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负债累累,幸福感从何而来?近日,1位社科院专家说:“中国居民的负债太高了!”,我突然想起95后单身同事在成都工作刚刚买了房产,每个月还贷款的事情,而且他是每个月将近9000元的房贷,感同深受。我也在想,他在成都买那么贵的房子,真的会不会影响平时的生活质量问题?
我们话又说回来,在目前很多专家其实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是这一次网上的评价声,反而却对这位专家的观点比较赞同,都感言到这位社科院专家,直接说出了很多人目前生活状态的心声,甚至说出了:“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的言论。
那么,就在近日,这位社科院专家在“2023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政策取向”环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重点分析了消费问题,因此也就提出了上述言论的所在!
负债确实很高,按常理中国人在传统意义来说是不负债的,对吧?
自“房奴”和“车奴”等新名词的出现以来,中国居民就一改传统的习惯,每个月为了还这些恼人的贷款以后,最后大家的手上都没钱了,这样的现实生活的背后,又怎么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怎么促进消费呢?
我们又再一次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对于这样的一种现象,我们身边每个月还债的钱还真的不少,就拿刚刚举例的在成都动物园附近买房子的同事来说,每一个月工资发下来,就算是只有5000元,再加上因为才工作不久,钱也不多,两年的工龄,他为了还房贷,已经是月月倒贴4000元,基本都快赶上下个月的工资了!关键是倒贴那么多,只有继续依靠父母。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种情况,我相信也有类似情况的人大有人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又负债累累,就更别说去消费了。
那么正如这位社科院专家在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所说的:“中国消费增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启动消费增长是一项艰巨任务。”这样的结论,自然非常贴切目前很多人目前共同的特征。
再加上,以大多数人工资就算每次都在5000元附近摆动,这一年平均数也就这样,所以这位专家所说的:““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正好也代表了广大网友的心声说了出来。
更进一步的去剖析,如果按照上述对大家生活现状进行比较,很显然,在他手里的数据的形象比喻就是:“居民赚100元钱要拿出15元钱出来还债,再加上房贷的还债可能还会有50元。”
这个形象比喻的结论,我想也是数字更加直观,更加具体的一种表现。更加实际和贴切!
对吧?
当然,刚刚我举例的同事是个特例,因为他在近两年,买在了成都房产的三环内动物园附近。之所以选择成都这个地方,还有他另外因素的考虑。再加上目前成都三环内的房子本来也贵,那么另外一个同事,和他相处位置很近,对于一个2010年在成都买房的,目前已经还贷的差不多了。
到目前为止,总共还差的房贷还有90000元,现在每个月的20号,在成都银行帐户上,还要定时扣取贷款1200元。虽然看似还贷很轻,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敢乱消费,毕竟还有每年的保险费用等一系列的生活开支,足以能够体会到,人生在经历了工作之后,尤其是成为了房奴以后,整个消费的欲望大大降低。
同时在这里,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收入上不来,消费从哪儿来呢?因为这几年,工资不涨,消费价格,物价上涨的速度远远还是超过了涨工资的速度,对于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在生活上反而吃紧了!自己的腰包只有捏得很紧!更不敢过多消费!
对于2010年期间,那个时候也是参加工作五年后的工资才3500元附近以后,直到2018年基本工资就没涨,而且那个时候等还贷后,剩下的钱就只有1000元多点点,刚刚参加工作还要给父母把钱打过去,也可以说是省吃俭用,也腾不到钱出来了!
虽然又过了五年,按照现在进度来看,房贷等消费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工资上涨的速度,虽然现在在4000多附近,房贷依然附在平时的生活之中成为了阻碍大家消费的欲望!只有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就更别说上有双老,下有小的两个家庭了,幸福感也会下降,对吧?
我想,我们普通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对吧?
另外,在刚刚离去的全国疫情反复发生,也在某一程度上,有一些“劫后余生”的伤痕。
正如一位网友说:“大家怕了不敢伸开膀子大干。这是第一个消费,所以我们不止是要指出消费疲弱的现象,还要指出它的原因,那么这些原因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的话,消费其实是很难像我们理想的那样起动。”!
不知道大家是否赞同网友们的说法,对于专家所说的:“居民负债太高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原因”,李扬认为关键问题显而易见,“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
对于这样的总结,您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感谢您的讨论!
#每日心情日记##成都头条# #社科院专家:中国居民的负债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