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个问题:理财险的强制储蓄算不算优点?
为什么卖保险的时候,很多人会把强制储蓄当做理财险的一个优点去宣传?你会被这个“优点”吸引到吗?
先说一下为什么买理财险总会提及强制储蓄。
因为保险的锁定利率和强制储蓄本来就是互相关连的。
又或者说,理财险正是牺牲了短期的流动性,才换来了一般情况下可以比银行存款更高利率,而且可以长期锁定利率的这种独特功能。
而正是牺牲了流动性,短期的退保会产生较大的损失,才不得不在我们买保险的时候,需要提前做好强制储蓄的思想准备。
保险需要的强制储蓄就是这种产品的金融特性,至于这个特性好不好,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严格来说,肯定是缺点,任何话术都是强行解释。
强制储蓄是在你有足够优秀的财务规划能力基础上才成立的,而如果自己本来就没有很好的规划概念,自己都没想明白这笔钱未来该用来干什么,没想清楚自己短期内可能面临的资金调度问题,那超过承受幅度的强制储蓄就可能是灾难。
如果你只是被强制储蓄的话术吸引了,你看到只是做好财务规划的人在未来拥有的自由,而忽视了执行的过程需要提前做到的理性和计划,那强制储蓄对你而言最后多半会是坑。
即使是现在被说服了,或者一时冲动,未来真发现没钱交了,甚至还不得不拿这笔钱去填补其他的空缺的时候,到时候就不得不面临退保的损失。
所以,强制储蓄,是一个自己需要学明白的概念,这是一种财务规划的思路,当你有这种思路的时候,保险具备这样的特性,就是合适的工具。
或者说,这种人一般也不需要特意通过保险来实现这个功能,只能说保险的这种特性本来就符合人家的规划,所以这个金融属性上的缺点,也就不会对他们的规划带来什么影响。
总之,强制储蓄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财务规划思路和习惯,拥有这种习惯之后,保险才是能执行强制储蓄的工具,而不是简单的买了保险就可以强制储蓄,这不是一个多美好的概念。
正文
这篇继续上期话题,讲理财险中的普通型年金险
以前我们听到理财险,主要都是指年金险,不过这两年增额终身寿险很火爆,势头压过了年金险,成为了保险公司共同主推的新一类理财险。
最近有些老爷问过我这个事情,说看到很多保险公司目前都在主推增额终身寿险,问我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套路,有什么坑。
放心,这里面没什么坑,只是险种类型不一样,产品形态不一样而已;而这几年增额终身寿险会这么火,主要原因其实是监管规则的变动。
关于增额终身寿险,我在《增额终身寿险,挂羊头卖狗肉的险种》中有详细说过,想了解的可以去看看。
这篇主要讲年金险。
1
我们先简单对比一下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区别。
这两个险种的区别简单来说是:
在2019年之前,年金险拥有利率可以上浮15%的权利,可以给到的最高利率是4.025%,而寿险最高只能3.5%,因为年金险可以给到更高的利率,是有优势的,所以是主流。
但2019年之后,监管取消了年金险利率可以上浮15%的权利,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利率也就持平了。
加上年金险是有相对严格完善的监管规则的,有比较多的限制,所以,保险公司换了赛道,给增额终身寿险设计了相对更灵活的减保权,这种更灵活的方式,让增额终身寿险取代了年金险的地位。
具体来看:
1-增额终身寿险
我们买增额终身寿险的账户价值体现在现金价值上,领取规则是通过减保的方式,提取保单中的部分现金价值,具体可以提取多少额度比较灵活。
之前监管在这块没有要求,所以早期的产品大多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不过现在监管也在加强这块的限制,目前来看,这个减保的限制普遍是每年20%。
如果到时候暂时不需要这笔钱,就也可以不减保,继续在账户中复利增值,所以在领取规则上也有较高的自主权。
2-年金险
年金险的领取规则是在投保的时候就约定好的,就是投保之后,约定保单到某些年会派发生存金。
这个派发的生存金叫法有很多种,大致有:生存金/特别生存金/教育金/创业金/婚嫁金/贺寿金/满期金等等。
这种方式相对于增额终身寿险而言,就需要更明确的规划,领取方式和额度也更固定。
当然,很多年金险的这些派发的钱如果不领取的话,也可以继续在保险公司累积生息,但累积生息的这个利息,一般是不如原先的保单综合利率的。
所以,从产品形态上来说,年金险是没有增额终身寿险那么灵活自主的。
2
讲完年金险的领取规则,我们再来说说年金险中一个比较容易误会的东西,那就是保额。
之前有讲过,大多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是形同虚设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年金险的保额也是同样道理。
一般年金险的领取生存金=保额(or保费)*百分比的形式去约定。
在实际营销过程中,这个保额就很容易变成文字游戏,不明白的人会把这个百分比当成收益水平,实际上,这个保额是可以任意设计的,和你交的钱没有什么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一款理财险每年交10万,要交10年,保额等于10万,每个保单周年日可以领取生存金为保额的20%,领取终身,交满后,领取期间发生身故还可以赔付100万,你觉得这个产品怎么样?
