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钱之前,你必须知道什么是砍头息,防止放贷者讹你。
在放贷之前,你也应当知道砍头息是否受法律保护。
所谓“砍头息”,是出借人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借款利息的行为。
比如,小王向某小贷公司借款100万,月息3分,期限一个月。小贷公司只给小王实际放款97万,被扣掉的3万就是砍头息。但是借贷合同上还是100万,一个月后,小王也需要归还100万。
在借贷关系中,为了防范风险,出借人一般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直接从本金中以扣除利息的方式来确保自己利息的收回,使得借款人实际借到的本金要低于约定的借款数额,同时也导致借款过程中实际利率高于约定借款利率。
这样的“砍头息”借款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一起真实案例
据西部商报报道,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一起民间借贷因为约定了“砍头息”所以借出本金少了1万元。
2011年11月24日,通渭县男子张某因生意周转资金紧张,向孙某借款并书写8万元的借条一份,当日拿去现金7万余元,将近1万元扣作利息,同时约定月利率为2%,借款期限至2012年5月24日,由赵某、郭某担保。期间张某于2012年10月1日、2012年10月16日共支付利息1.5万元。后孙某多次索要本金及利息无果,于2015年5月11日将张某及两名担保人列为被告告上通渭县人民法院,要求三被告人连带偿还他的本金8万元及利息。
在这起民间借贷产生纠纷告上法院后到底该如何处理?本金是按8万元还是按7万元算?通渭县人民法院表示,“砍头息”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判决本金依据实际借出额度计算。
互联网金融也会有砍头息
砍头息不仅在民间借贷中存在,在很多线上平台也存在。
许多网络借贷平台诸如收取管理费,手续费等类似砍头息的做法,法律很难界定,也没办法很好地约束。
譬如很多做车抵贷业务,消费分期的平台,会在用户借款初期收取一部分管理费或者手续费,这其实也有点类似于砍头息的做法。一般情况下,管理费和手续费如果不高,大部分用户也根本不会注意。
网络借贷平台的这种做法除了防范风险,还有其他因素考虑。譬如规避法律对于高利贷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36%。提前收取部分管理费或手续费会使利息看上去低一些。
有些平台这么做也是为了追逐利益,让自己的运营数据更好看以获得更多的融资。
法律明文禁止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由此可以得知,万某某作为出借人,是不能预先从出借款中扣除利息的。
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规定,“出借人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这一司法解释明确了如何解决本金中扣除利息的问题。
还有2015年9月1日开始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完善民间借贷立法,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同时,也对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借贷关系中,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作为了规定。
如何自我保护
上面的案例利率差别还不会太明显。假设小王借款100万,期限为1年。月息3分,年化利率就是36%,一年的利息是36万。那么小贷公司实际只需要借给小王74万,而一年后,小王需要归还100万。对小王来说,本金74万,利息36万,年利率约为48.65%,比约定的年华利率36%高出12.65%。
因此,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征信纪录,在有借款需求时选择更靠谱更规范的网络借贷平台,譬如蚂蚁借呗,腾讯微粒贷等产品,利率不高也没有手续费。避免去不规范的平台借钱,防止被宰。
做资金端的平台应当避免跟有砍头息的资产方合作,以免加大自己的风险。
作为借贷平台,应该更多的对借款人的经济情况、还款能力和借款目的作出考察,约定双方信息、借款金额、利息、归还日期、用途、借款日期、违约金、借款人签名等内容,以及要求借款人出具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内容,而不是从砍头息入手去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