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缘何落户北京#【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的三个意义】第一,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降低银行业的系统风险。
我国企业的传统融资,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
而对银行业来说,风险防控是生存的命脉。
这一特点,导致银行业对风险的防范,远远大于其对收益的追求。
所以,在贷款出口的控制上,自然也更加倾向于资产相对优质、利润相对稳定的央企国企或已经发展成熟的大中型民营企业。
银行本身的考核标准和追责机制,也决定了无论上面口子开多大,最后真正能够流到小微企业的活水,都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定位和门槛限制,沪深股市能够提供的融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就是为了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新旧转型,确保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更加全面地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北京的金融权重,平衡南北经济发展。
说起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大家都知道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其实,北京早在2013年就设立了针对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定位也是服务中小企业。
虽然实际发展的不是太理想,但缺少恰好跟国家设立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的意义相通。
在北京设立一个全新的证券交易所,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积累。
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南强北弱。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但金融渠道较为完善,民间资本发展也更加成熟;北方则相对要薄弱一些。
而北京空有一堆金融机构的总部,却缺乏一个可以市场化调配金融资源的交易场所。
在北京设立一家交易所,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平衡和配置,带动北方金融业的整体发展。
第三,提高中小企业证券资产的流动性,盘活中小企业证券交易。
目前针对中小企的三板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流动性匮乏。
不但不利于企业融资,对投资者来说,也不便于变现获利,降低了投资热情,起不到切实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作用。
同时,由于流动性低,又提高了投资风险,使得交易所不得不提高入场门槛,把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中小投资者挡在门外。
比如,目前新三板对投资者最初的要求是,日均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虽然后来降到了100万,但依然让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望尘莫及。
一边是想融资的企业融不到钱,一边是想投资的投资人进不去场,使得三板市场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就是以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完善的交易服务,为买卖双方提供安全便利,提高融资方和投资方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让中小企业有更多出路,让中小投资者有更多选择。
资金是水,流动起来,才能滋润万物。
扶持中小企业是大势所趋,任何做着全部经济国有化梦的都该醒醒了。没有中小企业,就业率怎么解决?市场多样性怎么保证?另外,上游企业的产品谁来消化?产业结构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吗?
扶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和银行贷款不可或缺,但也要请注意投放的精准度。要防止他们拿着政策和贷款盲目扩张做大,到最后把有关形象和银行都拖进水里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有长期化的趋势,在市场细化的今天,大的小的经济形态有各自存活的空间。大并不意味着强,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大,有些产业由于其特点和市场格局注定不能做大,让他良性运转并保持生命力就可以了。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存活周期和更新频率过快过短,现在好像还处在自然经济的状态,长远来看是不健康的,这恰恰不是砸钱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