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证明干嘛呢!什么都有分期。但是分期后一定要准时还。这个是一定的。有些信用卡也说要什么证明。最后还不是没有什么证明一样分期还支付宝就是不人性化。好像自己高高在上
用户2581659122078支付宝借呗花呗逾期协商,记住这6个字
警惕,最近街上出现一种手机店以促销中奖为名,诱导路人用支付宝芝麻信用或美团分期购机的套路购。如果分期购成功了,不明真相的还真以为中大奖了,浑然不知是办了手机分期购。
有一天上街,我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幕。
一个90后模样的小青年,给我一个蓝牙耳机和一张活动海报,说店铺搞活动,免费送礼品,说着还要我扫他二维码,关注他们有更动优惠和礼品送,手把手的教我扫他们手机店的微信参加抽奖,"幸运"的中了二等奖一部价值4200元的手机,正好我又想换部新手机,于是半信半疑的跟着小青年来到他们店里办理兑奖。`
小青年把我领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面前,说是他们的销售经理,让我把手机和身份证拿出来让他帮我办理兑奖手续。
中年男子问了我有关支付宝借呗,花呗和芝麻分信用的一些情况,又让我打开手机锁屏密码给他看,说我的支付宝信用分有些低,让我把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写在纸上,要帮我注册美团帐号,并嘱咐我,不用担心,手机是免费送的,但不能卖给别人,手机号码要保证每月最低消费55元,连续消费12个月,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中年男子两次问了手机验证码,然后让我对着他的手机人像验证,然后把手机给我看美团显示的信息:综合评分不足,无法为你提供服务!中年男子快速的收好了准备"发"给我的手机,说此次兑奖不成功,欢迎过两个月再来,奖品帮我留着。
这时我才明白,所谓的中奖原来是一步一步的引导我分期购手机。真险,差点分期购了手机还以为是中奖白捡的。现在的套路真是防不胜防了。天下不会掉馅饼,出门要当心,千万莫贪小便宜!
保时捷出了个事,标价12万可买,有人付911元定金,成功生成订单。
有律师振振有词,说合同生成了,保时捷就得发货,否则就是违背诚实信用,还构成欺诈。
快惊掉下巴。
复杂案子,法律届同行意见不统一很正常。这么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不具备,这心理落差何止飞流直下三千尺,碧落黄泉霜满天。
我似乎有点明白为啥中国人不愿意找律师。除了不信仰法律,恐怕还在律师的水平,实在太过参差。一句话,不过觉得不值那个价,所以不如自己来。
用12万想买保时捷,还是分期的,只用付911元定金,诚实信用原则敢用来这么解释保护这种人,喂,恁呼咙来搞笑的?
有人喜欢薅羊毛,还要薅得荡气回肠、理直气壮。
不好意思,法律不保护这种行为。
这么说吧,有效的合同,必须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是,怎么考量这意思表示是不是真实呢?按常理来说,你看到百万级别的豪车以一折标价,诚实信用下,你应该立刻怀疑所见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再次询问确认,如果得到明确回复,方可确认为真实。
非真实的意思表示,欠缺合同生效有效要件,其最终效力,分情况由法律拟制。
这次的保时捷以库存一辆作了解释,也算够意思了。
还有喜欢薅羊毛买国际航司特不合理低价机票的,不好意思,不但不会有任何有法律效力的保障,倒是很可能把自己搞到进航司欺诈的黑名单,有人购买渠道不明不白的,最后还被报警让配合调查。
贪小便宜会吃大亏,实在不懂法,老话儿里的道理多听听吧。
#保时捷官网12.4万元帕纳梅拉遭抢购#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分期消费对个人而言其实是一个消费陷阱,特别是分期免息,9600的手机分24期,每期只要还400,看着不多,其实你个人最后真正要还的钱还是9600,但是很多人分期的心理是,反正每个月400也不多,本来让他一下子掏出将近一万块钱,他心疼或者需要借钱才能掏出来,想一想也就算了,但是有了分期这一途径,人的心理会安慰自己,于是买买买。
我一个朋友最典型了,他一个月税前6k,到手4k多一点,之前给老婆买了一个手机,12个月分期免息,每个月还800左右。现在自己也要买手机,24个月分期免息,一个月还400,这样扣除后,每个月工资到手后,还掉信用卡和分期的钱后,基本就没钱了,然后这个月就用信用卡度过,下个月工资到手再还这个月信用卡和分期的钱,循环往复。
大家发现没有,上面说的这种消费模式很像美国,美国大部分人的消费观念就是这样,因为有很多金融产品而且信用卡体系完善,并且有着提前消费的观念,所以美国人大部分都是月光族,很少人有储蓄的习惯,当然也包括美国本身,美国现在也欠了一屁股债,每年光利息就要八千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