你可以花个三秒钟思考一下。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样的产品第一反应都是感觉好像还不错的:
第一,看到每年可以领取保额的20%,这个20%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感觉很高;
第二,就算后来知道了保额的意思是10万,每年20%也就是可以领取2万,但你每年交的钱也是10万呀,10万就能领2万,感觉收益确实不低;
第三,这个钱可以领终身的,我只交了10年却可以终身拿钱;
第四,就算万一挂了,保险公司赔付100万,也等于我的本金还在,可以留给家人,本金没有损失。
总之就是初步感觉可能非常有吸引力。
但残酷的现实就是,我们通过IRR去测算可以发现,这款理财险即使是领取到100岁,实际收益率也只有2.26%。
实际上只有这么低的收益率?看到这里是不是就会有种大跌眼镜的感觉?
是的,别忘记了,你虽然每年是交10万,但是,你总共交了100万,这是你实实在在付出的本金,只是这个本金需要分十年去支付,这款产品的设计弱化了你对自己需要付出多少本金的敏感度。
而交满后身故赔付100万,只是把你的本金给回你而已,保险公司没有为你的身故风险付出任何成本。
所以,看理财险不能看那些吸引力十足的宣传,花样再多,本质不变,就像这个例子,我假设的保额是10万,每年领取10万的20%,我同样可以设计为保额1万,每年领取1万的200%。
所以,年金险的保额和我们的收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不要被这个数字误导了。
年金险的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就是很容易让人误会,你要看你需要付出多少钱,将来会得到多少钱,然后换算成实际的利率来判断这款产品到底好不好。
而我们朋友圈经常会看到保险公司开门红宣传理财险都是这样的一个模板:
这里面就会涉及到教育金,养老金,祝寿金的概念,看起来就会很复杂,让人们没办法简单的去测算收益水平,只能通过感官,产生这款产品收益好像很不错的错觉。
所以,还是那句话,理财险要懂得怎么算收益很重要,我之前写过《求人不如求己,怎么算理财险+万能账户的综合收益率?》,就是告诉大家怎么去算这个收益。
如果你还不懂,强烈建议你学一学,这是最基本该具备的理财小知识。
总结
保险公司当然知道怎么设计会让产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代理人也知道怎么讲会让产品更有吸引力,只要没有夸大,其实这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卖家秀和买家秀从来都不会是一样的。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如果希望自己不会陷入这种感官上的错误,就要知道怎么去测算实际收益率。
客观来说,年金险虽然可能看起来在设计上花样更多,更容易被“坑”,但实际上如果你是会测算的,测算的收益能接近利率上限的话,客观上来说这款年金险同样也是好产品。
另外,减保也不是增额终身寿险的才有的特权,有些保险公司设计的年金险也会有这个功能。
所以,实际上,这两类保险虽然有区别,但其实区别不大。
严格来说,年金险只是灵活性略差一点。
不过传统的年金险很多都是和万能险捆绑在一起来销售的,很多计划书都是通过万能险的各种假设收益演示,来模糊和提高整个计划书的收益水平。
所以,实际上,很多时候消费者看到的计划书,被吸引的是万能账户,而不是主险年金险。
至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去看组合的实际收益水平。在《求人不如求己,怎么算理财险+万能账户的综合收益率?》里面我同样也详细解释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至于怎么样的万能账户才算是好的,我后面会详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