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个朋友,被几笔小额的循环贷搞得身心疲惫,都是1-3年的短期dai款,还款方式也比较复杂,每月共有8次款要还,单独设置了还款闹铃。现在银行查得越来越严,加上各种限制,一不小心就会被抽dai,导致现金流断裂。
每一次借钱都要被银行考验,小额信dai用起来方便,但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而且有被降额抽贷的风险,每月还款笔数太多也容易逾期。
建议偿还多笔小dai,踏实地找银行申请一笔大额的信用dai。
我今天爆个料吧,作为一个2017年-2019年,3年的揽储掮客。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的村镇银行和乡镇信用社,是网络p2p小额贷款平台的最爱。农村户的储蓄流动性少,比如一个农户存款8万,虽然不理财,但是8万一般5-8年都不会动,不会消费。这就成为了大城市里金融大鄂们嘴巴里的蛋糕。其他的互相拆借的细节你们用电视剧的思维来想象吧,非常精彩。
财务报表?银行贷款?供货商欠款?核心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赢利?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进入前十!联想荣登福布斯“2022中国数字经济100强”榜单
花呗将成为蚂蚁消金公司专属消费信贷品牌,并且专注于中小额。由银行等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继“借呗”启动品牌隔离之后,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宣布启动品牌隔离工作,花呗将成蚂蚁消金公司专属品牌,银行全额出资服务更新为“信用购”。(大型互联网平台的)信贷业务肯定是需要和支付业务隔离,包括信息和资金的隔离,避免时间和业务重叠后带来的一系列可能产生的隐患,比如突破牌照限制和杠杆率限制等等。实际上(品牌隔离)有两个好处,从用户角度,增加用户感知,避免不当消费和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而从监管角度,则有利于对业务进行穿透性监管,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在蚂蚁花呗、借呗之外,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基本都推出了自身品牌的“花借”组合产品——其中花是消费分期(类信用卡功能),借是消费信贷。比如京东金融的白条、金条,苏宁金融的任性付、任性贷等,美团则是月付、生活费借钱组合……背后资金方同样是五花八门。接下来,主要平台金融公司如何“抄作业”也将成为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