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经济学家如松认为,只要国际粮价开启涨势,中国降息的可能性就下降。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率市场化引发诸多关注,货币政策走势也日益牵动人心。
5月10日中国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也将存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区间上调到了1.5倍。此举预示着中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极有可能在今年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形式上完成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这将无疑是惊险的一跃。
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操控,流动性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经济中融资成本的高低,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未来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仍处于探底过程,多家券商预计下半年政策支持力度将加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数据显示经济继续下滑。“三驾马车”中,投资与进出口疲软,消费平稳。社会融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低迷。
虽然一些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如投资自筹资金到位转正、制造业投资稳定、一般贸易出口恢复正增长,但经济整体仍然处于探底过程。
二季度经济增长不容乐观。预计下半年经济探底初步完成,政策仍然以保持经济稳定为主,去产能和经济转型持续全年。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认为,5月经济数据表明,外需改善空间有限,内需下行压力更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11.4%,在1-4月大幅回落的基础上再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5.8个百分点。
更多 见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