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的时候,要用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个月,以此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可是139个月是怎样来的?是如何制定的呢?确实也是鲜为人知。今天让我们说说“139个月”的故事。
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一决定明确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改变了我们的养老金待遇跟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挂钩的算法。
1997年的决定明确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20。当时不管退休年龄早晚,统一按照120个月计算。当时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缴费基数的11%,个人缴费只有3%~4%。
2005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了现在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国家明确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储存与计发月数。
2005年的计发月数开始实现了年龄的不同。《决定》同时发布了一张计发月数表,从40岁到70岁,每一个年龄都有其对应的计发月数。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个月,60岁139个月。另外70岁是56个月,40岁是233个月。
有关计发月数并没有说明计算 *** ,不过根据有关专家的解释,实际上是假设参保人在某一年龄段退休,按照年化4%的收益率情况下,他们达到城镇人均预期寿命时,恰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领取完毕。这样可以显得个人账户积累的钱数恰好不浪费。当然如果去世的早,可以由继承人继承。
具体的计发月数推算公式是相对复杂的一个指数公式,大家了解一下就好了。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5.21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医疗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大大提升了。按照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0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1.4岁(含农村),2015年达到了76.34岁,2019年达到了77.3岁。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确实也应当完善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制度,5年之内将会有新的月数出台,或许还是一个长效机制。
实际上,过去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根本没有考虑到每年养老金增加的问题。从2005年到现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今年将是第18年。增加的养老金,究竟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确定呢?2021年,广东等一些省份明确,增加养老金以后,每月扣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要按照本人增加养老金的同比例提升。比如说原先每月扣减3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2021年增加了4.5%,因此在计算个人账户扣减额度的时候2021年要每月扣减313.5元,不再是300元永恒不变了。
这种情况下,尽管现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升至6%~8%以上,但是在扣除了养老金增长以后,收益之差也就是2%~4%左右,比原先的4%要低一些。再加上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新计算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可能会增加一些的。
养老金计发月数哪年调整 养老金计发月数什么时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