把看窗边景色的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同学叫过来,我很容易安排作业。我记得路过的同学告诉了在网吧的同学今天的作业。’老师做到这一步不容易啊。''
7:有一两个朋友刚进一家公司,去公司食堂吃午饭。当他们见到领导时,他们急忙向他献殷勤。领导吃完后,赶紧从口袋里掏出卫生纸擦嘴。领导当众表扬了他的细心。二货谦虚了一下,结果他紧张地说:“哦,我平时不带纸的。早上上厕所的时候,我把裤兜放好了!”领导的脸明显抽搐了几下,然后……我朋友失业了!
8:这一天,河里只有三个钓鱼的人。突然湖水变得可疑了。水怪对着三个钓鱼的人说。“我是这里的湖怪。能满足你们的任何一个愿望。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其中一个弟弟说:“我背上有伤,很痛。你能缓解一下疼痛吗?涂了湖怪,他的背就不痛了。第二个人说:“眼睛痛,视力很差,你能帮帮我吗?水怪我给她吹了,很快就好了。第三个人说:“我不需要任何帮助。我在等着收抚恤金呢!
#搞笑##搞笑段子##幽默搞笑段子##搞笑幽默趣闻#
数据说话: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减少5193亿元,还有个数据,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居民消费、购房意愿非常低迷!
本周三天放假,但是今天和明天各有一个会。来办公室开个会,顺便躲会儿清闲,在家豚可太吵了。
今天开好会学会儿英语,把需要买的东西买一下,回去顺便把快递给取了,还需要寄的也寄了。
明天早上开会,开好以后我去找托尼老师剪头发,下午带豚去萌宠乐园看小兔兔和鸭鸭,豚最喜欢这两种动物了。
后天我要去趟医院。周五正常上班。
最近心情不太好,感觉情绪乱乱的,也许我需要理一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吧,把事情理顺了按照顺序去做就会安心很多。给自己喝点鸡汤打个鸡血吧,加油呀!
我是个急性子,自从打算提前还贷了以后心里好着急啊,特别想快点攒到钱把贷款还了[泪奔]。
读书笔记,每天英文十分钟《相约星期二》#
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应该引起人们注意。
什么误导呢?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来自于左顾右盼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确保营养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潢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的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莫里老人认为,这是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
这是一个将死的老人对他的学生上的最后一门课,给年轻人警醒,我们这一生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很懦弱、迂腐、愚蠢,过往和现在做的种种事情,似乎很多都不是内心真正需求。真正想要的,又没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去追寻,过于在乎周遭环境和周围人的评价。真正能做到像《刀锋》里的拉里能有几人,能打破惯性,按自己的方式勇敢体验一生。
不过,莫里临终前仍后悔没有一个孩子,即便当初再困难也该要个孩子,尤其希望有一个像Mitch的孩子。对于很多不婚不育的人说,不知道老了是否会改变这一观念,也包括我。因为死亡还离我们遥远,所以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变得困难。
当一个人主动面对了死亡,他看问题的眼光就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