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以满足现实,但是欲望之心,却永远不会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下驻足。贪欲让人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过度沉溺于贪欲的同时不知道吞噬了多少人的幸福。
你拥有多少?你缺少多少?大多数人在听到这个问题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缺少多少,却很少去考虑自己拥有多少。
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欲望驱使我们只看到“好的”。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是更好的,是最美的,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景,这便是我们大家都存在的欲望。
欲望,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稻盛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不论眼前是否贫穷、是否罹患病痛,只要下定决心,谁都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些平静,让自己的人格品质和灵性多一些提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生活在无穷的欲望中,那这无穷的欲望将会是他人生中的大不幸。
格林童话中《渔夫和金鱼》揭示了人性中贪婪的欲望:
海边一个勤劳的渔夫打鱼时,铺到一只神奇的金鱼,在金鱼的恳求下,渔夫把它放了,金鱼以满足渔夫一个愿望来报答他的恩情。渔夫把事情告诉他妻子后,老太婆首先想要一个木盆,金鱼果然兑现了承诺,但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过度贪欲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
人活世上总有各种诱惑,要学会控制欲望,光彩的世界诱惑太多,把持不住自己的心境,放纵欲望,为金钱权力,能得短暂之乐,但是必会后患无穷。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们不能没有欲望,但也不能使欲望之心泛滥,应该学会修剪欲望、控制欲望。这是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稻盛先生指出,人们可以满足现实,但是欲望之心,永远不会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下驻足。贪欲让人不断地向生活索求,过度沉溺于贪欲的同时不知道吞噬了多少人的幸福。
一般人在遇到经济困难或生病时,心情往往会变得慌乱。然而,如果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想法,比如,想到“穷有什么关系,三餐还有饭可吃就满足了”,人生观就会血染遽遽然改变,生存的勇气也会随之涌现。就像这样,把欲望降到更低,你的生活将会有另一番幸福。
欲望的更高境界就是享受孤独 人生更大的不幸就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