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知否》原著,才发现,这个温暖如玉、给予女性足够尊重却又勇于抗争的男子,或许,才真正是最能给予明兰幸福的男子。
小公爷对于明兰而言,是高不可攀的美好和执念。
顾廷烨对于明兰,更多的是算计和得失。
而与她擦肩而过的贺弘文,才最能给明兰一份平淡而温暖的幸福吧。
他懂得:女性自古不易
贺弘文温如玉,性格温厚淳然,原著中是这么描述贺弘文的:
贺弘文眉眼温厚,宛如一泓温泉般淳然。
“女性自古不易,可以选择的路非常窄”
初见明兰时,贺弘文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是从内心里尊重女性,懂得女性的不易。
他自小跟在祖母身边学医,看到祖母因为是女性不得不在家里操持家务,他认真道:
若祖母生为男儿身,她这一身医术定然天下皆知,可叹她只能在闺中操持家务,老来教教我这个不成器的孙子。
在当时,一个从内心里尊重女性、懂得女性不易的人非常稀缺。哪怕到了现在,依然有太多的直男癌了,把女性当作附属品。
就冲着这一点,贺弘文就很值得明兰托付终身,毕竟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对女性都不尊重的人,会去真的去珍爱一个女子。同理,一个尊重女性的人,一定会对自己的妻子珍而爱之。
温如其玉的贺家少爷贺弘文
一边是亲妈,一边是明兰:他懂得为爱抗争
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因为亲妈求情,因为青梅竹马表妹哭诉而心软的贺弘文。
原著里的贺弘文丰满多了。
贺弘文从来不是一个愚孝且毫无原则心软的男子。
明兰去贺家看贺母时,被曹家姨妈和表妹一阵胡搅蛮缠。第二天贺弘文跑去盛家去表决心。
但祖孙两人一见贺弘文,屋里屋外两人双双吃了一惊,只见贺弘文的眼睛乌黑两团,左颊上似是指甲划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从眼下一直蔓延到耳畔,右颊则是一片淤青,嘴唇也破了,一只腕子上缠了厚厚的纱布。
贺弘文为了挽回跟明兰的婚事,连夜跑去曹家摊牌,请贺母收表妹为义女,以后便如亲兄妹一般,绝不会乱了礼法。
结果却被曹家人结结实实收拾了一顿,也顾不上养伤,急急跑来跟明兰表决心。
然而这还没完,曹家使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贺弘文又瞒着贺母,求到祖父那里,央求祖父向有司衙门去本子,将曹家逐出京城。最终虽然因为曹表妹终身不孕,不得不答应纳她为妾,但却有言在先:
弘哥儿说,他愿意照料表姑娘,有生之年必叫她吃喝不愁,但有个条件,便是从此以后,帮忙救急行,却不算正经亲戚了,曹家姨妈气急了,当时就扇了弘哥一巴掌。
在古代的大环境下,普通男子纳个妾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可是贺弘文却因为明兰的一句话,因为对明兰做出的不纳妾的承诺,立场坚定,尽力抗争,把亲妈、姨妈、亲戚全部得罪干净了。
这份为爱抗争、一诺千金的深情,怎么能不叫人动容?
岁月静好的温暖
表妹和妻子:孰轻孰重?男子拎得清才最关键
原著里有一大段描述明兰设想了婚后表妹各种情况,贺弘文的回答诚意满满,立场坚定,求生欲爆棚,顺利通过明兰的考核。
明兰问,如果表妹在你与妻子下棋的时候,生病怎么办?
答:小生才疏学浅,自当另请大夫。有病看病,有药吃药便是。
问:如果三天两头生病呢?答:那便是宿疾,家中必常备一碗药材,熬上一碗送去就好。
面对这份拎得清的真诚,明兰心软了。
明兰慢慢抬起头,背着阳光,贺弘文年轻俊朗的面庞一片真诚和紧张,她心里的某一处小小的一块柔软了些。
说到底,贺弘文能做到这个地步已是尽他自己的权利了。
见太多拎不清的男人。
有女朋友,还不断在外面招蜂引蝶的花心男。
家有贤妻,却非要在外面找小三最后搞得妻离子散的出轨男。
不论自己母亲人品好坏,一味维护母亲、帮助母亲一起欺负自己老婆的妈宝男。
这种男人,不管遇到什么女人,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
而拎得清的男人,他们处理事情和感情都能分清是非对错、轻重缓急,处理问题果断,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拎得清的男子才最可贵
结语
《摆渡人》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爱情,因为需要而存在。
婚姻更是因为需要而存在。
从来不是有情饮水饱。婚姻的合作性质,决定了婚姻的继续不仅仅只需要爱情,还需要更多其他东西。
比如说尊重和懂你,懂得你的不易和艰辛。
比如说困难的时候不放弃。
比如说,拎得清。
在有诱惑和选择时,坚守本心。
在是非对错时,明辨是非,懂得如何决断。
如贺弘文一般。
如果,他恰巧是一位温如玉的公子,那么,便是温暖了岁月,一切静好。
这,便足以抵挡漫漫婚姻长河中的一地鸡毛。
知否原著贺弘文妻子对明兰评价 知否原著中贺弘文觉得明兰是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