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银行的皮里边住的全是房地产。
这话虽然绝对,但也说明银行主业就是做当铺的买卖。翻看银行的报表,从10年开始房地产的贷款占比逐年上升,20年年报中基本看不到制造业贷款占比第一的银行了,贷款结构方面,房地产贷款余额全面超越了制造业,从10年到20年这十年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相反是制造业失声的十年,银行只要抓住了房地产,业绩自然难差,股份制银行里招行、兴业尤其是房地产大户,可能给人印象不同,一个零售之王,一个同业之王,扒开皮看都是地产之王。
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吗?从银行的报表看,确实很低。但真相是这样吗?
光讲利息收入是耍流氓。其实很多附加的费用,都体现在利息之外,甚至银行体系之外。
比方说,有没有收“承诺费”、“授信安排费”、“财务顾问费”、“银票敞口费“等?
有没有强卖保险、基金、黄金制品等?
有没有通过中介收服务费、茶水费?
近期不少银行被监管处罚,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其中猫腻屡禁不止,手段层出不穷,足见金融吸血鬼对于利润的贪婪。
银行每年报表一出都是超高的利润,而民众却因为贷款苦不堪言,这么高的利息,难道银行少挣点钱不行吗,让利给民众,我们也有钱消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不好吗,这么高的利润为什么一点都不敢让,为什么薅疾苦大众的羊毛?这样不是成恶性循环了,断供,断贷,国家发展受阻,没有受益者,他们只看短期利息吗,一个月的房贷利息都占60-70%,如果没有利息,压力小了,断贷的人少了,人民有钱做别的了,一举好几得
阿里女员工被侵犯,媒体称零售业成为性贿赂和腐败重灾区,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我来提个思路:
我在2016年曾经翻阅过银行上市公司的报表,其中不良贷款分布主要是以【零售行业】一马当先,时至今日,翻阅2020年的年报,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可以想想,一个不良扎堆的行业,必然是老赖,不讲信誉的人比较集中,里面能有多少好人呢?
数据来解释,就事论事,别抬杠,当然零售不良高企有很多原因,但是不良多了,肯定是整个行业都有问题,简单粗暴归类到人身上也是不可取,但是至少适合于这些不良企业家应该是可行的。
谁能给我列一张博瑞购车分期报表,首付6万,贷款8万,四儿子店销售不给我列,说是确定要买再继续谈价格[捂脸]
二月社融数据出来了,08年来首次负增长。
这下大家是都躺平了,啥发展创业买房再说吧,没人再贷款。
不过数据出来后长端利率立刻出现反应,股债性价比报表。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否极泰来,市场的拐点越来越近了!
#基金# #Jeff教投资# #财经#