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利用最新录得数据做的研究报告之184期:
破解保险业难题:第三次估计财险公司固定成本率!
先说结论:
1、财险行业的固定成本率究竟有多高?
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固定成本是刚性的的,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固定成本率逐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支撑的收入逐步提高,这被称为经营杠杆。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享受经营杠杆带来的好处,这不是保险行业独特的盈利模式。
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服务时,这个行业就存在自然垄断(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八版,305页)。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判断大公司和中小公司的成本差异?
变动成本?(包含市场成本和赔付成本)
固定成本?
本文利用我们市场调查的结果,试图将各个类别保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率进行估计,以供业内保险公司参考和对标。
2、我们最新的估计结果表明,2021年度财险行业固定成本率(不含理赔人员薪酬)9.8%,或者11%(含理赔人员薪酬在内,理赔人员薪酬占比约1.2%)。
从时间趋势来看,行业固定成本率呈下降趋势,已经从2014年的12.0%下降到2021年9.8%,但中间2020年和2021年有所波动。
主要原因在于,受疫情影响和车险综合改革,保费增速放缓,而固定费用支出刚性难以短期调整。
此外,2014-2021年期间,财险行业保费累积增速约83%,年均增速10%;而固定成本累积增速50%,年均增速为6%。
固定成本增速约为保费增速的60%。这一结论可供各家公司编制预算时酌情参考!
3、基于上述公式,我们汇总计算了不同规模类型公司的固定成本率(不含理赔人员薪酬)。
老三家固定成本率由2014年的9.5%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7.9%左右,八年间累积下降了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
TOP4-8的公司排名基本未变,这些公司的固定成本率约为11%,要明显高出老三家3个百分点左右。
从趋势来看,2021年相比2014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从近两年来看,TOP9-20公司的固定成本率高出TOP4-8类型公司约4个百分点,大约为15%。
这些公司在2021年的保费规模介于60-200亿元之间。
TOP21-40公司,2021年保费规模介于20~60亿元之间,该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与TOP9-20相差不大。
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中集中了多数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如阳光农业、中原农险等政策性保险公司,摊薄了固定成本率。
TOP41-END公司中,约有6成公司2010年以后成立的。从时间趋势来看,截止到2020年之前此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始终维持在25%以上,相比前一类型高出1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度该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4、“13精”估算了理赔人员薪酬对固定成本率的影响,大约会让固定成本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正文:
固定成本率是实现公司盈利的关键因素。不同规模类型财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率到底是多少呢?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想知道答案。
然而,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道计算题。
去年,“13精”估算了财险公司固定成本率,引发了市场小伙伴的热烈讨论。可见 破解保险业难题:财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率究竟有多高?
本次,我们结合2021年度财险公司年报及附注信息,再次估算财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率。
1
如何推算财险行业的固定成本率?
