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这件无价之宝竟然让汇丰银行动起了歪脑筋,甚至承诺他可以不受限从银行拿钱!
当年,近代实业家龚心铭家在汇丰银行的抵押即将到期,汇丰银行知道龚心铭家有件无价之宝,于是,汇丰银行提出如果以这件宝贝做抵押的话,以后龚心铭从银行拿钱将会不受限制,可是,龚心铭的儿媳却宁愿变卖自己的陪嫁来偿还抵押,也要坚决保住这件无价之宝。
这件无价之宝就是龚心铭在1903年以重金收购的商鞅方升,当年收购后,龚心铭就和弟弟龚心钊对方升的铭文、拓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考证,并把方升的情况在报刊进行了报道,所以,汇丰银行也就惦记上了龚家的这件宝贝了。
商鞅方升到底是个什么宝贝呢?先来说说方升,“升”其实是一种用来衡量东西多少的量器,包括后来的“斗”,这都是古时对农作物的多少进行定量计算的工具。再来说说商鞅,商鞅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变法更是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变法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统一度量衡了,而这件商鞅方升就是当时颁布度量衡标准的实物证据,也就是说这件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的直接证物。
这件方升是用青铜铸造的,通长18.7厘米,内口长12.4774厘米,宽6.9742厘米,深2.323厘米,方升上有组铭文:“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重泉。”
这段铭文的意思是:秦孝公十八年,齐国的卿大夫使团到秦国访问,同年冬天十二月乙酉日,大良造鞅监制了这件方升,规定容积十六寸又五分之一寸为一升,这件方升在重泉这个地方使用,铭文中的“大良造鞅”就是商鞅。
方升上另有一组铭文是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临。”
意思是说在秦王政二十六(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绾将商鞅既定的标准推广到全国,以规范各国的量制。
这段铭文又和其他史料所载:“二十六年,……秦处并天下……一法度衡石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的记载相互印证,而且,之后的考古中,在齐国、赵国、越国的故地,及内蒙古赤峰、通辽等古城遗址也都发现了秦代度量衡器,这也是秦始皇以商鞅既定标准推广到全国的证据。
自古,一些官吏常常会利用不规范的度量标准来坑害百姓,而商鞅方升的出现,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吏坑害剥削百姓的行为,也就是说,商鞅监制的这件方升,成为了当时及后来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全国通用的度量标准。
所以,这件方升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商鞅变法的重要物证,重要的是它还被连续使用了120多年,成为了全国通用的参照标准,从表面来看商鞅方升似乎只是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但其实这个方升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法治的精神。
如此重要的历史文物自然是无价之宝,也难怪龚家后人即便是变卖家产也要坚决留住方升,之后,日伪时期日本人也曾多次施压想得到方升,龚家后人却坚称方升早被父亲卖到了国外,但在解放后,龚家人却将商鞅方升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
其实,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一段特殊的历史,透过文物我们会看到历史的风云际变,看到岁月的沧桑流转,就像这件方升,既记录了从战国到近世的历史,又见证了商鞅的法治精神和龚家人的爱国之心。#点亮真知计划##教育听我说##极致观察##极致文史##历史杂谈##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