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志芳,来要回我丈夫的头颅。”丈夫遇难第2天,挺着大肚子的她,拉着6岁女儿,只带了一名卫兵,来找日军要“头”。
64年后,100岁的她终身未再嫁,带着儿子和女儿回国。站在盐城烈士陵园墓前,她泪流满面:
“中柱,你起来看看我们呀……”
王志芳的丈夫就是陈中柱,著名的“断头将军”。他们是在志芳姑妈家认得的。
那个时候,陈中柱从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后,分配到国立中央大学当教员。
而王志芳也是青春年纪,她从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中逃离出来,逃离了冷漠的父亲和继母。
美好的年纪,总是容易滋生别样的情绪。
刚开始两人只是打招呼,但后来熟悉之后,开始聊天。
陈中柱不以自贫苦家庭自卑,反而充满了满腔革命抱负,这也深深激励到了王志芳。
慢慢的,王志芳也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相处得久了,两人考虑后决定在一起。1932年,两人在南京结婚。
2年后,王志芳生下大女儿陈璞。
民族危亡的时候,陈中柱被任命为战地特种工作团少将团长,因为要指挥徐州会战的战役,不得不与妻女分离。
重庆沦陷前夕,陈中柱心情沉重,但妻子王志芳支持他前去,并说:
“中柱,你放心,家里有我顶着呢!你只管上阵杀敌。”
但其实,王志芳还是很担心丈夫的安危。有天,她最不想知道的消息来了。
徐州会战中,陈中柱带领部队与日军厮杀,消息传来说,陈将军已在战场牺牲。
王志芳心痛的同时,不接受这个消息,她抱着希望,带着3岁的女儿和几个月大的儿子去江苏泰州,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时各地封锁,没有直达的,必须绕远路,她先到越南,再到香港,经过上海,才到泰州。
而这个中间,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得了病,王志芳又四处寻医,可还是没有救活儿子。
一时间,对丈夫的担忧和对死去儿子的愧疚,几乎要让王志芳崩溃。她匆匆埋葬了儿子,想着先找丈夫。
她四处打听,得知丈夫没有死,而是转移了。终于,3个月后,王志芳与陈中柱相聚。
见到丈夫的那一刻,王志芳崩溃大哭,所有的委屈都倾泻出来,她喃喃地说:
“中柱啊,都怪我不好,我们的儿子没了。”
而陈中柱也红了眼睛,他满是愧疚地抱着妻子,他还没来得及听儿子喊一声“爸爸”。
短暂的团聚之后,陈中柱又要去徐州抗日。王志芳以全力支持丈夫,丈夫杀敌、做演讲宣传,她就参演抗日话剧《放下你的鞭子》,高喊:“抗战高于一切,枪口一致对外。”
这对伉俪,以高度一致的方向,一起前行。然而,还是有人有意要“拆散”他们。
1941年,陈中柱率领部队打游击,遭遇日军伏击,他赶紧让卫兵杨凤高带着怀孕的妻子和女儿撤离。
而自己继续跟日军周旋,可陈司令被发现了,敌人的火力全部向他袭来。
士兵眼睁睁地看着司令被子弹击中,再也没有动弹。陈中柱牺牲的这一年,他才35岁。
士兵们想冲过去救司令,可火力太大。并且,为了邀功行赏,日军残忍地砍下陈中柱的头颅。
王志芳知道这个消息后,哭得差点晕了过去,最后,她强撑着说:
“我一定要给中柱保全全身,我去把中柱的头要回来。”
别人怎么也劝不动她,她也知道此行有多么危险。或许,她只是想再摸摸中柱的脸庞,再看他一眼。
她挺着7个月大的肚子,牵着女儿就去了,一名卫兵不放心,还是跟了过去。
他们来到泰州城南日军老巢,南部襄吉所在的司令部,她坚定地说:“我是王志芳,陈中柱的妻子,把我丈夫的头还给我。”
南部襄吉很震惊,沉思了一会儿,叫人拿来装头的紫檀木盒。南部襄吉打开木盒,王志芳看到丈夫苍白但坚毅的面庞,她忍住泪没有出声。
其实,她只是为了看丈夫最后一眼,就陪他下黄泉。但没想到的是,南部襄吉把陈中柱的头还给了她,举行交接仪式表示尊重。
王志芳回村后,将头颅与丈夫身体缝合,再重新下葬。
丈夫的身体终于完整了,她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气,为丈夫陈中柱赢得尊严。
3个月后,陈中柱的遗腹子出生,取名为“陈承志”,意为“传承父亲的志向”。
女儿长大后也有出息,到澳大利亚留学,还把母亲王志芳接了过去。
1999年,王志芳还捐钱设立“中柱奖学金”,后来又捐款给丈夫陈中柱的故乡建立学校。
1987年,陈中柱被追加为烈士,在陵园树立墓碑。2014年,他被选入中国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
之前王志芳的身体不好,她没有回国,这一次,她忍不住思念,不顾身体也要回来“见”她最爱的人。
在墓前,她崩溃大哭,孩子也跟着落泪。
2007年,101岁的王志芳离世,终于与丈夫在泉下相见。
她一生没有再嫁,守着丈夫的遗愿,保存着忠贞不渝的爱和思念,走过孤独的岁月。
而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人的伤痛和离别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盛世的平安和如意。
你怎么看王志芳?
我是@陳星空 ,关注我,每天分享历史上值得聆听的故事。
错了,你没有明白//@平安佳岳:还是觉得这种保险没啥意义,还不如年金险+追加
丰险笔记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正经的增额终身寿险科普
11:51⚠️【重要通知】聚财宝等险种趸交及追加规则、佣金标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