固定成本,顾名思义,就是除与业务直接相关发生费用以外的所有成本。
从利润表科目来看,固定成本主要包含在业务及管理费中。此外,赔付支出中理赔人员薪酬也应该算作固定成本的一部分。
即使业务及管理费科目中,我们也无法找到每家公司业务及管理的明细科目,无法剔除其中的市场变动费用,也就无法计算出公司的固定成本率。
“13精”通过调研各种类型公司的市场变动费用率,进而从业务及管理费中“剔除”了变动成本部分,详细推算逻辑可见下文:
之一步,通过市场调研,“13精”分别确定了TOP3、TOP4-8、TOP9-20、TOP21-40、TOP41-END中不同类型财险公司与获取业务直接相关的变动费用率。
实际上,除政策性保险业务外,在险种结构相同、规模近似的公司中,其获取业务产生的变动费用率理论上应该相差不大,这也是我们能够进行“抽样”调研的基础。
第二步,修正和平滑。除专业公司外,我们按照保费规模大小分为TOP3、TOP4-8、TOP9-20、TOP21-40、TOP41-END五类,五种类型公司的变动费用率依次略有调增。
涉及专业公司、或存在政策性业务规模较大的公司,我们依据其主要经营险类特征再次调整其变动费用率。
第三步,根据变动费用率与原保费收入数据,计算各家公司的变动费用,并进一步扣除手续费及佣金、税金及附加,得到业务及管理费中的变动费用。
第四步,我们使用各家公司财报中业务及管理费减去第三步中计算出的变动费用,进而得到各家公司的固定费用额。
第五步,基于第四步计算出的各家公司固定费用与原保费收入的比值,作为各家公司的不含理赔人员薪酬的固定成本率。
第六步,基于过去6年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以及利润表中“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明细项下“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以二者的差额作为理赔人员薪酬的估算值。
算法依据是,现金流量表中的员工薪酬是全面的,而利润表中的员工薪酬计入两部分,理赔人员薪酬进赔款支出,而剩下的所有人员的薪酬则进入业务及管理费。
利用6年的数据则是为了减少会计准则差异产生的波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差异)。
根据某公司年报职工薪酬,基于上述 *** 计算而得,理赔人员薪酬占原保费收入的比重约为1.2%。
基于理赔人员薪酬占比,并结合第五步计算的结构,进而估计出含理赔人员薪酬的固定成本率。
2
财险行业的固定成本率状况
2021年度财险行业原保费收入1.3万亿元,固定成本为1320亿元,行业固定成本率(不含理赔人员薪酬,下同)9.8%。
从时间趋势来看,行业固定成本率呈下降趋势,已经从2014年的12.0%下降到2021年9.8%。但2020年和2021年有所波动。
主要原因在于,受疫情和车险综合改革,保费增速趋缓,而固定费用支出刚性难以短期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涉及估算,剔除了部分公司样本,故有效公司样本数量为75家,上述数据是基于75家公司加总计算而得。
3
不同规模类型公司的固定成本率
基于上述公式,我们汇总计算了不同规模类型公司的固定成本率。
老三家固定成本率由2014年的9.5%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7.9%左右,八年间累积下降了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
TOP4-8的公司排名基本未变,这些公司的固定成本率约为11%,要明显高出老三家3个百分点左右。
从趋势来看,2021年相比2014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从近两年来看,TOP9-20公司的固定成本率高出TOP4-8类型公司约4个百分点,大约为15%。
这些公司在2021年的保费规模介于60-200亿元之间。
TOP21-40公司,2021年保费规模介于20~60亿元之间,该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与TOP9-20相差不大。
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中集中了多数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如阳光农业、中原农险等政策性保险公司,摊薄了固定成本率。
TOP41-END公司中,约有6成公司2010年以后成立的。从时间趋势来看,截止到2020年之前此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始终维持在25%以上,相比前一类型高出10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度该类公司的固定成本率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公司。
此外,不难发现,2021年度不同类型财险公司的固定成本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也对公司综合费用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尽管2021年行业保费增速承压,但各家公司为了应对车险综合改革导致的赔付率上升,都在拼命缩减固定费用。
“13精”计算了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费用率,2021年度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费用率均产生了较大降幅。
其中,老三家综合费用率下降7.3个百分点;降幅更大的是TOP41-END类型公司,综合费用率下降10.2个百分点。
进一步,“13精”计算了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赔付率,2021年度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赔付率均有较大提高。
其中,老三家综合赔付率提高7.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更大是TOP4-8类型公司,综合赔付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从综合成本率来看,TOP3、TOP9-20类型公司略有下降,变化并不大;TOP4-8、TOP21-40类型公司约有两个百分点的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TOP41-END公司存在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约有4.6个百分点。
为估算固定成本率,我们有效样本数量为75家,TOP41-END,是排名在第41至75家的公司汇总。
该类公司综合成本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费用率下降产生的。
由此来看,大部分公司综合赔付率的上升,抵消了公司费用率的下降。
或者,可贴切地可以理解为,公司努力控制下调费用率,以应对由于车险改革导致的赔付率上升。
保险业如何使得赔付成本低于市场 保险公司成本控制思路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