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朋友去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商转公,上午填好申请表先去盖了章,又去不动产登记中心调档,顺带拉了征信,一切弄好赶到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下班了,只能下午办理。下午过来人是真的多,转贷要先预约,而且当天有效,过期不候,目前最早的是下周二
#武汉头条# 哈喽我是峰哥
去年中旬峰哥在粉丝群有讲过一次降息时间点,后续在元旦确实调整了一次存量降息,以100W为基础月供调整了200元左右的供还金额。
那么2023年是否还能调整降息呢?据峰哥和几个朋友碰头吃饭时探讨了这个问题,目前四大行也在约谈这个问题,大量的购房者统统都在提前还款,原因有两点:第一刚刚摆脱YQ部分人群觉得市场前景不明朗,大额存款利率突然降低。第二是因为2022年新房利率三次下调让高利率入场的群体难免心里不平衡,所以采用提前还款的办法降低损失。
部分铁粉有问到,今年还能不能向下调整存量房的利率问题,峰哥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下,现在四大行也在不停的给YM提建议和参考性解决方案,当然采取不采取是YM的事儿。四大行目前提出的是在原有的固定基础上去调整0.4%-0.6%个百分点,这一招非常阴险。
调整之后大部分的群体利率会控制在4.3%-4.5%,这个利率下来才会让21年购房群体更头疼的存在,转贷加上手续费不划算,提前还款如果做生意在需要银行周转利率和调整的房贷在差不多的水平。
也不能把锅全部甩给四大行,虽然他们提出以上的解决办法也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整体上他们至少还是在帮大家减轻还款负担,同时也解决了四大行自己客户的流失问题,可问题是现在YM不见得能同意,一旦采取存量降息那么GJCZ的损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YQ刚刚恢复正是需要钱的时候,经济的复苏失去的三年要追回,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
如果不降息大家都提前还款,那么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所有的钱全部回归到各大银行,社会上的经济又会停滞。下调利息损失是一时的,如果大家都还了款,手里都没有钱那么就会出现生意人摆烂不扩张、白领工作的群体不消费、买了房待结婚的把彩礼拿出来还了款延迟婚期,这里不讲述大型企业(家底厚实不影响)这里讲的是从民生问题出发,我想这次YM应该会慎重一些看待这个问题。
透露一个小秘密,现在四大行里的风言风语也是想着赶紧向下调整一次利率,因为排队还款银行快扛不住了,行里不管大小领导提出的意见就是希望YM同意他们提出的建议(降息)
峰哥预计今年还会有一次降息调整(存量房)从更深层次里看,向下调整到一个合理的位置,更有利于YQ之后的复苏,你说对吧!
我是峰哥 你身边最帅的百宝箱 下期再会
#如何看待提前还房贷#
怎么说呢!
那得看经济实力。
如果还了几年后,忽然撞了大运“一夜暴富”,还是把剩下的年头全给清零为好。
然后,悠哉悠哉的过日子,方能释放每月还款日的“七天之忧”。当然了,这是指做生意的群体。
我就是这类群体的一员。
想当初,首付九万弄了一套吃喝拉撒的“砖窑”之后,每月一到“登陆日”,就得拼凑出两千七,然后到银行排队交钱。
可长舒的一口气刚还没吸回来,下个月又到了。
如此这般,在精打细算中跑了六十趟银行。虽说每月六七千的收入倒不算有压力,但总得在心里忙忙叨叨的。久而久之,那个好像认为自己是被骗到人家手里的媳妇便当起了假尼姑。
而且,期间想换个楼,因没房本,价格就“低人一等”。再关乎什么转贷,契约
签字画押、公证等之类令人头痛的乱七八糟的条款,干脆放弃。
第六年年初,一笔小生意“对缝儿”成功,几次倒腾从中间获利九万元。
兴奋之余,并没如数上交到那个不会念经、而且天天阴着脸的“尼姑”手里。
银行用了一个上午,房产、不动产用了两小时。
晚上,便把房本摔在了茶几上。
然后,喜逢云雨落巫山。
第二天,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尼姑与一个“想花花不成”的假和尚统统还俗。
太阳还没落山,公园绕弯儿的男女老少中间便多了一对久违的、贱兮兮粘在一起的身影。
好像又过了不到半年,敢去4S店谈论尼桑三厢了。
而还房贷那几年,看别人考驾照都心生怨恨。
所以说,我认为这步走对了。
不然那笔“暴款”兴许年八后就只是“隔夜财”。
因为一得瑟,兴许麻将桌上就血本无归。
不过,有个当老师的老哥们儿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2014年首付后弄了一套123平米的房子,月供三千多个零头。
他身体欠佳的做护士的妻子五十岁就退休了。
如今,他还差几年就退休了。
可这些年总是省吃俭用,连双“牌儿”鞋都没有。
我们一年出去玩十次,他偶尔有那么一次参加,还是大家夹枪带棒的连骗带哄加“损”。
我们这些人,出去时皆衣冠楚楚。
而他总觉得就那“一件”红色冲锋服,还有些发白。
但据“传言”,他存款不少于四十万。
听说去年,他儿媳开个大型美食店在他手里“借”走了三十五万。
儿子说五年“必还”。
可能因为疫情,一会儿开,一会儿关。
我真替他担忧,估计这笔钱“悬了”。
而他,还得紧紧巴巴还房贷,还得管孙子,还得领着脑血栓的媳妇“溜弯儿”。
有时候,我真怀疑他五十五岁的糟糠是不是因为“生活”有压力,才导致病从火中生……
唉!
不谈论这些了。
如今,房奴遍地。
我这观点只是以个人想法才说起来容易(好在那时候房价不那么高,钱也相对好挣)。
现在,五线城市月供三千的都占“大头”。
拿死工资的年轻上班族、一老本实不“犯奸作科”的,可能只有到二十年多年后拿房本。
也就是说,差不多耳顺之年,肾里的结石才能算排干净。
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