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礼什么待成语有哪些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成语文化,其中“什么礼什么待”就是一种表达尊重、礼貌、适度的成语。其意思是:待人接物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和情况,恰当地予以礼待。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什么礼什么待”的成语:
1. 宾至如归(bn zh r gu)
这句话来源于《庄子逍遥游》:“王喜见伯鱼,醉而后归。伯鱼使人送之,至门谓王喜曰:‘客至矣,吾藉此辞。’王喜大喜,曰:‘是吾所望也。’入,饮数杯而退。明日,王喜又来,伯鱼使人辞之。王喜怒,入见伯鱼曰:‘昨日王侯之待我甚厚,今日使人以辞代之,吾不堪命矣。’伯鱼曰:‘请誓而告之:宾至如归,不敢以一日之常识移也。’ ”这里的“宾至”指到访的客人,“如归”则指待客如家。
2. 客套不绝口(k to b ju ku)
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待客主人的友好态度,并且与客人一直保持着礼节。形象的比喻了待客主人细致入微、不断送上应酬话。通常在客人来访时,会以一系列的礼仪问候作为开场白,如“您辛苦了”、“请进请坐”、“茶好了”等。
3. 尊贵待之 (zn gu di zh)
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如对于权贵、老人、客人等特殊的人群。在中国文化中,“尊贵待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礼仪,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结论: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待人接物,要恰当地予以礼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地位和情况,需要我们根据情况,恰当地行使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与人交往中,无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重视。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礼仪,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